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文:哥林多前書十六章
我們可以做出看似很有愛心的行動,包括賙濟窮人,但如果行動當中沒有耶穌,也是一點意義都沒有。一切事奉、捨己的行動,要有耶穌的愛在當中,才會有益處。
一、「愛心事奉」的定義
這個主日的講台信息主題是「教會與愛心事奉」。首先我們要知道甚麼是愛心的事奉,愛心事奉的定義很簡單:愛心事奉就是耶穌的事奉。關於愛心事奉,比較容易忽略的是,這是一種全人關懷的事奉,而不是只關心人靈魂的事奉。
(一)愛心事奉就是耶穌的事奉
教會建造的根基是耶穌,我們認識耶穌有多少,愛心事奉就會有多少。愛就是耶穌,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經文中,所有的「愛」都可以換成「耶穌」:「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,並天使的話語,卻沒有耶穌,我就成了鳴的鑼,響的鈸一般。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,也明白各樣的奧祕,各樣的知識,而且有全備的信,叫我能夠移山,卻沒有耶穌,我就算不得甚麼。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,又捨己身叫人焚燒,卻沒有耶穌,仍然與我無益。耶穌是恆久忍耐,又有恩慈;耶穌是不嫉妒;耶穌是不自誇,不張狂,不做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的惡,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;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耶穌是永不止息。」耶穌說,祂所做的事,教會都要做(見約翰福音十四:12);凡是為耶穌做的,都是愛心的事奉,包括在堂會裏帶領小組、在家庭裏照顧孩子、在職場工作等等。
(二)愛心事奉是關心人的身心靈的事奉
緊接著我們要知道,愛心事奉的範圍是人的所有層面,包括身、心、靈。耶穌在地上服事人的時候,不但服事人的靈魂,也服事人的身體,祂的事奉是靈、魂、體的全人事奉。哥林多前書十六章一剛開始,「論到為聖徒捐錢」的事情,是物質的事奉;後面講到,「若是提摩太來到,你們要留心,叫他在你們那裏無所懼怕」,要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不要因為提摩太年輕就欺負他,意思是要注意人的感覺、注意同工的需要。後面講到「司提法那一家,是亞該亞初結的果子,並且他們專以服事聖徒為念。」他們服事聖徒,服事他們靈、魂、體的需要,這都是愛心的事奉。
福音派的基督徒容易只關心人的靈魂、忽略人的身體。很多年前我做學生工作的時候,有一個受洗沒多久的學生跟我說:「楊哥,我比較喜歡以前還作慕道友的時候。」我問他為甚麼,他說:「因為受洗之前,很多人關心我;受洗之後,就沒有人理我了。大家看我已經信主了,就把注意力轉到下一個『業績目標』了。」這位學生說得沒錯,我們確實有這樣的情況。福音派的基督徒很關心靈魂得救的問題,有這樣的屬靈看見當然很好,但卻容易偏頗到一個程度,十分忽略人在物質方面的需要。這種偏頗的傾向有它的歷史背景:自由派的基督徒不信神蹟奇事、不信聖經,以致沒有福音可以傳,所以就只做社會服務的工作—這就是以人本主義為主的「社會福音」。
