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主日信息回應】復興書卷(拉、尼、斯)系列講道:從危機到轉機(6)
經文:以斯帖記
以斯帖能夠成為一個有信心的人,是因為末底改長久以來都用上帝的愛養育她,用上帝的愛來培養起她的好習慣、她的紀律。
這個主日的信息談到,上帝使用以斯帖為整個猶太民族帶來復興。在這麼大的滅族的危機裡面,她怎麼還會對上帝有期待?答案是:信心!信心!信心!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說,信心是「未見之事的確據」,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主日信息題目是「看見那看不見的主」。
所有有信心的人都跟摩西一樣,能夠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。希伯來書十一章24-27節:「摩西因著信,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。他寧可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,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。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,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。他因著信,就離開埃及,不怕王怒;因為他恆心忍耐,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。」
以斯帖有像摩西一樣的信心,所以把以上這段話當中的「摩西」換成「以斯帖」也是十分恰當:「以斯帖因著信,她願意跟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,也不願意享受罪中之樂。她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看波斯的財物更寶貴,因她想得到從上帝來的賞賜。她因著信,就可以放棄自己王后的名分,甚至不怕王怒;可能被殺,因為以斯帖恆心忍耐,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。」
危難中,大部分人沒有信心
一般來講,人在危難當中不容易有信心,特別是在以斯帖與猶太人所面對的那種巨大危難中,大部分人如果是以斯帖,應該會想:「我幹嘛蹚這灘渾水?人家又不知道我是猶太人,我在王宮裡面很安全,還可以享受王宮裡的安舒生活,我才不需要去管我的同胞。」
大部分人在危難當中的時候,都會放大困難和仇敵,縮小自己,看不見上帝。摩西派十二個探子去探勘迦南地,他們回來後說:「那地非常好,上帝要給我們的產業非常豐富,但是那地方的人好高大,我們根本打不過他們,他們看我們像蚱蜢,我們看自己也像蚱蜢。」若我們把困難、仇敵放很大,覺得自己很小,上帝就不見了!彼得也一樣,在平常日子,他認為自己一定會跟隨耶穌到底,耶穌說他會不認祂,他馬上反駁,馬上說:「怎麼可能!即使眾人都不認祢,我也絕對不會認祢!」後來當他真正面對危難、刀子架在他脖子上的時候,他害怕了,害怕讓他看不見上帝,以致他否認主,而且是三次!
面對危難的時候,我們往往會有很多負面情緒,特別是害怕和焦慮,以及憤怒。憤怒如果沒有處理,到一個程度會變成苦毒,落在苦毒光景中的人會完全聽不進上帝的話,原本所知道的上帝的話語也完全用不出來。
上個禮拜六,信義學舍的一位老舍友回來找我,他沒想到自己會在六十歲的時候,婚姻出現嚴重的問題,他太太已經不理他了。太太為什麼不理他呢?因為他工作太忙碌,工作好像已經變成他的小三。他說他可以辭掉工作,可是太太說:「要辭職是你的事,跟我無關!」我聽到這話,就說:「你太太的心已經死了!」他說:「對啊,現在我講什麼、做什麼,她都生氣,巴不得我從她面前消失。」我傾聽他講了很久,我在聽的時候發現,他和太太兩人都落到絕望的光景。他的絕望是害怕,不知道怎麼跟太太溝通,而太太是生氣,氣到已經變成怨、變成苦、變成毒了。他岳母得了失智症,目前住在安養中心,他太太說:「等到我媽媽去世以後,我要和你離婚。」他太太也是基督徒,也知道不可以離婚,那麼為什麼她會說出這樣的話呢?因為她裡面充滿了負面情緒。
