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

3.謙讓的禱告(3) 回轉像孩童的禱告

經文:雅各書四章6-8節;以弗所書六章18節;彼得前書四章7節;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;馬太福音十八章1-4節、20節、十九章13-14節、廿六章41節



職場、職業是上帝的呼召,我們要用禱告生活來回應上帝的呼召,如果沒有禱告的話,不管是個人或團體,都不可能對職場、職業有影響力。這個禮拜我開始帶領新的門訓班,教導一群年輕社青的肢體主禱文。我先請他們用0-10分給自己的禱告生活打分數,沒想到很多人的分數只有3分;雖然大家都知道禱告很好,也很重要,可是就是無法禱告。大家放學或是下班回到家,電視就在眼前,網路、漫畫就在旁邊,禱告自然就放一邊了。即使有時間禱告,也會選擇做其他事情,就是不會選擇禱告,這是很實際的情況,連傳道人也不例外。

爭戰的態度

禱告,基本上是在面對一種態度的問題,禱告是一個謙卑的態度;禱告也是一個爭戰的態度。雅各書說,上帝要賜給我們很多的恩典,但是若要取得上帝的恩典,就必須作選擇,需要爭戰,也就是不選擇世界,而選擇上帝,每一次選擇都是一場爭戰。所以對於禱告,一定要有一個基本觀念:禱告本身就是一個爭戰!

禱告最大的困難是撒但、世界和肉體天天攔阻你,所以禱告本身就是一個屬靈爭戰。你要選擇禱告,還是選擇做其他的事情?每一次的選擇就是一次爭戰,仇敵會想盡一切辦法引誘我們離開禱告的路,讓我們沒有辦法選擇親近上帝。所以雅各才說,我們要親近上帝,上帝就必親近我們;務要抵擋魔鬼,魔鬼就會離開我們逃跑。每次禱告的時候,其實就是在作一個選擇:選擇上帝,拒絕仇敵。

雅各書四章6-8節:「但祂賜更多的恩典,所以經上說:上帝阻擋驕傲的人,賜恩給謙卑的人。故此,你們要順服上帝。務要抵擋魔鬼,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。你們親近上帝,上帝就必親近你們。有罪的人哪,要潔淨你們的手!心懷二意的人哪,要清潔你們的心!」禱告絕對不只是你跟上帝的事情,或是你看得見的環境、人事物的事情,禱告不單單是這樣。你必須知道禱告會影響靈界,靈界會影響自然界、人類界;如果我們沒有靈界的寬闊視野以及屬靈爭戰的眼光,禱告生活永遠無法克服。

禱告的範圍,要比你所想的範圍更廣一點,如果你想的範圍只是你所看見的範圍,你就不覺得禱告有甚麼了不起。禱告真的是一門了不起的學問,禱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禱告不只是與主耶穌交談,禱告也是一個爭戰,是一個抵擋仇敵的過程。所以耶穌說:「總要警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。」(馬太福音廿六:41)使徒保羅也說:「靠著聖靈,隨時多方禱告祈求;並要在此警醒不倦,為眾聖徒祈求。」(以弗所書六:18)這個「此」指的是禱告。彼得也說:「萬物的結局近了。所以,你們要謹慎自守,警醒禱告。」(彼得前書四:7)這些經文都在告訴我們:一定要在禱告這件事情時警醒,禱告若不警醒,仇敵隨時會把我們的時間偷走。

有些時候我們會把禱告美化了,禱告確實是有很美的部分,例如與上帝交談、親近上帝、敬拜上帝、享受上帝......這是最好的,可是仇敵根本不會讓你進到這一個地步來,而我們也不自覺。仇敵最厲害的就是讓你不知道禱告是屬靈爭戰,讓你覺得活在世界上就是那麼簡單。禱告基本上是把上帝的國帶到地上,慕約翰牧師(John Mulinde)說:「把上帝的同在吸引下來。」聖經則是說:「把上帝的國帶下來。」如同「主禱文」說的:「我們在天上的父,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,願祢的國降臨,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......」顯然這地上的國不是上帝的國,所以主耶穌才教導我們願上帝的國降臨;地上大部分的人不遵行上帝的旨意,但是在天上上帝的旨意暢通無阻,上帝完全掌權。可是在這地上,仇敵在掌權,這世界的王還在迷惑人,所以我們禱告的時候,是要把上帝的國帶下來,願上帝的國降臨,願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