一九七○年代,在一次洛桑世界福音宣教大會中,福音派基督徒領袖約翰‧斯托得(John Stott)站出來指出這一點,他提醒大家,耶穌所傳的是整全的福音,不但關心人的靈魂,也關心人的身體。路加福音十七章11-19節,耶穌醫治了十個長大痲瘋的人,只有一個回來感謝祂,祂為其他九個人感到可惜,因為他們只得到身體的醫治,沒得到靈魂的醫治,也就是說,耶穌認為靈魂得救比身體更重要。但是,這並不表示耶穌不關心人的身體,祂在地上事奉的時候,除了傳道之外,也醫治、趕鬼。耶穌說天父「叫日頭照好人,也照歹人;降雨給義人,也給不義的人」,這段話的意思是說,上帝的愛是無條件的,所有人都可以得著,而日頭、雨水滿足的主要是人類物質方面的需要,所以我們也可以在這段話當中看到,上帝不只關心人的靈魂,祂也關心人的身體。上帝愛我們是愛我們一整個人,包括靈、魂、體所有層面。
比起過去,台灣的福音派教會現在有很大的進步,我們更多看重賙濟事奉。我們教會非常注意愛心的事奉,關心弟兄姊妹物質方面的需要;這是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事奉,我們必須提醒自己刻意去做。目前中國大陸地區的教會,對於愛心事奉的觀念還是和三、四十年前的台灣教會一樣。有一次我親耳聽到當地教會領袖說,2008年中國汶川大地震之後,他們從事救災工作的時候,把受災的民眾安置在兩個房間,一個房間是願意信耶穌的,一個房間是不信耶穌的,前者發給兩百塊人民幣,後者發給一百塊,因為他們認為靈魂比較重要。我聽了這話,感到很震驚,這種作法誤解了福音的真義,違背了福音的精神。
二、教會進入「愛心事奉」的原則
教會要進入愛心事奉,有兩個最基本的原則:第一,我們需要有耶穌,才能夠愛;第二,要透過團隊來進行。
(一)服事前先領受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愛
約翰壹書四章19節:「我們愛,因為上帝先愛我們。」若我們裏面沒有先得到上帝的愛,我們是不可能愛人的,即使已經看到人的需要,也會視而不見。哥林多前書十六章14節:「凡你們所做的都要憑愛心而做。」凡我們所做的都要憑愛心而做,也就是都要憑耶穌而做;若沒有耶穌,我們甚麼都無法做。
有人問德蕾莎修女,她怎麼能夠如此長久服事痲瘋病人、垂死病人,看他們像耶穌一樣。她說,她確實會感到疲倦,感到沒有辦法繼續愛下去,但是她有一個克服疲倦的祕訣:每天一早起來,就跪在地上禱告一個鐘頭,領受聖靈的澆灌、領受耶穌的愛,好讓自己先得到服事人所需要的愛。很多年前,我們教會在發展服務事奉的時候,我同樣也跟同工說,要先禱告,再服事,不然做久了會疲乏,而且很多奇奇怪怪的錯誤想法、錯誤作法會跑出來。我們需要有耶穌純淨的愛在裏面,先得到耶穌,才能夠服事人。
路加福音十章25-37節:「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,說:『夫子!我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?』耶穌對他說:『律法上寫的是甚麼?你念的是怎樣呢?』他回答說:『你要盡心、盡性、盡力、盡意愛主─你的上帝;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。』耶穌說:『你回答的是;你這樣行,就必得永生。』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,就對耶穌說:『誰是我的鄰舍呢?』耶穌回答說:『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,落在強盜手中。他們剝去他的衣裳,把他打個半死,就丟下他走了。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,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。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,看見他,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。