害怕、生氣、罪惡感是最具殺傷力的三種負面情緒,會導致我們有錯誤的思想,而錯誤的思想也會讓我們落入負面情緒,兩者彼此影響,惡性循環,最終會導致我們看不見上帝。所以,要懂得怎麽樣處理自己負面思想和負面情緒,這對於信心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。負面情緒和負面思想是我們的罪遺傳給後代子孫的一個管道,我們生命中的罪會透過我們的負面情緒和負面思想,傳給我們的後代,甚至影響好幾代。我們要懂得用福音,也就是上帝那無條件的愛,來處理我們的負面情緒、負面思想,好讓我們看得見上帝,過得勝的生活。
危難中的信心,來自愛與紀律
大部分人在危難當中會因為害怕,害怕死亡、害怕失去自己所擁有的一切,而不想去遵行上帝的旨意,但是以斯帖卻不害怕。為什麼以斯帖不害怕、有信心?因為她生命裡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,那就是愛,她對上帝、對人充滿了愛。愛可以勝過所有的負面情緒跟思想。信心就是愛上帝、愛人的心。很多人覺得信心好像是一種超自然、不可捉摸的東西,其實信心就是一種愛的關係,愛上帝而且相信祂愛我們。愛裡面有信賴,信賴裡面有愛,信賴跟愛分不開。
以斯帖信賴上帝,她裡面有愛,所以當她在遇到非常大的挑戰時,她可以勝得過。約翰一書二章15節:「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。人若愛世界,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。」假如我們愛世界,就不會愛上帝,不會有信心;反過來也一樣,當我們愛上帝超過一切,就不會去愛世界。以斯帖有一顆愛上帝、愛人的心,這樣的愛讓她能夠勝過可能失去性命的恐懼。這是她的信心。
以斯帖能夠成為這樣的人,不是一夕之間的事情。以斯帖的爸爸媽媽去世以後,末底改成為她的養父,我相信末底改一定給她很多的愛。怎麼看得出來?以斯帖進入王宮以後,他每天到王宮門外打聽她過得好不好(見二:10)。你也可以看到以斯帖對養父的愛,常常打聽他好不好,有一天當她發現末底改坐在那邊不吃不喝禁食,請宮女去打聽(見四:1-5)。以斯帖跟末底改的關係非常好。
我相信在這愛的關係中,末底改一定有給她很好的訓練(coach),她從小就學習愛上帝、愛人,培養起很多好習慣。例如,她進入王宮以後,不像別的女孩子要這個或那個,她什麼都不要,不貪心,不自我中心,人家給她什麼,她才拿什麼。這樣的女孩子多討人喜愛啊!有些女孩子很漂亮,可是一講話就不漂亮了,因為充滿傷人的語氣,只要開口講個三、四句話,她的漂亮就都沒有了。以斯帖不只有外貌的美麗,她的品格也讓身邊人很喜歡她,宮女成為她的耳目,太監也對她很好。她是在愛的環境裡面長大的一個很好的孩子,人際關係很好、神際關係也很好。
末底改一定有教她禁食禱告。個人平常沒有禁食禱告習慣的人,危機臨到的時候,不會想到要禁食禱告。以斯帖這次會去禁食禱告,並不是因為末底改叫她這樣做,末底改只告訴她要好好在王后的位分上做應該做的事情。她聽了,禱告以後,對末底改說:「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,為我禁食三晝三夜,不吃不喝;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。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,我若死就死吧!」(四:16)
以斯帖把末底改的話放在心裡,帶到上帝面前禱告,我相信這也是因為她平常就是會聽人講話的人,聽她養父末底改的話,聽身邊人的話,進到王宮之後自然也有這樣的習慣,包括會聽下屬的話。她一定是很會聽話的女孩子,不會聒噪,不會掌控,不會一天到晚嘮叨,她不只漂亮,還有愛,我相信大家都喜歡她。以斯帖面對這次危難的一切反應,都和她過去長期建立起的好習慣有關,她對上帝的信心不是一夕之間冒出來的,是長久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。
