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

19. 非關真理的事情,兼容並蓄、容許差異

經文:使徒行傳十五章30節~十六章5節

耶路撒冷大會對於哪些事一定要堅持,劃定了一個範圍,只要沒有超出這個範圍的事情,都不用限制。


使徒行傳十五章30節到十六章5節記載兩件很重要的事情,是在為第二次的旅行佈道作預備。第一件事情是,執行耶路撒冷大會的決議,他們寫信並且差派先知到第一次旅行佈道所建立的外邦教會,告訴外邦信徒什麼是最重要、應該遵守的。這對福音的擴展非常重要。第二件事情是,保羅跟巴拿巴在割禮的討論上告一段落之後,就規劃要回到過去的宣教地區探望弟兄姊妹,繼續堅固他們、帶領他們。不管是牧養事奉或宣教事奉,探訪、直接接觸羊群都非常重要。

非關真理的事情,不要堅持對錯

保羅對巴拿巴提議要到從前宣教的地方探訪弟兄姊妹,接著兩人就討論要帶哪個年輕同工一起去(使徒無論從事什麼事奉,都會帶著新手一起做,隨時把握機會訓練人、培養人)。結果兩人為了要帶誰同去,起了爭執。很多解經書都會討論,是保羅的看法對還是巴拿巴的看法對。按照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,大部分人會傾向於認同巴拿巴的看法。其實在看這件事情的時候,問誰對、誰錯,是掉到「吃分別善惡樹果子」的陷阱去了。路加記載這件事情的立場中立,沒有偏袒他的師父保羅,他記載這件事情的用意也不是要我們去評斷誰對誰錯。

我們在看這件事情的時候,一定要記得誰是宣教的主--宣教的主是耶穌!我這次讀使徒行傳比過去更強烈地體會到,歷史背後的導演是耶穌,我們一定要用耶穌的眼光來看這件事情。按照使徒性事奉的原則來看,保羅跟巴拿巴分開是非常好的,他們分開可以帶出更多同工。他們兩個若一起就只會帶領馬可一位同工,不會再帶領別人了,他們分開的結果是多培養出一個同工,也就是提摩太。而且他們本來是一個宣教隊,現在變成兩隊,巴拿巴帶著馬可走海路到居彼路,保羅帶著西拉走陸路到加拉太地區,宣教的範圍擴大了!

我們看事情的時候往往會關心哪個對、哪個錯,但這有時候會落入「吃分別善惡樹果子」的陷阱。上帝喜歡合一,但是注意,合一不是統一。沒有錯,上帝的花園有一個界線,有一個固定的範圍,但是花園裡可以有不同的花,紅花、黃花、白花等等都很美,我們千萬不要落入分辨對錯的陷阱,堅持一定要哪種顏色的花才美。我們要尊重差異、欣賞差異、容許差異。若有人硬是要把紅花全部變成白花,或者硬是要把白花變成紅花,那就是中了撒但的伎倆。要求全部一致的背後,是掌控的靈。保羅說,在基督的身體中,要讓眼作眼,讓手作手,讓腳作腳(見哥林多前書十二),若所有肢體都作手、都作眼,那就變成異端了。

耶路撒冷大會對於哪些是一定要堅持的,劃定了一個範圍,只要沒有超出這個範圍的事情,都不用限制,可以容許差異的存在。保羅就是保羅,巴拿巴就是巴拿巴,他們對於要帶誰一起去的看法不同,就只是不同而已,並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。保羅後來是帶了提摩太一起去,但這不見得就表示提摩太比馬可優秀,提摩太年輕、膽怯,胃不好,還滿瘦弱的。而稍後我們也看見,馬可跟提摩太後來都成為保羅很親密的同工。

非關真理的事情,可以尊重文化差異

使徒行傳十六章3節提到保羅給提摩太行割禮。這和保羅在事奉上的一個原則有關,那就是道成肉身,「向猶太人,我就作猶太人,為要得猶太人;……向什麼樣的人,我就作什麼樣的人。無論如何,總要救些人。」(哥林多前書九:20、22)保羅給提摩太行割禮,是一種道成肉身的愛。耶路撒冷大會的決議「不需受割禮」的吩咐是對外邦信徒說的(若要求外邦信徒必須受割禮才能得救,那樣的思想其實是猶太教),不是對猶太信徒說的。猶太基督徒仍然非常看重舊約對於割禮的教導,割禮在他們的文化中依然不可少。提摩太雖然是混血兒,但是在猶太人眼中,提摩太是猶太人,因為他的媽媽跟外祖母羅以是猶太人;保羅為提摩太行割禮和提摩太的救恩無關,是為了尊重猶太人的文化。

當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結束,回到耶路撒冷,耶路撒冷的使徒與長老們勸他,給他規費,讓他到聖殿去守聖殿的規範(見使徒行傳廿一:18-26)。保羅的意思是說,一件事情只要沒有違背基要真理,而按著別人的文化傳統去做可以讓對方感到舒服一點,那就去做,沒有關係。

我們看任何事情都要體會耶穌的心意。假如我們永遠都要去看哪個對、哪個錯,那就有吵不完的架了,而且是吵沒有益處的架。

回顧真理堂的幾個重要決定

保羅和提摩太「經過各城,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長老所定的條規交給門徒遵守。於是眾教會信心越發堅固,人數天天加增。」(使徒行傳十六:4-5)耶路撒冷大會的決議對外邦教會非常重要,而耶路撒冷教會做得很棒,他們同心遵守這個決議,大家要一起往前走,往外宣教,教會就很快擴展起來了。今天我們在事奉上也是這樣,在一些重要的方向上作出決定之後,各人就按著各自的恩賜儘量發揮。在已經決定好的範圍內容許差異,全力往前走,教會就會不斷擴展。

今天早上我回顧過去二、三十年來我們教會所作的幾個重要決定。1990年,執事要我寫下真理堂的公元2000年的異象,我禱告、寫下來,大家也都同意,我們就一起往前走。到了公元2000千年,不管是異象或策略,每一項都達到了(只有一件事情遲延,那就是會堂擴建。我們本來希望新會堂可以在這一年建好,結果晚了五年,上帝在這件事情上的時間表和我們不一樣。)

1996年我們成立牧者訓練中心,這對我們教會來講是非常刺激的一件事情。我記得那時候我們在全教會呼召了三百位代禱勇士為這件事情禱告。牧訓的成立對台灣眾教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,真理堂不是台灣最大的教會,卻承擔起了這個責任。我還記得,那時台灣教會的長老們跟鄺健雄牧師一起開會,討論誰要辦訓練學校來訓練小組化教會的區牧,沒有人說要。鄺牧師問我要不要做,我說當然要做,因為我們教會很早就有小組化的異象,而服事眾教會也本來就是我們的異象。於是我們把所有資源都投進去辦這個訓練中心。現在全台灣人數破千的強盛教會,大部分都屬於牧訓所連結起來的網絡。

公元2000年以後,我們又作了幾個相當重要的決定。例如採用G12的組織架構,這是滿革命性的作法。G12對我來講,最重要的是讓我們明白門徒訓練的真諦,讓我們反省我們在門徒帶領上的弱點。引進醫治釋放事奉以及啟發課程,也幫助我們教會再往前跨一步。(2013.6.26.晨禱信息.吳琇瑩整理)


問題與討論

1. 本篇信息提到的尊重差異、尊重文化,對你的事奉有哪些意義?

2. 為你們家、堂會、職場上的領袖們禱告求智慧,能夠在愛上帝愛人的事情上作出好的決定,之後可以帶出上帝滿滿的祝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