惟有一個撒馬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裏,看見他就動了慈心,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,包裹好了,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,帶到店裏去照應他。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,交給店主,說:「你且照應他;此外所費用的,我回來必還你。」你想,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?』他說:『是憐憫他的。』耶穌說:『你去照樣行吧。』」
讀這段經文的時候,請注意,律法師和耶穌眼中的主體不一樣,前者是有需要的人,後者是提供幫助的人。律法師說:「誰是我的鄰舍?」意思是說,他不知道有需要的人在哪裏;耶穌卻是說:「哪一個人是落在強盜手中的人的鄰舍?」意思是說,有需要的人在這裏,缺少的是願意幫助他的人。這段經文最後提到,願意幫助人的人,是有憐憫心腸的人,也就是心裏有愛的人。裏面有愛,就看得見需要,願意幫忙;裏面沒有愛,即使需要的人就在身邊,也會視而不見。愛就是耶穌,所以,有耶穌的人看到需要會站出來幫忙;沒有耶穌的人,即使看到需要,只會走過去,當作沒看到,因為實在太忙、太累、太無力了。
人的愛像一杯水,倒在沙漠裏,一下子就消失了。所以我一直和同工強調,愛心的服事必須從禱告開始、從被聖靈充滿開始、從領受耶穌開始。若沒有愛,我們無法面對每天的事奉。以我來說,我每天除了固定的事奉,還經常有突發事件要處理,我裏面如果沒有耶穌,而是憑著自己的能力去事奉,會作出很多錯誤的決定,帶來很多麻煩。面對突如其來的需要,我第一個動作是來到耶穌面前求問該不該接這個事奉,起碼在祂面前安靜三十秒,體察祂的心意。
(二)採用團隊事奉的作法
要從事愛心事奉,除了要先領受耶穌的愛,還必須倚靠團隊。愛心事奉就是耶穌的事奉,教會要做耶穌的工作,而教會是一個團隊,所以,愛心的事奉是團隊的事奉。
教會要能夠把耶穌彰顯出來,必須透過所有肢體把恩賜分享出來。彼得前書四章10-11節:「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,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。若有講道的,要按著上帝的聖言講;若有服事人的,要按著上帝所賜的力量服事,叫上帝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。原來榮耀、權能都是祂的,直到永永遠遠。阿們!」教會的定義是所有接受耶穌基督之人的集合,沒有任何一個基督徒可以單獨代表耶穌,所有基督徒奉耶穌基督的名在一起,才能夠把耶穌彰顯出來。當我們同心合一把恩賜拿出來服事人,上帝就得到榮耀。
哥林多前書十六章1節,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說:「論到為聖徒捐錢,我從前怎樣吩咐加拉太的眾教會,你們也當怎樣行。」保羅為了耶路撒冷教會的需要,呼召哥林多教會像加拉太教會那樣,作金錢的奉獻。其實,馬其頓教會有錢又有愛心,保羅大可以請他們一口氣把耶路撒冷教會的需要全部包下,這樣就不必大費周章到各個教會呼召奉獻。但是,大家想一想,由一個教會包辦耶路撒冷教會的需要,耶路撒冷的弟兄姊妹會比較感動,還是收到馬其頓教會、亞該亞教會、加拉太教會一起送來的奉獻款項,比較感動?當然是後者!
