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

13.禁食禱告,回歸愛的態度

經文:腓立比書一章20節

愛雖然老生常談,我們還是要不斷地學習,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無可限量,愛的功課永遠學不完。在復活季禁禱中,我們可以為如何「生」禱告,也為如何面對「死」禱告。



最近有一節聖經一直在我心裏面,是非常先知性的話語,特別在復活季要送給大家。

腓立比書一章20節:「照著我所切慕、所盼望的,沒有一事叫我羞愧。只要凡事放膽,無論是生是死,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。」無論是生、是死,總叫基督在他身上照常顯大,這是使徒保羅的人生態度。除了為重大的事情禁食禱告以外,我們禁食禱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,就是要隨時預備自己迎接主的再來。

警醒、預備,得回愛的態度

面對禁食禱告,我們要有甚麼樣的態度?主耶穌告訴我們禁食禱告有兩種很基本的態度:一個是警醒,一個是預備。警醒,是為了預防盜賊來偷竊、殺害、毀壞,「總要警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」(馬太福音廿六:41),我們要不斷地對付仇敵─撒但、世界、肉體,不讓牠來吞吃上帝給我們的永生、豐盛的生命,以及很多美好的東西。預備,是要像新娘,裝扮整齊,準備迎接新郎我們的主的再來。警醒是消極的,對付仇敵;預備是積極的,裝扮好自己來面對主。

能夠警醒、預備的樞紐,就是保羅在腓立比書一章20節告訴我們的「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」。我們能夠警醒對付仇敵,是因為基督;是基督勝過仇敵,由祂帶領我們得勝。我們預備自己的目標,也是要活得像耶穌一樣:「我們現在是上帝的兒女,將來如何,還未顯明;但我們知道,主若顯現,我們必要像祂,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。凡向祂有這指望的,就潔淨自己,像祂潔淨一樣。」(約翰壹書三:2-3)預備是披戴主耶穌基督,用耶穌的形像來裝扮自己。

保羅存著「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」的態度,他說,這樣他就可以凡事放膽,不會害怕、不會羞愧,不管做甚麼事情,對上帝、對人都存著無虧的良心。這樣的態度,就是愛的態度。比爾‧海波斯牧師提到五種無形的領導力:毅力、自我覺察(盲點)、隨機應變、自我犧牲的愛、真正看重的意義,其中最核心的是愛。愛是聯絡所有正確態度的。愛就是上帝的形像,上帝無條件的愛是最厲害的屬靈爭戰利器。愛,讓我們不害怕面對仇敵;愛,讓我們不會羞愧;愛,讓我們可以用正確態度面對上帝、面對人、面對自己,使我們在主面前裝扮整齊。

其實,這是回到我們的基本功「一要三招」的「一要」─「耶穌愛我,我知道」。上帝的愛,是無條件接納、無條件饒恕、無條件願意賜福給人的愛,也是恆久忍耐的愛、謙卑的愛,而祂要把這個愛放在我們裏面。我們要學習用愛的態度面對權柄、面對平行同工、面對所帶領的人。

「照著我所切慕、所盼望的,沒有一事叫我羞愧。只要凡事放膽,無論是生是死,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。」這段經文還有一個重點─「無論是生是死」,換句話說,我們也要在愛裏面去面對生、面對死。每到復活季,我一定會提醒弟兄姊妹:對於死亡,我們預備好了沒有?面對死亡,我們應有的態度是,要常常為自己死亡的時間、方式禱告,一年至少要禱告一次。每一次禱告,都要追求被聖靈充滿,被聖靈充滿就是被上帝的愛充滿,讓我們每一個細胞都愛耶穌、都去愛人、都能夠彼此相愛,在愛裏面,面對死亡就會一無懼怕!

我鼓勵大家在禁食禱告的時候,向上帝祈求一個正確的態度,而不管我們求甚麼態度,都要回到這件事情─「叫基督在我身上顯大」。基督要在我們身上顯為大,就是要透過我們把愛的生活活出來。愛雖然老生常談,我們還是要不斷地學習,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無可限量,愛的功課永遠學不完。在復活季禁禱中,我們可以為如何「生」禱告,也為如何面對「死」禱告:

一、用愛面對「生」

在禁食禱告的時候,我們要好好省察對上帝、對人、對自己的態度,是不是愛的態度。

愛上帝
耶穌說:「你要盡心、盡性、盡意、盡力愛主─你的上帝。」(馬可福音十二:30)在禁食禱告的時候,首先要省察我們跟上帝的關係。耶穌曾問彼得說:「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?」(約翰福音廿一:15)祂指的是無條件的愛(agape)。彼得馬上說:「我只能用朋友的愛(phileo)來愛祢,我的愛很少。」耶穌也同樣在問我們:「你能不能用無條件的愛來愛我?」當我們知道自己幾分幾兩重,我們才會認真去追求主、認真去對付罪。

