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主日信息回應】詩篇系列講道:禱告敬拜的人生(5)
經文:詩篇八十六篇
你的祈求跟你對上帝的認識有絕對密切的關係。
基督徒會禱告祈求,非基督徒也會禱告祈求,那麼基督徒跟非基督徒的祈求有甚麼不一樣?
一、本質:因信稱義
要回答這個問題,要先知道基督徒跟非基督徒的差別。按照神學信仰來講,我們跟其他宗教信仰最大的差別是,我們有因信稱義的福音。因此基督徒的禱告跟其他宗教的禱告最大的差別是,我們的禱告是因信稱義的禱告。(但有些時候基督徒的禱告也像非基督徒一樣,因為已經忘記甚麼是因信稱義的福音。)
看自己很小,看上帝很大
因信稱義的禱告是甚麼樣的禱告呢?我們來看雅各書五章14-18節:「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,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;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,為他禱告。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,主必叫他起來;他若犯了罪,也必蒙赦免。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,互相代求,使你們可以得醫治。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。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,他懇切禱告,求不要下雨,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。他又禱告,天就降下雨來,地也生出土產。」
我們的禱告是義人的禱告,是因信稱義的禱告,這樣的禱告不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。我們來看以利亞,他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,我們會發脾氣,他也會發脾氣;我們會沮喪,他也會沮喪,他甚至沮喪到要自殺。他跟你我一樣都非常軟弱,但是他認識上帝是大能的上帝,他是有信心的人。義人是因信稱義的人,知道自己非常渺小、非常軟弱,但同時也知道上帝非常大、非常好,知道祂會無微不至地關愛,因而來求告祂。我們很清楚知道上帝一定會聽我們的禱告,我們的根據是奉耶穌的名的禱告,耶穌把我們跟上帝連結在一起。這是我們的禱告跟非基督徒最大的、最基本的不一樣。
一般人的禱告、求籤問卜等等,是沒有把握的,他不知道上帝會不會聽他的禱告,所以他覺得要做很多的好事情、要送很多好東西給上帝,上帝才會聽他的禱告。但他即使花很多的力氣在做這些事,還是不太有把握上帝會聽他的禱告。一個真正因信稱義的人,他知道自己雖然不好,很差、很爛,甚至一再地犯罪,但是他知道上帝的好蓋過他的不好。他有信心,因著耶穌基督,上帝會聽他的禱告,他不需要擔心自己的禱告要多大聲、要多美好,上帝才會聽。這樣的禱告能夠準確、能夠有力量。
關鍵是認識上帝的好
詩篇八十六篇的禱告,每一次呼求主的時候,一定講到上帝有多麼地好。
‧主啊,求祢使僕人心裏歡喜,因為我的心仰望祢。主啊,祢本為良善,樂意饒恕人,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祢的人。(4-5節)
‧因祢為大,且行奇妙的事;惟獨祢是上帝。(10節)
‧主啊,祢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,不輕易發怒,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。(15節)
認識主的人會來倚靠主,他知道上帝非常好,好到一個地步,雖然自己不好,上帝仍然會幫助,這叫因信稱義的禱告。一個因信稱義的人,知道他所有的罪在耶穌基督裏面已經得到赦免,他可以靠著耶穌基督來討上帝的喜悅,他知道上帝樂意饒恕、有豐盛慈愛、喜愛聽禱告,他不擔心自己怎麼樣。
關鍵就在認識上帝的好。你若不知道上帝有多好,禱告是會沒有力量的;你若不知道上帝有多大,也不敢把事情帶到祂面前。有些時候我們腦袋知道上帝會做奇妙大事,但是心裏是不是相信上帝會行大事,完全是另外一件事情。我們需要聖靈引導,讓我們真知道上帝多麼好、多麼棒。真認識上帝的人,是有信心的人。有信心的人不是道德高超,有信心的人是知道上帝很好、我很差,可是仍然相信祂愛我。當聖靈把耶穌的愛放在我們裏面、把上帝的愛放在我們裏面,我們才敢來到祂面前,勇敢地祈求。
兩個因信稱義的見證
我們來看兩個聖經人物,亞伯拉罕和大衛。