謙卑像小孩的態度

上帝阻擋驕傲的人,賜恩典給謙卑的人。事實上,真實的禱告都是謙卑的禱告,禱告基本的特質是謙卑──選擇上帝、拒絕仇敵。你若瞭解禱告的特質之後,就會明白為甚麼謙卑是禱告的必要條件。耶穌說,甚麼樣的人在天國裏面是最大的?馬太福音十八章1-4節:「當時,門徒進前來,問耶穌說:『天國裏誰是最大的?』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,使他站在他們當中,說:『我實在告訴你們,你們若不回轉,變成小孩子的樣式,斷不得進天國。所以,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,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。』」注意,這裏耶穌措辭相當強烈:若不變成小孩子,「斷不得」進天國!另有一次,有人抱著孩子來見耶穌,請耶穌給他祝福,門徒攔阻他們,耶穌說,不要禁止孩子到我面前來,因為在天國裏的,都像小孩子(參馬太福音十九:13-14)。注意,耶穌指的不是像小孩子的無知、霸道,而是像小孩子的謙卑。所以學禱告,最好去跟小孩子學。我一直在回想耶穌講過的話:謙卑的人才會在天國裏面,謙卑的人在天國裏面是最大的,耶穌並沒有提到小孩子的其他特色,只講到要謙卑像小孩子。

1.單純渴慕
「小孩子的謙卑」有兩個特質,跟禱告有絕對密切的關係:第一,單純、渴慕的心,要吃奶的心。小嬰孩沒有過去、未來,就是現在,馬上就要,所以中國有一句話,叫「孺慕」,就是像小孩子那般羨慕的意思。大人由於人生經驗多,擁有不少東西,對許多人、事、物不再感到希奇,自然無法像小孩子那樣地充滿羨慕。所以耶穌要我們在小孩子身上學習那種渴慕上帝的心。

我禮拜一去三峽看我的大女兒晴晴和兩個外孫女,我的大外孫女不斷地纏著我,要我講故事給她聽。我從來沒有講過那麼多的故事,我所能想到的故事,甚至連啟示性的話語都講出來了,後來我再也編不出任何故事的時候,我就建議她來玩故事接龍,她也樂此不疲。我突然被聖靈光照說:「主啊,如果我也能像她那樣渴慕聽故事般地來渴慕主,該有多好!」辛班尼牧師(Benny Hinn)說:「恩膏的第一步是渴慕。」老人好像對甚麼事都不感興趣似的,只有被迫到沒有辦法的時候才渴慕,但是小孩子對於所見的每件事都感到很新鮮,都想要;記住:我們不要變成老化、石化、僵化的人。

最近主日下午青年牧區的青年崇拜,聽說很多人衝進教會,而且很渴慕,我心想:如果真能像韓國教會弟兄姊妹那樣的渴慕,崇拜聚會前半個小時就衝進教會,那我們教會就復興了。最近我讀了一些受洗的見證很感動,這些受洗不久的弟兄姊妹說,好喜歡來崇拜,一進到會堂唱詩歌就掉眼淚;但是一般老基督徒可能一唱詩歌就睡著了!因為我們對一些習慣性的東西行禮如儀。我盼望青年崇拜不是一時的熱度,只持續一、兩個禮拜而已,最重要的是,會眾要有一顆渴慕的心。請問:你們習慣為主日崇拜、小組聚會、開會的聚會禱告嗎?可能很多人都沒有這個習慣,我們都是憑著習慣在做事情,你渴慕無論在哪裏,有兩三個人奉主的名禱告,主就在我們當中嗎?(見馬太福音十八:20)我一直在學習這種態度:在任何聚會之前都渴慕主能透過聚會對我說話。

若有人在基督裏,就會有新的創造(見哥林多後書五:17),例行性的聚會也會變得很新鮮活潑;若我們像小孩子一樣地要主、渴慕主,恩膏一定會臨到。有些人喜歡跑特會,看不起例行性的聚會,這種人最容易被「東方閃電」異端拉進去。要渴慕主,但不是為了尋求新鮮感,到處跑特會。我不是反對特會,我們教會也辦特會,只是不隨便舉辦,我們必須清楚參加特會的目的是甚麼。看不起基督的身體,就是看不起耶穌。我常常帶著一種態度:相信兩三個人奉主的名聚在一起,主一定會賜下一些新鮮活潑的看見。特會就是因為我們相信耶穌在當中,特會才會很特別,但我們面對一般聚會的態度呢?問題是:我們渴不渴慕主?這是最基本的態度,上帝阻擋驕傲的人,賜恩典給謙卑的人。謙卑的人是相信主、願意渴慕主,以這樣的態度參加任何聚會都會遇見主。

