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人起來事奉系列(2)
經文:馬太福音十九章13-15節
我們不要把接待當作少數人做的事奉,接待要成為每一個人都投入的事奉。
猶太人跟我們一樣,有很多節期,他們過年過節有一個習慣:會特別接待一些孤兒寡婦或是寄居的。很多年以前我們教會就在想,除了寒冬送暖之外,是不是能夠接待一些有需要的人,一起吃飯圍爐,讓他們也得著上帝的愛。這是一種接待的事奉。
接待是上帝的心意
這幾年的農曆年,上帝都會讓我做一些異夢,對我的生命和事奉很有影響。但以往頂多一兩個異夢,今年連續做了好幾個。我終於發現為甚麼聖經說老年人會做異夢,因為老年人不太容易熟睡,淺眠就會做夢,睡眠很深的話大概不會做夢,我以前年輕的時候一躺下去就睡著,現在年紀大了就淺眠。我每次睡覺前都禱告主,在睡覺時對我說一些話,沒想到這一禱告下去,現在變得常常做夢,而且夢做得非常屬靈,不斷有先知性話語的提醒,在夢裏面我都非常感動。
今年做了好幾個相當激勵我的夢,例如上帝連著幾天在禱告上提醒我。小年夜前我夢到我跟同工守愚在談晨禱的問題,我說:「天氣太冷,禱告會時間是不是能夠往後移?」他很嚴肅地跟我說:「要警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,我們不能夠往後退!」我一醒過來就想到這是從好幾年前就有的現象,我們從五七班的晨禱一直撤退,時間一直往後延。於是那天我寫給大家的先知預言是:「總要警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」(馬太福音廿六:41)。
又有一天在夢裏面上帝很大聲地說:「要彼此相愛!」醒來之後,我就把這個先知預言發出去了。不久後接到從美國來的信息說,有一個傳道人最近看另一個人很不順眼,因為跟他意見很不一致,一直都不想理睬對方,但他接到我的先知預言以後,感到必須要去面對這個問題,所以兩個人坐下來好好談,談完以後有很大的突破。
異夢是上帝把先知性話語給我們的管道,或者安慰、鼓勵,或者糾正、引導。特別希奇的一個夢是,一個美國團隊來到我們當中,提醒我們要天天作見證,作見證才能夠摸到人心、改變人。我醒過來特別想到:「弟兄勝過牠,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」(啟示錄十二:11)。類似這樣的夢一個接一個,而且有些會重複。特別有兩天我都夢到要為光作見證,我們不是那光,乃是要為光作見證。「作見證」這個詞一直在我的夢裏面出現,醒過來的時候覺得也沒有甚麼,這些信息我平常就一直在傳講,但在夢裏很有臨場感,因為跟主面對面,使我感到靈裏得更新。這讓我想到,上帝的話明明是新鮮活潑的,但是我們活在這個墮落的世界,來自裏面、外面的聲音很多,上帝的話聽起來就變得沒甚麼了。
我今天特別要分享的是,有一天上帝在夢裏面提醒我,要鼓勵弟兄姊妹好好去做接待的事奉。在那個夢裏面,我一整天都在開會,非常關心怎麼樣解決我們接待新人的問題。醒過來以後,上帝提醒我:「要把接待變成一種文化,而不是一種事工。」事工是少數人在做,而文化是人人都要做的。我們今年的主題是「人人起來事奉」,請問每一個人「必修」的事奉是甚麼?第一個是禱告,先禱告再工作,這一點農曆年期間上帝也不斷在提醒我;另外一個叫作接待,這是耶穌來到世界上所做的工作。我們不要把接待當作少數人做的事奉,接待要成為每一個人都投入的事奉。今年不管我們的事奉是甚麼,都要從最基本的禱告事奉開始,並且去接待人。
接待是「接納」加上「好的對待」
甚麼是接待事奉?馬太福音十九章13-15節,耶穌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很清楚的圖畫:「那時,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,要耶穌給他們按手禱告,門徒就責備那些人。耶穌說:『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,不要禁止他們;因為在天國的,正是這樣的人。』耶穌給他們按手,就離開那地方去了。」耶穌接待小朋友的這個例子,讓我們知道接待事奉包括兩個步驟:第一步是接納、不排斥。門徒排斥小朋友,覺得他們很麻煩,會妨礙耶穌做更多正經的事,可是耶穌說:「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,不要禁止他們」,意思就是不要排斥他們。當我們接待人,首先要會接納,不要因為一個人的想法、看法、作法跟我們不一樣,就排斥他。第二步是祝福、好的對待,耶穌不只接納這些小孩子,還「給他們按手」,祝福他們、對他們好,用我的話來說,就是說愛之語。接納加上好的對待,就叫作接待事奉。