上帝應許亞伯拉罕的後裔會像天上的星、海邊的沙那樣多,但是亞伯拉罕九十九歲,太太撒拉也九十歲的時候,還沒有生出孩子,到了這個歲數,還可能生孩子嗎?亞伯拉罕是有信心的人。他知道上帝非常大、非常好,他的一生是禱告的一生,他在所到之處設立祭壇。他有很多的軟弱,為了保命,連自己的太太都不敢承認(見創世記十二:12,二十:5)。但是上帝仍然十分肯定他,認為他很好,因為他信得過上帝。我們認為的好,跟上帝認為的好,完全不一樣。上帝覺得好,是因為我們信得過祂:「人非有信,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;因為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,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。」(希伯來書十一:6)馬都納多牧師說,我們禱告的黃金律是「相信上帝」,相信祂是I AM WHO I AM的上帝,相信祂非常好。因為相信,我們才能夠來求告祂,不受任何環境的影響。因「信」稱義,信心,是基督徒的「定海神針」。
另外一個人物大衛也是一樣,按照人的道德標準來說,大衛比亞伯拉罕還差:淫人妻、殺人夫,又說謊;這樣的人有夠差,可是上帝說大衛是合祂心意的人。大衛合神心意,不是因為他做得多好,而是他有一件很棒的事─常常把耶和華擺在他面前,把自己交託上帝,凡事求告上帝。甚至在他犯罪,跟別人的妻子生了孩子,孩子快要死掉的時候,他還敢為孩子來到上帝面前禁食禱告,他相信上帝會聽他的禱告。結果上帝給他的回答是,要把孩子的命拿走─而他竟然可以起來,安安心心地吃飯!他信靠上帝,他知道上帝很大、很好,他有需要一定祈求,可是不是強求,他知道上帝的決定一定比他的決定好,他照樣禱告,把結果交給上帝。這樣因信稱義的人真是了不起,他不在乎環境、不在乎自己,他來求告上帝。
持續地信,持續地倚靠
因信稱義的人不是永遠不會犯罪,罪人偶爾也會被過犯所勝,也會軟弱、失敗、跌倒,所以必須天天把耶和華擺在我們的面前。我們是很軟弱的人,哪一天沒有好好地參加復興禱告小組,沒有好好地來靈修禱告,可能就跌倒了。因信稱義的信心,不是只信一次,是持續性地信;甚麼時候與上帝的關係斷掉了,甚麼時候就從恩典的地位上墜落,被罪勝過。罪不會離開我們,直到天上,我們才會完全脫離罪,所以在地上要一直不斷地奉耶穌的名的禱告,不可以離開祂。真正懂得因信稱義的人,懂得抓住耶穌,在大小事情上,都不以為自己最能幹,也不以過去得勝的經驗來看未來的挑戰,一個人昨日得勝不保證明日也會得勝。大家聽過「晚節不保」嗎?這是因為被過去的經驗所限制,覺得自己很厲害,結果失敗了。
保羅年紀越大越知道自己的敗壞,對上帝也越倚靠。他說他是罪人中的罪魁(見提摩太前書一:14-15),這是他老年的時候深刻體會到的。一個因信稱義的人非常知道自己的敗壞,假如還不太知道自己敗壞,代表對因信稱義的認識還不夠深。越大的敗壞,越需要恩典,也越知道上帝恩典的廣大,越知道抓住上帝恩典的重要。
二、內容:重點是得到上帝自己
基督徒的禱告跟非基督徒的禱告,第二個不同是禱告的內容。一個人領受了因信稱義的福音之後,他禱告的內容一定會受影響。請問大家禱告都求些甚麼?我們可以祈求很多事情,上帝都很喜歡聽,但一個因信稱義的禱告,一定會求一個最重要的,就是上帝自己。
上帝喜歡給我們全部,所以求祂自己
上帝很樂意聽我們的禱告,耶穌說:「你們雖然不好,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;何況天父,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嗎?」(路加福音十一:13)每天最要求的,絕對不可以少的一件事情,就是聖靈充滿、上帝的同在。「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。」(馬太福音六:33)只要求上帝的國和義,一切東西都會加給我們,有了上帝,就有了一切。請問你會求那一切呢?還是求那賜一切的主?真正懂因信稱義的人,會花很多時間求告祂、敬拜祂、單單要祂。
很多人把先求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解釋成:要好好服事、好好帶小組、好好參加啟發或幸福小組,好好做這個、做那個,不然的話就不能夠從上帝那裏得東西。我告訴大家,這樣想的人比飛鳥、比百合花更可憐,它們不種、不收、不勞苦,上帝都照顧它們,人卻想著要拚命做甚麼好換得上帝的照顧嗎?很多傳統的基督徒真的以為求上帝的國和求上帝的義,就是「好好來聚會、拚命去服事」,不是的!服事是得到上帝的國和義的結果。求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,意思是讓上帝作主掌權。
求上帝的國,就是求這位天國的國王自己;求上帝的義,就是求祂的性情,也就是祂的愛。聖經說:「新天新地,有義居在其中。」(彼得後書三:13)整個新天新地充滿了上帝的愛!
