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

31. 禁食禱告,是為了成為良善的人、忠心服事主

2018聖誕季禁食禱告系列(4)

經文:馬太福音廿五章14-30節;彌迦書六章8節;馬太福音廿四章45節

一個真正良善的人對惡不會毫無感覺,而是會很有感覺,他會感到厭惡、痛恨;可是他對罪人、惡人卻始終存著憐憫的心,始終恩待他們。




禁食禱告的特色是刻苦己心、認罪悔改,心意更新而變化。那麼,我們心意更新而變化,要改變成甚麼樣子呢?只要問問自己,當我們見到主的時候,希望祂對我們的評語是甚麼,那就是我們生命要改變的目標。馬太福音廿五章14-30節,主說了一個天國的比喻,當中提到祂對我們的評語有兩種:

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,就叫了僕人來,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,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:一個給了五千,一個給了二千,一個給了一千,就往外國去了。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,另外賺了五千。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。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,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。

過了許久,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,和他們算帳。 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,說:「主啊,你交給我五千銀子。請看,我又賺了五千。」主人說:「好,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,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,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;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。」那領二千的也來,說:「主啊,你交給我二千銀子。請看,我又賺了二千。」主人說:「好,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,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,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;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。」

那領一千的也來,說:「主啊,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,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,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,我就害怕,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裏。請看,你的原銀子在這裏。」主人回答說:「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,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,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,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,到我來的時候,可以連本帶利收回。奪過他這一千來,給那有一萬的。因為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,叫他有餘;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。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裏;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。」

當有一天,我們離開地上,與主面對面的時候,主對我們評語大概不出這兩種:「又良善又忠心」或者「又惡又懶」。良善跟惡相對,忠心跟懶相對;前者指的是我們這個人的生命,後者指的是我們手中的事奉。我們禁食禱告最終要讓自己生命改變,變得「又良善又忠心」,但我們並不是到了那一天才想得到主的稱讚,現在的每一天我們都要渴望主的稱讚。

一、良善

甚麼是良善?我們需要知道甚麼是良善,而且是上帝眼中的良善,不是人眼中的良善。大部分人想到良善的時候,都會想到類似好好先生那樣的「好人」。甚麼都好,甚麼都不得罪人,這樣的人是良善的嗎?其實不是,上帝眼中的良善不是這樣。

上帝眼中的良善是甚麼樣子的呢?彌迦書六章8節這樣說:「世人哪,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。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?只要你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,與你的上帝同行。」(過去我們都用這句話來期待在上掌權的政治人物,其實這話是對上帝的百姓說的。)這裏說,良善就是「行公義,好憐憫」的態度。甚麼叫作行公義好憐憫?行公義好憐憫就是對周圍人、對世界上的罪惡有感覺,不是沒感覺,而且有正確反應。羅馬書十二章9節:「惡,要厭惡;善,要親近」。對不公不義的事情,你會不會有反應?對受欺壓受冤屈的人,你有沒有感覺?要有反應!若沒有反應,不是良善的人。

一般來說我們會把周圍的人分為好人、壞人。我們習慣對好人好,對壞人壞,但耶穌對罪人的態度是恨惡罪,但是愛罪人。約翰福音八章記載,祂對一個行淫的婦人說:「我不定妳的罪,但從此不要再犯罪。」一個真正良善的人對惡不會毫無感覺,而是會很有感覺,他會感到厭惡、痛恨;可是他對罪人、惡人卻始終存著憐憫的心,始終恩待他們。

愛罪人,是非常難的,我們厭惡一個人做的惡事,往往連帶地也會厭惡他這個人。雖然困難,靠著主卻是做得到的,我在準備信息的時候想到一件事情,我在當中清楚看見「恨惡罪,可是愛罪人」的真理被活出來。

很多年前我在神學院讀書,我們的圖書館不大,但是桌子很大,學生宿舍空間小,所以我們往往會把很多東西帶去圖書館,桌子上擺得滿滿的。有些時候,我們會離開圖書館去喝水、打電話、作輔導工作等等,有些同學經常一去就兩三個鐘頭沒回來,一桌的東西就那樣擺在那邊,讓別人無法使用。圖書館的館長是戴紹曾師母,她不喜歡我們這樣,桌上一大堆東西,別的同學都不能用。她若看見這樣的情況,她會在那個位子上留一張字條,提醒同學改善。留一次字條,沒有改善,就留第二次、第三次,若還是沒有改善,她就會把那位同學送院務會議討論。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,就曾經被送到院務委員會討論。在那之後,那位同學總是覺得在戴師母面前抬不起頭來,很怕見到她,可是我看戴師母對她還是和藹可親,沒有因為她屢次違規、始終不改善而討厭她或藐視她。大部分人都很難把人和事分開來看,但是在戴師母身上,我看見了甚麼叫作「恨惡罪,可是愛罪人」,這雖然很難,卻是可以做得到的!