現在,如果我們教會內有一位肢體有需要,與其一位肢體拍胸脯說:「他的需要,我全部包下來。」不如所有肢體按著自身的能力,有人奉獻得多、有人奉獻得少,整個基督的身體一起來,這樣,上帝在我們當中所得的榮耀比較大;而且,在這樣的過程中,不只被幫助的人得益處,奉獻金錢的每一個人也都會得益處。「大家一起來」是耶穌的心意,耶穌要我們成為祂的身體,一起把祂彰顯出來。當然,奉獻的人多,確實比較容易募集到比較多的錢,但重點不在這裏,重點是可以讓許多人參與在愛的服事當中。
當弟兄姊妹都帶著捨己的心、愛耶穌的心來服事,上帝會感動,被幫助的人會感動,弟兄姊妹本身也會得造就。奉獻金錢是這樣,捐血也是這樣!捐血的時候,一個身強體壯的人捐足所需要的血,不如許多人一起捐。我們教會的蘇奕璋牧師多年前動了一個很大的手術,醫師預先說明手術過程會大量失血,需要大量輸血,一大群住在信義學舍的弟兄就跑去醫院為他捐血。蘇牧師的父母看到這樣的景象之後,非常感動,老一輩的人有很強的「血就是生命」的觀念,他們看到非親非故的人為兒子捐血,而且還不是一、兩個人,是一大群人,內心的感動難以言喻。他們全家人的心都被愛觸摸了,這件事情之後,很快地,他們家人就一個一個信主受洗了!團隊的好處還不只是人多勢眾好辦事,團隊本身就是要一起彰顯耶穌!上帝要我們用團隊彰顯祂的愛、祂的榮耀。
聖靈透過肢體同心事奉來幫助人,這樣的見證在我們教會多得難以數計。例如,很多年前,我們傳道部曾經全體總動員,一起幫助一位有精神方面疾病的弟兄,我們輪流排班陪伴他,一週七天,有人認領禮拜一、有人認領禮拜二……。除了我們流輪陪伴,專門從事心理輔導事奉的傅立德牧師也定期輔導他,而醫院提供的醫藥協助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;上帝透過一個很大的團隊幫助這位弟兄。過去這一年,信義學舍的同工合力幫助一位學生,輪番上陣陪伴他、輔導他,我也參與了,因為同工把他送到我所帶領的門徒小組,讓他學習如何好好跟隨耶穌。最近,他的生命有很大的成長,這是聖靈透過我們整個團隊作成的。
我記得,我做學生工作的時候,基隆有一位牧師介紹了一位建中畢業、考上台大的弟兄,就近到我們教會聚會。這位弟兄的成長過程非常辛苦,以致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。那時候,我們也是整個學舍的同工一起幫助他,傅牧師也包括在內。有一次,這位弟兄坐在宿舍四樓的陽台邊,揚言要自殺,把我們嚇壞了!他住在宿舍那四年,我們年輕的弟兄同工們持續不斷地愛他,持續不斷地向他無條件表明主的愛,直到他從大學畢業,不能夠再住學生宿舍為止。他搬離學生宿舍之後,社青的弟兄接棒,和他一起租房子同住,像家人般照顧他。
後來,他搬回基隆;再後來,基隆那位牧師告訴我們,他跳海自殺了。我印象非常深刻,那一天,傅牧師帶著所有服事過他的同工,在舊堂的小木屋坐下來,一起交通對這件事情的看法,每個人都說出自己內心的話。我跟傅牧師的想法一樣,回想起這麼多年來投資在這位弟兄身上的,一點都沒有後悔,一點都不覺得浪費,因為我們相信愛本身就是目的。我們不明白為甚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(在地上,有很多事情我們確實不明白,以後到了天上可以盡情問耶穌),但有一件事情我們明白,那就是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,祂怎麼愛我,我們在地上就要怎麼愛人。
我們對這位弟兄的事奉,在人看起來是蠻浪費的,但是馬利亞所做的不也是這樣嗎?她把價值一整年工資、為出嫁那日預備的香膏,一口氣全部倒在耶穌身上;當時有人說:「真浪費,這瓶香膏賣錢之後可以幫助多少窮人啊!」無條件的愛常常被說是浪費。耶穌說,說這話的人其實並非真正顧念窮人,只是捨不得那些錢。