上帝的義就是祂的愛。上帝的義跟你我想像的公義不一樣,我們聽到公義,大概都會想成是「規規矩矩、正正當當的行為」,假如不公義就要接受審判。上帝的義不是這樣,羅馬書說:「上帝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,有律法和先知為證:就是上帝的義,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。」(三:21)上帝的義是,上帝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,好叫我們在祂裏面成為上帝的義。上帝的義是無條件的接納、饒恕、賜福,而且充充滿滿地有恩典、有真理,這是上帝的本性。
不要誤解上帝的義,只想到刑罰和人的公義,上帝的義遠遠超越這些,上帝的義是上帝的拯救。罪的代價是死,我們沒有辦法解決,於是上帝付上很大很痛的代價,把我們救出來,這是祂的義,也是祂愛的彰顯。上帝的愛裏面充滿了恩典和真理,祂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,罪的問題一定要解決,既然人沒有辦法解決,祂就親自來替我們解決。這樣的義是世界上所沒有的,是無限高超的義,我們只能向祂求。
求上帝的國和義,就是求祂的國完全掌權,祂的國臨到,我們就不必為衣食等一切需用擔心。人往往很喜歡向上帝求衣食住行、求婚姻道路等等,但上帝要我們來求祂的國和祂的義,當我們求祂的國和義,就是來倚靠祂,祂必像照顧飛鳥和百合花一樣,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!有了祂就有了一切,想要一切卻沒有祂,就糟糕了。
我很喜歡一個小故事:有一群朋友聚在一起飲宴,他們訂了一個有趣的遊戲規則:要講一個跟菜有關的成語或歷史典故才能吃那道菜。第一個人說「鷸蚌相爭」,然後把蛤蜊雞湯端到自己面前;第二個人說「姜太公釣魚」,然後把草魚端到自己面前……。大家都講了,有一個人甚麼典故都講不出來,只好眼巴巴地看著別人享受美食。後來他突然想到「秦始皇併吞六國」,講出之後,整桌的菜都歸他所有!同樣地,我們要知道上帝一切的豐富都在基督裏面,擁有基督就擁有一切;其實耶穌講得很清楚,我們不需要為衣食求,只要求上帝的國、上帝的義,緊緊抓住基督、抓住主的同在,就擁有一切。
趙鏞基牧師是一個抓住上帝同在的人。很多人說趙牧師有很多恩賜,例如有講道、佈道、醫病、啟示性話語的恩賜等等,但他說:「我自己沒有甚麼恩賜,但我擁有聖靈!」有了聖靈等於有了所有的恩賜!弟兄姊妹,你想要得到聖靈嗎?想要得到上帝自己的,是智慧人。可惜的是,我們常常求末端的,卻不求那位賜福給我們的上帝。我們若真的相信上帝那麼好,真的得到祂,根本不會去求其他瑣瑣碎碎的事情。
所羅門的祈求為甚麼讓上帝非常開心?他向上帝求智慧,等於是在求上帝自己。猶太人所講的智慧就是道,道就是箴言裏面所講的智慧,也就是上帝。他知道自己不是全知的、全能的、全在的,惟有上帝可以判斷人,他求上帝來幫助他解決一切的問題。上帝聽了所羅門的禱告開心得不得了,把他求的智慧給他,連他沒有求的也給了他,包括財富、對付敵人等等,上帝把一切都給了他。這是聰明人。所以我們每天最重要的禱告應該是要求聖靈充滿,求上帝的同在、上帝的道、上帝的旨意,其他衣食方面求不求,比較無所謂。
上帝喜歡我們親近祂,所以求任何事
那問題就來了,耶穌說要求祂的國和祂的義,那衣食要不要禱告?有些人只求衣食,不求上帝的國和義,這樣不對;但也有些人走到另一個極端,只敢求上帝的國和義,而不敢求衣食,這樣也不對。可不可以求其他的東西?可以!但是求上帝國和義,其他東西不是都有了嗎?為甚麼還求其他的?
