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

3. 如何活出愛的團契

經文:腓立比書二章1-11節

耶穌擁有一切,祂都可以放下來,可以從那麼高的地位上下來,我們有什麼好自私?有什麼好自義的?

保羅的人生觀是以福音為中心、以基督為中心,他的神學是福音神學,是以福音為中心看事奉中所有的議題,也用福音面對生活中所有的挑戰。福音神學是生活的神學,不是象牙塔式的神學。傅立德牧師說福音神學是一個救火神學,哪裡有火(有困難挑戰)出現,就去那裡救火(用福音去面對困難挑戰);福音神學可以幫助我們面對生活中一切的問題。

罪讓我們活不出愛的團契

我們的生活有很多問題,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各方面,都有可能出問題。但最麻煩的問題通常是人跟人相處的問題,也就是人際關係的問題。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的價值觀,是不是以福音為中心?最容易看出我們價值觀的時候,除了面對生死關頭,就是面對人際關係的時候。保羅在進入腓立比書二章的時候說:「所以,在基督裡若有什麼勸勉,愛心有什麼安慰,聖靈有什麼交通,心中有什麼慈悲憐憫,你們就要意念相同,愛心相同,有一樣的心思,有一樣的意念,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。」(1-2)「有勸勉」顯然是因為看到一些問題,「有愛心與安慰」顯然是在幫助一些落入苦難中的人;「聖靈裡的交通(團契)」則是要從上帝那邊支取好的東西;「心中會產生慈悲憐憫」也是因為面對很多的痛苦。

換句話說,面對人生所有的情況與圍繞,福音的大能若能夠彰顯,我們就會喜樂。福音一定會帶出一種情況:信耶穌得永生。一個以福音為中心、以基督為中心的生活,一定會活出一個真正愛的團契的生活、永生的生活,就是跟上帝、跟人、跟自己,都會有和諧的關係。但是我們生活中,為什麼沒有辦法活出這樣的情形?核心的問題是:罪!

罪的兩種明顯表現:自私與自義

保羅在這邊沒有講到罪,他講到一種罪的表現:「凡事不可結黨。」(二:3)「結黨」的目的是為了要「營私」。希律為什麼要跟彼拉多同謀?因為他們要聯合次要敵人,打擊主要敵人。只要看看今天的政治黨派之間的關係,就會發現各黨各派之間,都沒有永遠的敵人,哪一天有相同的利益,就會結合在一起;哪一天有利益衝突,就會彼此對立。保羅緊接著又說:「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。」(二:3)貪圖虛浮的榮耀就是想要讓自己有面子,這叫自誇自大、自以為是,也就是自以為義,這是罪的另外一個表現。讓我們沒有辦法過愛的團契生活的原因,第一個是自私,第二個是自義。

綜合來看,罪最明顯的表現有兩個,一個是自私,一個是自義。自私跟自義在腓立比書講得非常清楚,在這裡,保羅不是直接使用「罪」這個字,他是用自私跟自義來說明罪的問題。自私就是一直為自己,自義就是認為自己是最厲害的,自高自大、坐在寶座上為王。自私跟自義完全破壞了人際關係,是讓人和人活在痛苦中的原因。保羅說,要打破這兩件事情的話,就要過福音的生活,就是「只要存心謙卑,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。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,也要顧別人的事。」(腓立比書二:3-4)存心謙卑就是不要自義、自高,不要單顧自己的事情,也要顧別人的事,就是不要自私,福音的生活只要抓住這兩點就好了。要確定自己是不是活在福音裡,只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自私,是不是自義,就可以知道了。

我們如果總認為自己講的都是對的,而且只知道為自己著想,我們就不會想去聽別人講話,也不會想去跟別人營造好的關係,這樣愛的團契就會無從建立。所有的團隊,從家裡、學校,到社會上各種團體,最麻煩的問題就是自私跟自義。一個團隊如果自私自義,只顧自己,不管別人,除了難以好好合作,也會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。惟有讓福音進到我們內心,才能打退自私自義。

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

我們要能夠真正跳出自己的框架真是不簡單,除非「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」。腓立比書二章5-8節:「祂本有上帝的形象,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;反倒虛己,取了奴僕的形象,成為人的樣式;既有人的樣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順服,以至於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」耶穌是完全地不自私,若沒有自私,當然就不會把東西都抓在自己的手中。耶穌本有上帝的形像,但祂把自己最好的東西通通放下來。耶穌也不自義,取了奴僕的形像,成為人的樣式,「所以,上帝將祂升為至高,又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,叫一切在天上的、地上的,和地底下的,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,無不口稱『耶穌基督為主』,使榮耀歸與父上帝。」耶穌是不是因為知道會得到最高的名,所以故意讓自己當奴僕?不,祂根本沒有想到這個,耶穌的本性就是愛。有一天,天上地下所有的一切在耶穌基督裡都要合而為一,也就是當人打破了自私跟自義,就能合而為一。

耶穌把真正的愛活給我們看,有形有體地把「不自私的人生」「不自義的人生」活給我們看。祂本來擁有一切,這世上所有的都是屬於祂的,但祂不緊抓著不放,全都放下來。每一次我們讀一讀腓立比書二章,想驕傲都驕傲不起來。我們所有的東西都是上帝給的,我們有什麼好驕傲的?更何況,耶穌擁有一切,祂都可以放下來,可以從那麼高的地位上下來,我們有什麼好自私?有什麼好自義的?十字架的靈真的可以打破所有的罪,打破所有的自私,打破所有的自義。但人怎樣才能夠做到呢?