哥林多前書十三章3節:「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,又捨己身叫人焚燒,卻沒有愛,仍然與我無益。」一個人都已經捨己身叫人焚燒了,還會沒有愛嗎?有可能啊!把經文中的「愛」換成耶穌,就比較容易瞭解了:捨己身叫人焚燒,看起來是愛的行動,但如果沒有耶穌,對人還是沒有幫助。我年輕的時候,越戰正打得如火如荼,南越有些人為了政治的理由公開自焚;美國九一一事件當中,穆斯林為了民族主義,駕駛自殺飛機衝撞紐約世貿雙子星大廈。這些動作充滿捨己的意味,但都不是為耶穌作的,所以雖然他們犧牲了性命,還是與愛無關,一切都是枉然。基督徒也是這樣,我們可以做出看似很有愛心的行動,包括賙濟窮人,但如果行動當中沒有耶穌,也是一點意義都沒有。一切事奉、捨己的行動,要有耶穌的愛在當中,才會有益處。
很多年前我在神學院唸書的時候,聽老師講過一個見證,至今一直放在我的心裏。他說,美國費城有一個教會的弟兄姊妹,在街上看到一個全身髒兮兮的女孩,他們就把她帶回家,讓她去浴室把自己清洗乾淨,讓她好好吃一頓。原來這個女孩子沒有家,未婚懷孕,但是她連自己的生活都照顧不好,根本無法照顧一個孩子,更別說她年紀還那麼小。這個教會有一百多人,他們全體總動員一起幫助她:有些人照顧她的身體,帶她去看病;有些人空出家裏的房間接待她;有一對夫妻願意領養她之後生下的孩子;有些人奉獻金錢,支付一切的開銷。這個教會一起幫助這個女孩子,把她的生命建立起來,這整個全教會總動員的過程大大彰顯了耶穌的榮耀。
我相信,今天要服事台灣這塊土地家庭制度崩解的問題,要服事那麼多破碎的家庭,也不是單單一個地方堂會就可以做到的。這樣的事奉,需要眾教會連結起來一起做!今天下午,我跟台北靈糧堂的主任牧師區永亮交通,他說五月分有一天他聽到我分享家庭事奉的異象與策略,當天晚上睡不著覺,腦子裏不斷地在想這件事情。台北靈糧堂的事工很多樣,向來都是百花齊放的狀態,但是他在上帝的帶領下作了一個決定:台北靈糧堂未來要全力從事家庭事奉!其他事工還是會發展,但是要把家庭事奉當作主軸。聽到這個消息,我非常開心!面對社會上嚴重的家庭問題,需要台灣的教會連結起來同心事奉,才能夠帶來轉化,這樣的事奉不是一個教會能夠做得好的,需要整個基督的身體一起投入!
三、愛心事奉的實際作法
最後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,從事愛心事奉的實際作法,那就是天天寫愛的筆記以及落實3X3愛的小隊。
(一)寫愛的筆記
愛的筆記是十字架筆記的一種。愛心的事奉就是耶穌的事奉,我們裏面要有耶穌,才能夠從事愛心事奉。愛的筆記有兩個重點:(一)寫下自己今天領受到的耶穌的愛,也就是耶穌的恩典、耶穌的真理,然後為這些領受感謝祂。請大家注意,耶穌應許要與我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,所以我們一定天天都可以經歷祂的愛,如果我們覺得當天沒有經歷到祂,那表示自己的生命有需要調整的地方,要趕快到主面前擦亮心中的眼睛。(二)寫下自己今天如何對周圍的人表達愛,把耶穌的恩典、真理傳達給他們,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講法就是,寫下自己如何對別人作「愛的存款」、如何對別人說愛之語(肯定的言語、精心的時刻、服務的行動、送禮物、身體碰觸以及禱告)。每天都要問自己今天有沒有服事別人,若沒有,先不要睡,想一想可以如何服事人,做完之後再睡。
愛的筆記和十字架筆記有甚麼不一樣?沒有甚麼不一樣,愛的筆記就是十字架筆記。十字架筆記是遵行上帝旨意的筆記,上帝的旨意是「盡心、盡性、盡意、盡力愛主你的上帝,要愛人如己。」(見馬可福音十二:30-31)寫十字架筆記的時候,要聽上帝的聲音,包括參加聚會的時候、QT的時候、和弟兄姊妹交通的時候等等。有些人跟我說,他們覺得寫十字架筆記很困難,因為不知道上帝當天對自己的旨意是甚麼。如果有人覺得聽不到上帝的聲音,讀經沒有收穫,參加聚會沒有收穫,聽講道也沒有收穫,那麼,抓住「愛上帝、愛人」這句話就對了,這是上帝永不改變的心意,是祂一切話語的核心。無論如何,去愛上帝、去愛人,那就對了!