注意主禱文的次序,耶穌教導我們的禱告是,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(三願),再求其他的需要(四求)。耶穌自己也這樣禱告:「我父啊,倘若可行,求祢叫這杯離開我。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祢的意思。」(馬太福音廿六:39)我們當然可以求一切的需要,可以把我們的感受告訴天父,但是要學習耶穌的態度:願天父的旨意勝過我們的想要。最終上帝有沒有聽耶穌的禱告呢?有的,表面上上帝雖然沒有把苦杯挪去,但卻賜力量給耶穌,讓祂能遵行上帝的旨意上十字架,最後勝過死亡和痛苦。
事實上,上帝很喜歡我們來求祂。我們會對所愛的人提出要求。參加夫妻懇談會,會對我們的禱告有幫助。為甚麼?在夫妻懇談的時候,有一個步驟叫作「提請求」,向你的配偶提請求,這個過程是一種愛的表達。假如我們甚麼話都不對所愛的人講,悶在心裏,對方會不會難過?特別姊妹很喜歡聽先生講自己的軟弱,但先生往往閉口不談自己的軟弱,這會讓她感到關係上有距離。先生跟太太講自己的軟弱,她不一定能解決,但她會感到跟先生變得親密。上帝也喜歡我們凡事都跟祂講,祂說:「應當一無掛慮,只要凡事藉著禱告、祈求,和感謝,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。上帝所賜、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。」(腓立比書四:6-7)上帝很喜歡我們把所有的事情都跟祂講。祂雖然不一定會照我們的意思成就(祂可能說是、否或等一下),但無論祂的回答是甚麼,在基督耶穌裏都是「是」的,因為祂會用祂的同在來回應我們,祂要把出人意外的平安放在我們心裏,放在我們跟祂的關係裏。
有些事情我們很難看得準確,例如可不可以娶這個人,可不可以嫁那個人,好難!我們不是全知、全能、全在的,我們需要上帝自己來幫助我們。我們可以把所要的、所喜歡的告訴上帝,但是一定要加一句話:「主,祢真的看得比我準,千萬不要對我讓步!我很可能像個一天到晚纏著祢要吃糖的孩子,如果祢甚麼都給我,我的牙齒可是會爛掉的!」詩篇一○六篇15節提醒我們:「祂將他們所求的賜給他們,卻使他們的心靈軟弱。」我回顧自己信主的日子,幸好有些東西上帝沒有很早給我,要是我求的時候上帝都給我,不知道今天我會變成甚麼樣子。我現在知道,要等候上帝最合適的時間,祂不是不給我,而是要等到我能夠承受的時候才給我,真是好!可是很多人想要一個東西,一定要,馬上就要,或許上帝會給他們,但卻會叫他們心靈軟弱。猶大王希西家曾經病得要死,他向上帝求醫治,上帝多給了他十五年的壽命,但是後來那十五年卻造成他自己、他的家、整個國家很大的混亂。假如他當初直接到天上去多好,不是嗎?若不是為了主的榮耀而祈求,上帝沒有應允也是好的。
甚麼才是最重要,該求的事情呢?因信稱義的人不僅知道甚麼最重要,也知道該怎麼求。天上沒有的東西就不要斤斤計較,天上沒有博士學位、沒有房子、沒有名車等等,只有愚昧的人才會在地上一直求這個或那個,結果給自己、給別人找麻煩。天上有的東西我們一定要求,天上有上帝的愛、上帝的話、還有人的靈魂,這些當然要勇敢求,求到底。我們祈求的時候,要知道甚麼東西最重要,其次的不要斤斤計較。
三、次序:從敬拜開始,最在乎祂
基督徒跟非基督徒的禱告,第三個不同是,基督徒的祈求是有次序的。請問大家,你禱告的第一件事情,是甚麼呢?禱告要從敬拜開始!首先我們用感謝讚美進入到上帝面前,我們也認罪、奉獻,為的是得到祂的同在,做這些事情,就是在求上帝的國跟上帝的義。跟年輕的時候比起來,我現在花更多時間在敬拜,每天花一個鐘頭的時間感謝讚美、認罪、奉獻,因為我在乎上帝的同在,在乎歸靈到祂面前。