我們要來到上帝面前,省察自己是否真正愛上帝。消極的是拒絕罪惡,積極的是讓上帝的愛充滿我們,用祂愛我們的愛來愛祂。祂無條件地給我們,我們回應祂愛的方式,就是把自己無條件地給祂。特別注意我們的時間表、恩賜才幹、金錢……這些上帝交在我們身上的東西,是不是完全地奉獻。每一項都可以清點一下:時間,是照我們自己的意思使用,還是照祂的意思?恩賜才幹,是埋在地裏面、隨便亂用,還是真的為了上帝而拿出來?金錢也會說話,我們在金錢上面是不是尊榮上帝?這些都很實際。

我們可以用甚麼方式來愛主呢?通常有兩方面。一個是言語,一個是行動。五種「愛之語」也可以濃縮成這兩大類:言語,我們可以每天對上帝說一百次、一千次感謝讚美的話;行動,我們可以把所有的時間、恩賜、金錢拿出來,為了主使用。我們要對上帝說「愛之語」。

愛人
當我們真正愛上帝,一定會影響我們跟人的關係。在禁食禱告中,一定要省察我們跟人的關係,包括家人、同學、同事、同工,有過不去的,一定要去處理,哪怕是十年前、二十年前的衝突,也要趕緊去面對。時間不會解決問題,只會讓問題發酵,埋在裏面腐爛而已。在跟人的關係上,我們多多少少都有不足,因此要為自己跟人的關係禱告,讓聖靈來光照,不要留下隔閡。

除了消極地解決衝突,我們還要積極地用無條件的愛去愛家人、同事、同學、同工。聖經說:「凡事都不可虧欠人,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。」(羅馬書十三:8)我們永遠都愛得不夠,所以要不斷地求主的愛充滿,使我們去愛周圍的人。怎麼愛呢?同樣用言語和行動。我們可以把握禁食禱告月,作一些具體的計畫,例如立志每天對一個人說愛的言語,每天送禮物、有服務的行動,或者每天為慕道友祝福禱告等等。天天這樣練習做愛的表達,就是一個裝扮自己的方式。具體地列出目標,好好禱告,上帝會繼續不斷地帶領我們。

這次領袖高峰會有一堂「建構世界級的服務」的信息,由世界級飯店的主席兼執行長霍斯特‧舒爾茨分享如何提供優質的服務。教會應該是提供世界級服務最好的機構,不是嗎?無論對內或對外,我們的服務都可以有很大成長的空間。一個新人來到教會,首先遇到的,就是我們的接待服務。第一次到教會的人需要怎麼樣的照顧?假如你不知道,我會建議你到別的教會去參加一次崇拜,作一次新人,你就會抓到感覺。我們在教會彼此都很熟,可是我們也要注意新人的需要。當一個新人來到教會,被歡迎、被服務,這些愛的溫暖得到他,我們才能夠繼續往下服務他。練習打造世界級的服務,學習不斷用無條件的愛、智慧來服事周圍的人,這是我們的同工團隊今年不斷要努力的方向。

愛自己
這一點請大家特別注意。有些時候我們不太愛自己,不懂得用無條件的愛來愛自己。我們人有物質、身體的部分,也有非物質、靈魂的部分,請問你對自己的身體好不好呢?有些時候我們亂吃、亂喝,都是在虐待自己的身體。我們要用上帝的眼光來愛自己,吃、喝、作息、時間表都要調整好,這是愛上帝給我們的身體。禁食禱告同樣要為我們這個人的靈性禱告,身心靈的垃圾都要清理乾淨。

最近我看到一個報告,日本一個大提琴家得了癌症,他辛苦地對抗疾病。有一天,他有了一種新的態度,他決定愛身體每一個細胞,包括癌細胞。他開始用祝福的態度對待自己的身體,這讓他對自己的身體有不一樣的感覺,是好的感覺;後來他也學習用這種祝福、感恩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中的人事物,結果癌細胞全部都消失了。葉光明牧師也曾為他太太的腿痛禱告,上帝感動他為太太的腿感謝讚美,後來腿就不痛了。你有沒有為你的身體獻上感謝讚美呢?有一種治療法,叫作愛。活在愛裏面的人,不容易生病。有一個研究找了幾對新婚夫婦跟非新婚夫婦,施打感冒病毒後,發現新婚夫婦都沒有感冒。在愛裏面,免疫系統會強壯,這是科學界、心理學界都認同的事。