2.單純相信
「小孩子的謙卑」的第二個特質是,單純、願意相信和接受。最近我一直在跟小朋友學禱告,昨天我的女兒晴晴告訴我,她有點怕我的外孫女禱告,因為我的外孫女一禱告,上帝就成就,但是成就的事不見得是晴晴喜歡的事。比如說,有次她三更半夜吵著要晴晴講故事給她聽,可是已經很晚了晴晴不想講故事,而且她的眼鏡已經遺失了兩、三天,一直找不到,根本沒辦法看書說故事。我的外孫女立刻禱告:「耶穌啊,求求祢啦,讓媽媽找到眼鏡!」她一禱告完,晴晴馬上就找到眼鏡。這樣一來,故事就不能不講了。所以晴晴有時候很怕小孩的禱告。

所以,你要找代禱者嗎?最好的代禱者是小孩!因為小孩有顆單純相信的心。晴晴告訴我,我的外孫女禱告時很單純的相信,只要求耶穌,耶穌就會答應,她沒有想得很複雜。而我們這些成年人,年紀越大、經驗越多,想得太多,禱告就變得很困難了。以為耶穌不會答應這個,不會答應那個,那乾脆就不要禱告了吧!這就是驕傲的人,替耶穌想得太多,因為你想要代替耶穌做決定。可是我的外孫女就是跪在地上,簡單地禱告兩三句,她就覺得耶穌一定會答應。

當我孩提時代住在台中,我們教會有一位長老病得很重,長老娘挨家挨戶探訪,特別請小朋友為長老的健康禱告,結果小朋友們一禱告,長老就活過來了。雖然我們今天已經不是小朋友,但是我們可以變成小朋友──這是耶穌的心。一個謙卑像小孩子的人,他要進入到上帝的國,而且在上帝國裏面是最大的。所以要牢記:渴慕主、單純地要主、相信主、接受主。我一直懇求主幫助我:當我年紀越來越大,不要像小孩子般的無知,而是有成熟的智慧,也有像小孩子的單純謙卑,因為謙卑是所有品格的基礎。

我發現一些在上帝面前的「長青樹」,就是那些被上帝使用的屬靈偉人們,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──謙卑像小孩。我最佩服的屬靈長輩之一吳勇長老,他的生活簡單又單純,每天一大早就起來跟太陽賽跑,比誰早起。每天早上打屬靈爭戰,打贏了,可以從上帝那邊領受話語。凡是人家請他講道,他就講當天的靈修。吳勇長老還有一個特質,就是他對自己的軟弱,毫不掩飾。我最後一次跟他談話,是在靈糧堂為他慶祝八十歲生日的時候,那時候台北市要辦一個長青佈道會,想請吳長老來講道,沒想到吳長老脫口說:「我會害怕,我會緊張耶!」在場每一個比他年輕的傳道人,眼睛都瞪得好大,心想這個老傳道八十歲了,講道居然還會緊張?我看到吳長老如此單純像小孩的反應,我不禁呼求主:「主啊,求祢給我像吳勇長老一樣謙卑的心。」

謙卑先於誠實,你有多少謙卑就有多少誠實。很多時候我們會作假,是因為不謙卑,放不下面子、放不下老我......上帝阻擋驕傲的人,賜恩給謙卑的人。謙卑才會一無掛慮的禱告;謙卑才會認罪;謙卑才會得到一切的恩典。

結語

謙卑禱告是一個很好的屬靈溫度計,可以測試我們裏面要耶穌的心有多少。在所有事奉開始的時候,都要先測試自己的禱告,也要測試整個團隊的禱告如何。不但你自己禱告,也帶領別人禱告,那麼,你在天國裏面就是最大的;自己遵行上帝的旨意,又帶領別人遵行上帝的旨意,這個人在上帝的國裏面是最大的。你自己禱告,也帶領別人起來禱告,這是事奉的根基。

我們面對職場有很多的無力感,而無力感正是幫助我們來到上帝面前,呼求上帝的最好的時機。職業就是呼召,呼召是對上帝的回應:從禱告開始!求主重新讓我們恢復一個謙卑的心──要耶穌的心、渴慕耶穌的心、相信耶穌的心;求主也把謙卑的靈,把正確的禱告態度賜給我們,好叫我們在禱告裏面支取更多的恩典,在每一項服事呼召裏面,能夠作正確的回應。(2012.10.20週六晨禱信息)

●問題與討論
①以0-10分的標準,為你的禱告生活打分數,並且分享為甚麼是這個分數。
②試回想你平常面對禱告的態度,是怎樣的態度?用禱告為自己的禱告生活爭戰,學習謙卑、回轉像孩童的禱告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