認清我們不是全知全能

「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。因為你們立志行事,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裡運行,為要成就祂的美意。」(腓立比書二:12-13)保羅這樣說,好像得救的功夫是我們自己做的,其實不是,是上帝做成的,因為我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我們心裡運行的結果。我們憑自己做不了什麼,我們能做到,都是因為上帝在我們裡面運作、聖靈在我們裡面工作的結果。所以我們要呼求主。以福音為中心的生活是禱告的生活,是尋求耶穌的生活。很多時候,我們看一件事情,怎麼看都無法跳出我們自己的框架,無論怎麼看都充滿自私跟自義,因為我們不是無所不知,無所不在,無所不能。

例如面對一些有爭議的社會議題,我們十分容易用自己的眼光,而不是更高的、天上的眼光,來看我們自己、看整個環境。也因為我們實際去面對一些議題,我們才知道面對自己、面對不同意見、面對社會,我們真的是非常有限。不要說對外的行動,對內的合一也是一樣,每一個人都帶著自己的背景,神學不一樣、年齡不一樣、看法也不一樣,要合在一起真是困難。我們真的不是全知的人,我們很容易用自己的習慣、經驗,對人作出不正確的揣測!我一直在學習一件事情:不管別人給我多少資訊,我若沒有辦法跟當事人交通,就不要太快下判斷。對沒辦法知道全貌的事情,我們不要輕易下判斷(跟當事人交通都還不一定能清楚所有情形)。判斷事情要很謹慎,若不脫離自私跟自義,我們的判斷就會變成論斷。羅馬書告訴我們:「你這論斷人的,無論你是誰,也無可推諉。你在什麼事上論斷人,就在什麼事上定自己的罪;因你這論斷人的,自己所行卻和別人一樣。」(羅馬書二:1)因為我們都是罪人,若我們覺得自己站在比別人更高的位置上就麻煩了。有一個媒體人,是不常聚會的基督徒,他說他跑過好多教會,每次都被人家罵,最後根本不想去教會。若沒有福音,我們很容易陷入律法主義;教會若沒有福音的大能,人家一進去就會感到窒息。劉玉霞牧師就很謙卑地跟我說:「楊哥,我們要多聽別人說的話!」例如面對同性戀者,還包括他們的爸爸媽媽,我們不能只看到他們需要福音,也要了解他們經歷了多少痛苦。有許多人真的是在極為無助的狀況下,靠著福音的大能才走出來的。劉玉霞牧師說他們教會有幾位女同性戀,她們想站出來為主作見證。而劉牧師建議她們在錄影帶上打馬賽克,她們竟然說不需要!她們完全不害怕,因為她們有福音的大能。甚至我碰到一些別人的外遇對象,被福音改變了以後,他們也很勇敢地願意站出來作見證!

在耶穌裡調整自己

假如我們做一切的事情都是為了愛,一切都會很不一樣。我們是不是能站在別人立場去思考問題?這件事很困難,因為我們都有自己的立場,總覺得自己的立場很好,不同的想法要湊在一起真是很困難。常常我們吵架都不是為了基要真理,而是為食衣住行的瑣事,我們充滿自私自義,才會衝突。我們不會懷疑「信耶穌得永生」這個真理,可是在生活中卻活不出來──永生就是在處理我們的罪、處理自私自義。

耶穌來,要將祂的百性從自私自義中拯救出來,得到祂的生命。我們得承認自己有很多的限制,很多的不足。因此我們需要耶穌,有耶穌在我們心裡,我們才能夠做成得救的功夫。因為我們立志行事,都是祂在我們心裡運行,為要成就祂的美意。上帝會把一些感動放在我們裡面,透過聖靈給我們感動,讓我們能一直調整自己,心意更新而變化,發現自己的自私,發現自己的自義,每天過悔改的生活。福音神學非常強調認罪悔改,不只一個禮拜一次,應該是在每天的生活裡悔改。個人QT最重要的就是悔改,讓上帝作上帝。我們當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,學會悔改,像耶穌一樣,不自私、不自義,我們才能夠結合成愛的團契!(2013.10.3.晨禱信息.吳俊德整理)

問題與討論

1.「跳出自己的框架看事情」,就你的經驗來說,那是一個怎麼樣的過程?試舉一個例子。
2.你上一次因為耶穌,願意與人和諧相處,是什麼時候?為什麼能夠如此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