艾德‧史福索(Ed Silvoso)牧師前幾年來到我們當中分享轉化職場、轉化國家的信息時說,根據他作職場宣教那麼久的經驗,能夠在職場上得勝生活的基督徒不多,我的觀察也是這樣。他說,在職場上的基督徒有四種:第一種是掛名的基督徒,他們其實最好不要講自己是基督徒,以免人家看他們那個樣子就不想信耶穌,這種人很多;第二種是不想發揮影響力的基督徒,他們的想法是「我信我的,你信你的,我們井水不犯河水」,他們不會想去影響別人,只希望別人不要干擾他的信仰;第三種是活出上帝話語的基督徒,他們會主動為耶穌作見證;第四種是得勝的基督徒,不只活出見證,還刻意在辦公室建立合乎聖經的信念、習慣、文化,也就是積極地去轉化他們的職場!艾德‧史福索說,第三種、第四種基督徒加起來,不到百分之十。
為什麼有那麼多基督徒,已經得到上帝兒女的名分,卻活不出上帝兒女的生命?簡單說就是,對無條件的愛還是懂得很少,以致沒有能力接受上帝的門訓。大部分基督徒的生命停留在信徒階段,還沒有成為門徒。門徒是有屬靈紀律、有良好屬靈習慣的人。以斯帖能夠成為一個有信心的人,在皇宮這個職場上發揮影響力,轉化這個職場,是因為末底改長久以來都用上帝的愛養育她,用上帝的愛來培養起她的好習慣、她的紀律。
教練
最近我讀到一本書很棒的書,叫作《教練的心》,我巴不得每一個同工都趕快來讀這本書。今天我把那本書的摘要跟大家報告一下。作者區分教練、教師、師父、輔導的差異,我了解這些差異之後發現,不管是教會或企業界都很缺教練。
教導是單行道,是「把我所知道的告訴你」。我們教會的同工教師恩賜比較強,所以大部分都是在做教導,我們教會花很多時間作教導。師父同樣也作教導、作牧養、作榜樣,想把一生的功夫傳給徒弟。輔導是,針對人生命裡的問題,好好地傾聽、同理,幫助他,引導他,發現問題,然後去解決問題,我們教會也做很多輔導的事奉。
教師跟師父都是很想把自己的好東西傳給對方,但教練卻是以對方為中心,要把對方內在最好的潛力引出來。教練跟輔導比較像,但又跟輔導不一樣,輔導是往過去看,教練是幫助走出問題的人往未來看。教練是要把對方最好的潛力引出來,知道這個人最大的優點是什麼,盲點、缺點是什麼,在旁邊幫助他,幫助他發現自己有什麼問題,認識自己的潛力,發揮出來。(注意!教師、師父、輔導都很重要,但教會一般比較缺的是教練。大家不要誤以為我們現在只要教練,不要教師、師父和輔導,不是的,我們都要!只是我們比較缺教練。)
當教練最重要的是要把心給對方(被訓練的人也要把心給出來,雙方要心對心)。教練是真正屬靈的父母!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四章15節說:「你們學基督的,師傅雖有一萬,為父的卻是不多」,使徒有為父為母的心,教練也是。作者說,教練要用「心」做三件事情:第一,用心傾聽;第二,用心問問題;第三,用心幫助對方負責任。
一、用心傾聽:不要老是作教師或師父,一直想要把東西塞給對方。作教練不是一直要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給對方,而是以對方為中心,帶著尊重的態度傾聽對方。傾聽在輔導當中也很重要,但是輔導工作中的傾聽,主要是為了幫助對方處理發生在過去、影響著現在的問題,而教練工作中的傾聽主要是針對未來,為了幫助對方完成自己當完成的工作。
二、用心問問題:藉著問問題激發對方發現自己的問題,自己去找到答案。耶穌也很善用這種方式幫助門徒成長,例如祂問過他們:「你們信我能做這事嗎?」「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什麼?」「你們說我是誰?」(馬太福音九:28,十一:8,十六:15)
三、用心督責:幫助對方負起自己的責任,包括發現自己的問題、確認自己的目標、找出方法去做成,並且向他回報。每次見面的時候,教練都要關心他的成長進度。
注意!師父、教師往往都在相關領域比所帶領的人更強,但教練卻不一定需要這樣。我們常看到的是選手比教練更厲害,例如美國職籃勇士隊的柯瑞(Stephen Curry)打起球來就比他們的教練更厲害。教練的角色是協助選手,給他支持、安慰、鼓勵和糾正,讓他負起責任,訂出目標,而且採取實際行動去達成目標。教練不一定比選手更厲害,可是他要很會傾聽,很有愛,很會問問題,幫助對方自己找到答案,負起自己的當負的責任。
我檢討我過去的事奉,發現過去十多年我一直在摸索的就是如何作個好教練,因為單單教導不夠,單單作師父也不夠。我一直嘗試摸索著要如何成全同工,也就是讓同工得著信念、信心,能夠負起自己當負的責任。一個多月以前我一讀到《教練的心》這本書就知道,這正是我一直在學習、摸索,想要突破的,我很開心發現這本書,它很有系統地幫助我們作教練。這正是我們教會整個團隊需要學習的,不只是牧師團隊,而是所有人。