另外有一個研究是這樣的:有位心理學家兼精神科醫生對數千名受測者作了研究,檢測人體的能量(振動頻率),他發現振動頻率200以上的人,都是活在愛裏面,積極正面,對人忍耐、寬容、大方等等;反之,振動頻率低於200的人,是活在指責、怨恨、害怕、消極裏面,容易生病。你是不是有這樣的經驗:有些人一到某個會場,整個會場的氣氛就充滿和諧和歡樂;而有些人一出現,氣氛就降到冰點。這跟他們是不是活在愛裏有關。

我們這個人身體、心靈是否健康,基本上不只要回歸到最根本的吃、喝、運動、休息,也需要檢視自己是不是活在愛裏面,活在愛中才可能得著真正的健康!

二、用愛面對死亡
面對復活季禁禱,我們還要面對一件很重要的課題─死亡。你有沒有經常性為自己的死亡禱告?今天我們要來練習一下,如何面對死亡。怎麼樣能夠「無論是生是死,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」?怎麼樣才能夠死得很榮耀?答案就是活在愛裏面。

面對死亡,我們要問一件事情:「上帝交代的工作,我做完了沒有?」假如我們對上帝所給的異象不清楚,日子會過得迷迷糊糊,一定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死亡。上帝創造了我們,拯救了我們,祂不要我們浪費時間。認真求問自己的呼召、異象,天天為此禱告並實踐,就是在為面對死亡作預備。跟孔子所說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相反,基督信仰應是「未知死,焉知生」。能夠面對死亡,才知道怎麼面對生,既然我們死後要面對上帝,向祂交帳,我們現在就應該好好地生活。若不容易明白「呼召」「異象」是甚麼,你可以把現有的責任列下來,包括在家庭、職場、教會的責任,好好禱告,好好盡責,完成責任,就可以好好去見主面了。

聖經說,人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,若是強壯可活到八十歲(見詩篇九十:10)。我們要為自己死亡的時間禱告。我們都希望不要比父母親早離開,讓白髮人送黑髮人實在是一件很難過的事情。今年農曆年過後,我得知許多弟兄姊妹的親人朋友生病,甚至死亡,有些是年紀輕輕就離開了。這樣的事情不斷發生,主已經在提醒我們,真的要好好面對死亡(自己的和別人的)。

我們也要為自己死亡的方式禱告。求主讓我們不要因為意外、疾病而死亡,讓我們可以榮耀地去見主。榮耀的死亡至少有三種:

第一,睡夢中安詳地被接走。時候到了,平平安安地去見主。

第二,殉道。這是一種恩賜,一生只能用一次。殉道是很多人不願意選擇的一條路,不過許多跟隨耶穌的人是這樣死亡的。根據統計,二十、廿一世紀的殉道人數勝過歷代總人數,我們很有機會為主殉道。初代教會的殉道是像我們的主被釘十字架,或丟在獅子坑中,都是極其痛苦的事,但在愛中殉道卻是喜樂、榮耀的;今天在印度教、回教地區,以及共產世界的教會也常常面臨死亡的逼迫;台灣處在相對自由的環境,對這方面好像不太敏銳。司提反在殉道之際,是充滿榮耀、充滿喜樂的,我們可以跟上帝求這樣的恩典,在面對殉道的時機,讓聖靈充滿我們,使我們的死亡榮耀祂。

第三,被提。這應該是離開世界最棒的方式,是我們可以活著看見耶穌基督再來!不過有個條件─福音要遍傳,包括猶太人大批歸主,很多末世的大災難會出現。這跟教會傳福音的事工很有關係。福音遍傳不是指所有人都信耶穌,而是福音的腳蹤走遍世界,以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來看,教會有很大的潛力可以讓傳福音速度三級跳,很快地全世界都會聽過福音,迎接主再來!

結語

「照著我所切慕、所盼望的,沒有一事叫我羞愧。只要凡事放膽,無論是生是死,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。」禁食禱告的正確的態度,是活在愛裏面,好好面對上帝、面對人、面對自己;也在愛裏面積極面對死亡,為死亡的時間和方式禱告,不被恐懼抓住,並且好好把上帝的愛,把祂給我們的使命、託付活出來!(2016.3.5‧週六晨禱信息‧姚愛文整理)

●問題與討論
1.在禁食禱告期間,你為愛上帝、愛人、愛自己訂下甚麼具體的計畫?
2.你為自己的死亡禱告過嗎?是怎麼禱告的?今天的信息對你有哪些提醒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