我們要建立接待的文化,不只是主日崇拜要接待新人,在我們的家裏面也要接待家人,接納他們、祝福他們;在職場上也要接納跟我們不一樣的人,不排斥、不拒絕,還要去祝福他們。接待是先接納人,再去祝福人。
接待是上帝百姓必修的事奉
人人都有被接待的需要
接待事奉有多重要?二十世紀的心理學告訴我們,人裏面有一個最基本的需要,就是被接納。當人不被接納而被排斥,或者用醫治釋放的角度來說──被棄絕的時候,會有很多的問題產生。葉光明牧師是這方面的專家,他說美國文化中最要命的就是棄絕,這跟西方看重個人主義有關,誰也不理誰,因此他們非常需要被接待、被接納。
在這墮落的世代,不接納的問題很嚴重。從家裏開始,若媽媽懷孕卻不願意接納這個孩子,就是排斥他。孩子出生以後,爸爸媽媽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祝福,也是不接納、不接待,特別是孩子生得多的時候,爸爸媽媽比較容易顧此失彼,造成孩子感到不被接納。我岳母生了十個孩子,她最害怕孩子感到父母偏心,有時候對這個好,另一個就不滿意,但這樣的事很難避免,畢竟要照顧那麼多孩子,能讓所有人吃飽就感謝讚美主了。出生次序也會影響,老大出生的時候,惟我獨尊,大家都關心他;老么最小,大家都寵愛他;排行中間的,往往是感到被棄絕、被冷落的一群人。這牽涉到整個團體的文化,是來自墮落世界的影響。
當一個人沒有感覺到被接受、被祝福,沒有歸屬感,就會產生很多問題。葉光明牧師常常做醫治釋放的事奉,他說一個被棄絕的人有幾個反應:第一,自暴自棄,覺得自己很差、很爛;第二,假裝鎮靜,不理別人,為要建立自己的安全感,人際關係往往不好;第三,去攻擊別人、仇恨別人,這樣的人常常喊不公平、不公平。例如以前社會上在吵兩性的歧視,現在又擴大到很多的歧視。面對這些歧視,訂再多反歧視法都沒有用,因為人被棄絕,還不只是人跟人之間的問題,是從人離開上帝的時候就開始了。
上帝是無條件接納我們,並且無條件祝福我們的上帝,當我們犯罪墮落離開這愛的源頭,我們這個人就生病了。這是感到被棄絕的根本原因。基本上創世記第三章以後的人,都是有被棄絕感的族類。當我們離開上帝無條件的接納和祝福,要不是自暴自棄、自我形象不好,就是故意裝得自己很厲害、對別人不理不睬,更糟糕的是不等別人來棄絕自己,先一步攻擊、棄絕人。台北市新上任的勞動局長是一位高雄教會的姊妹,當她被任命為台北市勞動局長的時候,有十八個同運團體出來攻擊她,因為她說過愛家立場的話。這些人為甚麼會攻擊她?因為他們是感到被不公平對待的人,是一群感到被棄絕的人,所以他們會棄絕別人。
基督徒要很小心,我們是嘴唇不潔的人,又活在嘴唇不潔的民當中,我們是先天感到被棄絕,後天也容易感到被棄絕,別人稍微一個不一樣的眼色、表情或動作,我們就覺得別人不接納我們。在一個團體裏面,領袖對一個人好,其他人就開始吃醋,這就是感到被棄絕的一種現象,是罪人會出現的反應。有時候未必是帶領的人出問題,而是我們都是罪人,又住在罪人當中。選舉之後要特別小心,有些時候我們期待的人沒有選上,為選舉的結果感到難過,更深的原因是感到自己被棄絕。假如感到被棄絕,就會有很多錯誤的反應。
使徒保羅提醒我們:「你們要彼此接納,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,使榮耀歸與上帝。」(羅馬書十五:7)為甚麼我們要接納人?因為這是上帝創造人的心意,基督接納了我們,祂也要我們彼此接納,祂要人得到祂無條件接納的愛。當我們離開這愛,就會不健康,會去傷害人;惟有回到愛我們的上帝面前,才能從根本解決感到被棄絕、孤單、受傷的問題。以賽亞書講的「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」(六十一:1),那個「傷心的人」,基本上都是有被棄絕感的人。惟有回到上帝無條件捨己的愛,回到無條件接納我們、祝福我們的福音裏面,我們才能夠真正得醫治。