我們要能夠得到被人coach的祝福,前提是要把我們的心給出去,假如我們的心對爸爸媽媽關閉,對小組長、區長、區牧關閉,對輔導關閉,那麼我們大概很難被coach。我們不能夠coach一些人,常常是因為,雖然我們願意把心給他,可是他不願意把心給出來,彼此之間不通,那就沒有辦法。他的心要能夠打開,最重要的是愛,假如他無法感受到你用無條件的愛愛他,那就很難被coach,結果就是你在的時候,他可以聽一聽,你不在的時候,他就不聽。
問自己「我愛耶穌嗎?」
以斯帖在愛中成長,被塑造成一個愛的生命、有紀律的生命,她會尋求上帝,她會對人好。在猶太人面對滅族的危機時,上帝可以使用她這個預備好的器皿來拯救他們。求主幫助我們成為預備好的器皿。你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預備好了?有一個問題你可以問自己,這也是我過去幾年常常問自己的問題,那就是「我愛耶穌嗎?」
上個禮拜六晨禱結束後,一位很年輕的弟兄打電話找我談他的道路問題。有人建議他離職,去找一個更大的公司,這樣才能學到更多東西,他聽了覺得很對;有人建議他留在原本的公司,因為老闆很器重他,給他作專案經理,很願意培養他,他聽了也覺得很對。他不知道該怎麼決定,覺得很混亂。我發揮教練的精神,沒有給他答案,我問他:「你評估一下,你覺得自己在這家公司做得怎麼樣?」他是領袖訓練班的學生,他根據他在這個班上所學到的原則說,在文化使命上,他沒有改變公司的職場文化,在福音使命上好像也沒有帶領人信主,他覺得很不滿足。他說完,還是不知道該怎麼作決定。
突然,上帝把約翰福音廿一章15-17節的信息放在我裡面,於是我問他:「你愛耶穌嗎?你愛耶穌嗎?你愛耶穌嗎?」我真的問了他三次。我說:「你在考量道路的時候,你有正確的神學,你知道可以用文化使命、福音使命在評估自己的表現,可是你評估來、評估去,還是很焦慮。因為你有一個問題,你不快樂、不滿足,你還是活在自我中心裡面。我問你:你愛耶穌嗎?」他在電話那頭完全沒有聲音,一會兒之後,突然放聲大哭!我問他為什麼哭,他說:「我終於發現自己的問題了。假如我不愛耶穌,到哪裡去其實都不會滿足。」孺子可教也!他終於發現自己的問題,因為他想來想去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在想問題,所以找不到答案。我只是問他問題,他自己找到答案,他說:「我需要的是愛耶穌的心。」
為了避免他定罪自己,我說:「那你知不知道,耶穌三次問彼得『你愛我嗎?』這段信息是什麼意思?」他說不太清楚,於是我講解給他聽:
耶穌第一次問彼得:「你能不能用無條件的愛愛我?」彼得說:「我只有一點點的愛,我只能用朋友的愛來愛祢。」耶穌說:「你餵養我的小羊。」耶穌第二次又問彼得:「你能不能用無條件的愛愛我?」彼得同樣說:「我只有一點點的愛,我只能用朋友的愛來愛祢。」耶穌說:「你牧養我的小羊。」第三次,耶穌改變問題了,這次祂問的是:「你能不能用朋友的愛來愛我?」彼得聽到耶穌降低標準,就憂愁、難過,但他還是說:「耶穌,祢知道,我只有那麼一點點的愛來愛祢。」接著,耶穌還是說:「你牧養我的小羊。」耶穌沒有定罪他,耶穌只是讓他發現自己的問題,讓他知道自己幾分幾兩重,更重要的是,即使彼得只有一點點的愛,雖然彼得三次不認耶穌,耶穌仍然要用他,依然把羊託付給他。
彼得在自己三次不認主的事情上,痛徹心扉地認識到自己竟然這麼軟弱,震驚於他對耶穌的愛、信心竟然那麼少,而更震驚的是,耶穌竟然依然要用他!這也是今天你我在上帝面前的光景,這也是今天耶穌對你我的態度。同工們,今天你要為自己求復興嗎?你要為你的家求復興嗎?你要為你的教會求復興嗎?你要為你的國家求復興嗎?好好面對耶穌的這個問題:「你愛我嗎?你愛我嗎?你愛我嗎?」
我們天然人很難認識上帝、認識自己。要能夠真認識自己,要能夠真認識上帝,我們需要聖靈的光照。當我們真認識自己有多軟弱,又真認識上帝有多好,要跟主說:「主,我真的很愛祢,但是我也知道我的愛不夠,求祢幫助我。我相信祢無條件愛我,祢的恩典一定夠我用,不管祢把我放在什麼樣的處境,我足能得勝。祢說過要愛我到底,祢這樣說,我就這樣相信。我相信再艱難我都走得過去,因為祢愛我,我也願意愛祢!」(2022.6.21.週會信息.吳琇瑩整理)
問題與討論
1. 以斯帖的信心是從哪裡來的?在猶太民族遭到滅族的巨大危機時,為什麼她可以挺身而出?你從她身上學到了什麼?
2. 你有多愛耶穌?你願意成為有愛、有紀律的基督徒嗎?為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