我們當中有不少人還沒有開始寫十字架筆記,每當我問他們為甚麼,他們都會說因為沒有這種習慣。這個禮拜天,有一個小組長的回答是這樣的:「楊哥,十字架筆記太沈重了!」我認為「覺得太沉重」是大家不願意建立寫十字架筆記習慣的原因。根據我的觀察,大家一想到十字架筆記,似乎就會想到打屬靈爭戰,想到對付老我、世界,然後就想到過程會很痛苦、很沉重。其實,大家可能誤會了,事實上,走十字架道路、打屬靈爭戰,應該是很喜樂的,因為這些過程都是為了愛!但是,既然「十字架筆記」這個詞容易讓大家有沉重的感覺,那麼我們就改成「愛的筆記」好了!但是「十字架筆記」這個詞還是可以用,不要廢掉,保留「十字架」這個詞可以讓我們記得愛的筆記的起源,耶穌的十字架是真正愛的彰顯。
(二)落實3×3「愛的小隊」
寫了十字架筆記、愛的筆記,得到耶穌之後,就一起落實三乘三愛的小隊。小隊的目的是一起經驗耶穌的愛,並且一起帶出耶穌的愛。愛的小隊是耶穌的小隊,兩三個人奉主的名聚集,一起愛其他人,而不只是一起禱告、一起讀經。今天我和我的核心同工歸納出建造愛的小隊、培育小隊長的心得:
1.瞭解現狀:有幾個區牧說,單單清點牧區有幾個真正愛的小隊,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,因為認識現況,可以幫助我們成長、訂定目標。先從有開始,有比沒有好,先掛名也很好,然後再學習成為真正的愛的小隊。
2.鼓勵組員接受門徒訓練:門徒訓練可以幫助小隊長成長,因為門徒訓練就是要自己跟隨耶穌作門徒,並且帶領一個人開始信耶穌、跟隨耶穌作門徒,例如做一對一新生命陪讀。一個人開始一對一帶領別人的時候,就是在學習作小隊長了。門徒訓練分兩個階段,第一階段是用主禱文幫助他本身經驗上帝的愛,;第二階段是用使徒信經幫助他和另一個人分享上帝的愛,他所帶領的人自然就是他的小隊隊員。門徒訓練對培育小隊長有很實際的幫助。
3.提供服事平台:需要給小隊平台從事愛的服事。讓小隊長去屬靈認領一個人,陪他禱讀、關心他,帶他一起參加崇拜、參加禁食禱告會等等。
4.區牧定期帶領小隊長聚集:假如一個區長帶領三個小組,每個小組至少有二~三個小隊,這樣分區至少有六個小隊長;假如一個小組有三個小隊,這樣分區就有九個小隊長;假如一個小組有四個小隊,這樣分區就有十二個小隊長。以十二個小隊長的情況來說,區牧定期和這十二個人在一起交通禱告、交換牧養心得,這對小隊長非常有幫助。
5.重整小隊、小組:有些所謂的「萬年小組」,聚會成員幾年來都一樣,同工的角色始終不變,沒有新人受洗,也沒有新同工興起,通常這樣的小組已經僵化、失去活力,很需要重整,把組員打散,成立新的小組。最好的重整方式是一起投入啟發課程等佈道性的事奉;佈道事奉一展開,有新朋友進來,哪怕是一個人或兩個人,都會讓小組得到更新與活力。我們小組的異象是活出真正有活力的愛的團契,會愛上帝、彼此相愛,也會與未信者分享主的愛,為主不斷得著新人。
6.見證分享:小隊長彼此分享帶領人的見證、心得和收穫,讓小隊長彼此激勵、彼此學習。愛的見證最能鼓舞士氣、激勵人心、提升大家的信心,並且帶出更多愛的行動。(2012.7.24.小組長總聚信息)
● 問題與討論
①你曾經是愛心事奉的對象嗎?請分享被服事的感覺,以及對你生命的影響。
②未來一週,你可以如何參與團隊的愛心事奉?
十字架筆記:上帝透過本篇信息、本次聚會的整個過程,教導你要在甚麼事情上遵行祂的旨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