當政府的很多決策很不好,有些人沒感覺,有些人一天到晚批評謾罵,這些都不是良善的態度。但這並不是說,一個良善的人對這樣的事情沒有感覺,他會有感覺的!他會對政府那些錯誤的作為感到生氣、難過、悲哀,但他不會對政府謾罵,而是會為作決策的政治人物求好處,包括聖靈充滿、身心靈健康等等。主的良善是「叫日頭照好人,也照歹人;降雨給義人,也給不義的人」(馬太福音五:45)、「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」(路加福音六:35)。我們的主不自私,不自義,也不藐視別人,甚至連賣祂的猶大,祂都尊重。再壞的人,我們都不要藐視他,依然要尊重。

彌迦書六章8節:「世人哪,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。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?只要你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,與你的上帝同行。」「行公義,好憐憫」就是不自私,「存謙卑的心」就是不自義,要能夠做到這樣,必須擁有上帝的良善、必須與祂同行,才有可能。若沒有與上帝同行,我們人是不可能有良善的。

記不記得新約聖經記載,曾經有一個少年官自認為已經做到了律法所要求的一切善行,對這位少年官,耶穌說的第一句話是:「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?除了上帝一位之外,再沒有良善的。」(馬可福音十:18)耶穌這話的意思是:「你不要以為你是善的,世界上根本沒有人可以做得到善,只有上帝是良善的。」地上沒有人是良善的,「沒有義人,連一個也沒有」(羅馬書三:10)。良善是上帝的本性,在地上,只有祂的兒子耶穌能夠將上帝的良善活出來,「祂本有上帝的形像,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;反倒虛己,取了奴僕的形像,成為人的樣式;既有人的樣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順服,以至於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」(腓立比書二:6-8)耶穌的良善是「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」,並且服事他們服事到底。我們要與上帝同行,向上帝支取祂的良善,才有可能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。

二、忠心

甚麼是忠心?想到忠心,我們往往想到:很殷勤,很認真,交待的事都做到底。這是不是忠心?不一定。殷勤認真,交待的事堅持做到好,還不叫作忠心。忠心的基礎是良善,沒有良善就沒有忠心。要忠心的話要先良善!很多人說他要成為又忠心又良善的人,把忠心放在前面。可是主講得很清楚,是要作「又良善又忠心」的人,先良善後忠心,先有生命再有事奉。順序不可以顛倒。一個人先惡,才會懶。求主幫助我們先得到祂的生命,然後有事奉。

忠心是做上帝要我們做的事情。馬太福音廿四章45節:「忠心有見識的僕人,為主人所派,管理家裏的人」。忠心是做主人要做的事情,而不是做我們自己想做的事情。我們忠心是對主忠心。沒有良善就沒有真正的忠心,若我們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別人交待的事情,可是沒有去服事到人,那不叫作忠心。主眼中的忠心是,把上帝給我們的良善放在上帝所託付給我們的人身上;在上帝給我們的角色上,把上帝給我們的恩賜拿出來,服事祂要我們服事的人,對他們施行良善。我們禁食禱告要求不自私不自義、良善的生命,把良善用在我們的家,對家人良善,用在上帝的家,對教會的弟兄姊妹良善,用在職場、學校,對老師同學良善。無論對方是甚麼樣的人,都要想盡辦法為他求好處,去祝福他。我們要像亞伯拉罕一樣,成為一個福,懂得成為別人的祝福。
當我們要在上帝給我們的角色上待人良善的時候,需要知道自己的資源有哪些,要知道我們擁有的是五千兩、兩千兩還是一千兩。好多人當我問他們的恩賜是甚麼,他們說他們沒有恩賜,這聽起來好像很謙卑,其實滿驕傲的。上帝怎麼會要我們去服事人卻不給我們恩賜呢?每個人一定都有恩賜。

為甚麼擁有一千兩的那個人,不拿出來用?因為害怕!為甚麼會害怕呢?因為自私、自我中心,害怕損失。一個人沒有好好地服事人,一定不是因為沒有恩賜,而非常可能是因為害怕,害怕會壓制我們的恩賜。當一個人的生命從害怕裏面走出來,生命中有了良善,他會不顧一切地把恩賜拿出來服事人。前幾天我去西海岸看我們在雲林的同工,其中有一位姊妹,她的台語講得跟我一樣不高明,可是她說:「楊哥,給我三個月到半年,我的台語一定會變得很溜!」她為甚麼那麼有把握?因為她心中有主的良善,她知道當她渴望幫助貧窮人,主一定會把恩賜給她。

昨天我看到一個見證。有一個大學老師在校園碰到一個學生,全身都包得密密的,一問之下才知道因為他過敏,全身發癢。那個學生說他非常痛苦,全身都因為發癢而抓得破皮流血。這個老師聽了之後內心升起很深的憐憫,並且有這樣的感動:「主啊,我能不能擔當他的軟弱?我能不能替他癢?」他站在那邊為這個學生禱告,求主醫治他。他離開這個學生之後不久,突然感到全身發癢,他深深體會到全身發癢的痛苦!幾天後,他又在校園碰到那個學生,後者好像已經完全好了一樣。這位老師不覺得自己有醫病恩賜,可是他有良善,真的願意承擔這個學生的痛苦,就像我們的主願意為我們承擔那樣。良善會把恩賜逼出來!

每個人一定都有恩賜,但更重要的是有沒有良善,以致可以看到人的需要,奮不顧身地去服事。我們在從事佈道事奉的時候,最需要在乎的不是自己有沒有佈道恩賜,而是要切切地向主求憐憫人的心腸,對人的靈魂有感覺!在事奉裏,有些時候我根本沒有去想自己有沒有恩賜,看到需要就想辦法給出去,想辦法向上帝求,上帝會把恩賜賞賜下來。當我們打從心裏對人有憐憫、有愛,上帝會把恩賜給我們,讓我們可以去服事人。

結語

有一天,我們都要面對主,盼望大家都聽到主的稱讚:「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」。求主把祂的良善放在我們裏面,以至於我們在家裏、堂會、職場,能夠服事人,作上帝良善忠心的好管家!(2018.11.17.週六晨禱信息.吳琇瑩整理)

●問題與討論
1. 上帝最希望祂的百姓成為麼樣的人?從本篇信息,你得到甚麼樣的啟發?
2. 你見過哪些又良善又忠心的人?你從他們身上看到哪些可以學習的地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