敬拜不只是唱詩歌,敬拜是歸靈,讓上帝作上帝,並且把自己調整好。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講,就是「向上帝對齊」,這是在求上帝的國和義,也是主禱文的「願祢的國降臨;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」。當我們好好敬拜,好好把自己整理好,後面的祈求速度可以很快。假如前面的敬拜不夠,後面的祈求就會很花時間。
為別人禱告其實不需要花很多時間,耶穌的服事常常只用一句話。有些時候我們拚命地禱告,潛意識裏可能是覺得自己禱告得不夠完全。但假如我們這個人正確了、有上帝的同在,一句話就好,像耶穌對癱子說:「起來,拿你的褥子走吧!」(見馬太福音九:6;約翰福音五:8)先知性的話語出來,往往很簡單,而且切中核心,因為那些先知們花很多時間在敬拜,跟主有親密的關係。假如前面沒有好好敬拜,後面就要好像很費力地講東講西,還沒甚麼把握(很多時候我發現,我們禱告是在講給自己聽,為了讓自己有信心)。跟上帝對齊了,自然知道上帝的旨意,把它說出來就是了。禱告的次序,最重要的是在乎上帝!禱告的時候,不要一直說「我怎麼樣」,而要說「上帝啊,祢怎麼看這件事情?」這是我過去多年在禱告上很重要的一個學習。
有一次我在台大校園為很多事奉禱告,上帝突然跟我說:「孩子,你靜下心來好不好?聽聽看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。」我馬上閉嘴,聽上帝的話。是的,我的禱告很好,國家很重要、真理堂復興很重要,但是上帝在乎的是甚麼?是我來聽祂,看重祂。
基督徒倫理學告訴我們一些生活的次序(根據哥林多前書六、十章),也可以用在禱告上:
第一,是不是能榮耀上帝。上帝的榮耀就是上帝的愛,每天最重要的是活在上帝的愛裏面。
第二,是不是能造就人。不要只求自己的益處,要求人的益處,把人擺在我們心上,以搶救靈魂、關心人生命的需要為最優先。
第三,是不是對自己有益處。我們當然可以為自己的益處祈求,不過有時需要聖靈幫助我們,分辨所求的對我們是否真正有益處。
第四,自己會不會受轄制。要小心所求的事不要變成試探,被限制、受轄制。假如這個東西會叫我受轄制的話,我就會說:「主,慢一點,祢知道甚麼東西對我最好,假如還不到時候,最好不要給我!」
第五,是不是犯罪。假如想要求的是上帝不喜悅的,根本不要求。要這樣禱告:「主啊,求祢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。」
這樣的禱告上帝會不會喜悅?鐵定喜悅!而且我們自己會非常開心!能使上帝得榮耀、人得幫助、自己得到最大益處的,是上帝的同在,是祂同在帶來的自由、平安跟喜樂。
結語
你的祈求跟你對上帝的認識有絕對密切的關係。約翰福音十七章3節:「認識祢─獨一的真神,並且認識祢所差來的耶穌基督,這就是永生。」真正奉耶穌基督名的禱告,是求永生的禱告,不但自己有生命,並且把生命帶給別人。真正奉耶穌基督名的禱告,也是最高級的求復興的禱告,讓我們聚焦求上帝的國、求上帝的義、求生命的改變、求靈魂的改變,這樣的禱告一定會帶來復興!(2019.9.10‧同工週會信息‧姚愛文整理)
●問題與討論
1. 你對於上帝聽你的禱告,有幾分(0-10)的把握?為甚麼?
2. 這篇信息對於你向上帝祈求有哪些幫助或提醒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