活出上帝的接待形像
當我們彼此接納就是榮耀上帝:「你們要彼此接納,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,使榮耀歸與上帝。」(羅馬書十五:7)當我們彼此接納就是榮耀上帝。基督徒活著要榮神益人,怎麼樣能夠榮神益人?就是把上帝無條件的愛表明出來。當我們去接納別人,用好的態度對待別人、對別人說愛之語,就是把上帝的形像彰顯出來,這叫榮耀上帝。過榮神益人的生活就是,每天去接納人,存著好意,用好的話、好的行為、愛之語去祝福別人,包括自己的家人、同事和同工,這叫作接待。接待的文化基本上就是啟發佈道的精神,也就是最基本的福音精神。我們天天都需要福音。
接待文化應該成為我們必修的文化。我們活在被拒絕的世界,所以每天需要先來到上帝面前禱告,求聖靈充滿我們,求上帝用無條件接納、祝福的愛充滿我們,好叫我們這個受傷的人被醫治以後,也能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。未來一年我們要一起努力,實行接待、接納的文化。(也要實行禱告的文化,禱告、接待分不開──我們先禱告得到基督的愛,才能夠用基督的愛去接待別人。)
今年農曆年對我來講,最特別、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一件事情是,我大女兒帶著她的三個孩子們天天住在我們家。因為我的女婿從國外回來,感冒了,要居家隔離,我女兒就帶著孩子來我們家,也跟女婿隔離。我和楊師母接待她們,很開心,其中發生一件事情是這樣的:我女兒的老二是小學二年級生,她可愛漂亮,心思細膩、敏感,但長久以來,我好像難以摸到她的心,總是覺得她不太接納我這個阿公,邀她來我們家,有時候也不會想來。但農曆年期間很希奇的是,我從來沒有看過她笑得那麼多、講那麼多話,比她的姊姊、妹妹講更多話。因為她泡在一個愛的環境裏面,大家都對她很好。
有一天她跟阿姨盼盼在客廳裏面走來走去,她戴了一個計步器,每天要走一萬步,剛好我也戴了一個計步器,我就陪她走。她人輕巧,走得比我多,得意極了!(她一定覺得阿公很看重她,因為阿公每次都輸她。)我突然發現我跟她合拍了!她每天充滿了歡笑,每天走來走去,如果走不到一萬步就不肯睡覺。第一天晚上她主動跑來說,她要跟阿公、婆婆睡在一起,後來這個小電燈泡每天睡在我跟楊師母中間(難怪我那麼會做異夢,因為睡不太好)。我發現當我努力去接納她、對她好,而且摸到她裏面的需要,就跟她連結上了。現在我覺得她更可愛,而且我裏面被棄絕的感覺也沒有了。
我們何等地需要愛,接待小朋友的同時,我們自己也覺得被接待;我們去接待家人、同事,我們自己也會被接待。接待是必修,不是選修。有一次我在火車上看見一個媽媽罵小孩,越罵越大聲,楊師母過去跟這位媽媽說:「小孩子就是害怕嘛,妳安慰他、抱抱他、鼓勵他,不要罵他。」然後孩子果然停止哭泣。我們人裏面最深的需要,就是無條件地被接納、不被排斥,並且被祝福。這豈不是我們作基督徒活在世界上應當要過的生活嗎?這就是接待!這就是啟發精神!
前兩天亞太地區的啟發負責同工打電話給我說,他們現在推動啟發,重點還不是啟發課程本身,而是努力地在推動一種文化,叫作邀請、接待的文化,這跟我得到的感動一模一樣!假如我們會接待別人,懂得在生活裏面跟別人好好互動,邀請人來參加聚會是很容易的!但假如我們平常跟別人關係弄不好,不管是幸福小組、滿福寶或啟發,我們怎麼邀請,別人都不會來參加聚會。當一個人透過我們的接待,被上帝無條件接納、祝福的愛摸到了,我們會很容易跟他連結在一起。
結語
2020年不管你的命名、你的事奉是甚麼,讓我們先好好被耶穌接待,再去接待人。每次禱告都被耶穌的愛所充滿,然後用這個愛去愛人、對別人說愛之語。求主幫助我們不只一個人接待,是大家一起來接待,在家裏、職場、小組都要建立接待的文化,未來這一年我們要在接待事奉上看見突破!(2020.2.1‧週六晨禱信息‧姚愛文整理)
●問題與討論
1. 分享一個你被接待(接納及祝福)的經驗。
2. 想想看,當接待成為文化,對你自己、你的家、你的職場會有哪些好的影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