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

3.使徒性的分享,是這樣影響生命的

經文:哥林多後書八章1-9節

主耶穌來到世界上,祂是第一個使徒,也為我們示範最棒的分享:祂甘心樂意來到世界上,祂把自己上帝的形像放在一邊,捨己為了上帝,也捨己為了我們,讓我們得到真正的自由,讓我們從貧窮進入到富足。



我們上個禮拜分享,使徒性的事奉一定是分享的事奉,從六種愛之語可以歸納出三類,言語、行動、禱告。使徒性的事奉是會帶出生命、帶出傳承、帶出門徒的事奉,是對別人的生命有影響力的事奉,是能祝福別人的事奉。

不過,反過來說,分享的事奉卻不一定是使徒性的事奉。不一定所有的言語、行動和禱告都能夠對別人有幫助。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好像是要對我們表達愛,但是表達得讓我們滿有壓力的?或者有些時候,我們真的想去幫助別人,可是我們的話語說得不恰當,反而帶給別人傷害,傳福音傳得像鯊魚式的、帝國主義式的,沒有真正幫助到對方。行動的分享,送禮物、服務的行動,也不一定對人有幫助。有沒有發現有些人送禮物給你,讓你滿有壓力的?或者有人好心幫你挾菜,偏偏那是你不喜歡吃的,假如對方是長輩又不好拒絕。禱告的事奉也是一樣。很多年前有一個姊妹打電話給我,說:「楊哥,我在異象裏面看到你滿臉都是血!」你聽到這樣的話會有甚麼反應?看到異象、做了異夢,先自己好好禱告,假如沒有恰當的解釋、合宜的表達,講出來可能會嚇倒人。所有的使徒性事奉一定是分享的事奉,可是不是所有的分享都能帶出生命和傳承。

使徒性分享事奉的三個特質

甚麼樣的分享才是真正的使徒性事奉,能夠帶出生命、影響生命?我們來看哥林多後書八章1-9節,從馬其頓教會的見證,來查考甚麼叫作真正使徒性分享的事奉。

弟兄們,我把上帝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,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,仍有滿足的快樂,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。我可以證明,他們是按著力量,而且也過了力量,自己甘心樂意地捐助,再三地求我們,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;並且他們所做的,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,更照上帝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,又歸附了我們。因此我勸提多,既然在你們中間開辦這慈惠的事,就當辦成了。你們既然在信心、口才、知識、熱心,和待我們的愛心上,都格外顯出滿足來,就當在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顯出滿足來。我說這話,不是吩咐你們,乃是藉著別人的熱心試驗你們愛心的實在。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:祂本來富足,卻為你們成了貧窮,叫你們因祂的貧窮,可以成為富足。

馬其頓教會是指希臘半島北部的教會(腓立比教會是其一),保羅藉著他們的慈惠行動─奉獻,來激勵南部哥林多教會。馬其頓教會的使徒性分享事奉有三個很重要的特質。

一、甘心樂意
馬其頓教會的奉獻,是「甘心樂意地捐助」,任何分享,無論是物質、非物質,若分享得心不甘、情不願,收的人都會有感覺的,而且大概會覺得他最好不要分享。今天我們在分享的時候,要先察驗自己的心是不是甘心樂意。馬其頓教會雖然很窮,可是他們真正甘心樂意地捐助,不管擁有多少,都拿出來,甚至超過自己能給的。甘心的事奉一定是充滿了喜樂,如果心不甘、情不願一定不會喜樂,喜不喜樂,臉上的表情一看就知道了。

很多年以前,台北市的公車還有車掌小姐,當時我們說這些車掌像晚娘,意思是說她們的臉很臭。假如一個人在服務你的時候掛著臭臉,你想接受他的服務嗎?當然不想!前天我去高雄服事,有一個弟兄跟我分享到一個「福氣教會」,福氣是這個教會的名字,他們真的很有福氣!他們很會傳福音、很會分享。他們是怎麼做的?是從甘心樂意地接待開始!有一個五十幾歲的弟兄,在教會裏面這個服事做不來、那個也不會,而他只會一件事─開放家庭接待人,他邀請人來家裏參加「幸福餐會」,他的小組增長得很快,人數多到五、六十個人!從服事的能力來看,他可能不是教會看為「及格」的小組長,可是他是從心裏開開心心地接待人,單單開心地接待就讓人很喜歡來。當我們無條件、甘心樂意給出去,人家是很有感覺的。

馬其頓教會的奉獻,保羅很有感覺,他也要把這樣的感覺傳給哥林多教會。心甘情願地分享,不管是物質的或者非物質的,都會讓人很開心。哪裏有喜樂,那裏一定有愛,有真實的、無條件白白給出去的愛。即使沒有口才,沒有這個、沒有那個,但是單單很開心、很喜樂、很甘心、很樂意地分享,就會對別人有幫助。

二、捨己奉獻
馬其頓教會使徒性分享的第二個特質,在哥林多後書八章5節:「並且他們所做的,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,更照上帝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,又歸附了我們。」所有的分享能夠對別人有生命的影響,一定是把自己的生命完全擺上;換句話說,我們在分享的時候,不管是話語、行動、禱告或物質,不能夠把自己跟那些東西切割,而要把自己這個人投在裏面。這是捨己、是委身。我們先把自己歸附給主,並且把自己跟要分享的事物連在一起給出去。假如我們跟別人分享的,只是身外之物,給別人的感動會少許多,但當我們所分享的是身內之物,不只是金錢,也把我們整個人分享出去,別人的感受會很深刻。

一個喻道故事是這樣的:有一天,雞跟豬去吃早餐,點餐的時候,服務生問他們:「你們要吃蛋,還是火腿?」雞說:「隨便!」豬說:「怎麼能隨便!蛋跟火腿差很多。下個蛋對你沒甚麼損失,火腿可是要割我的肉啊!」蛋跟火腿的差別,就在是身外之物還是身內之物,蛋生下來對身體沒有太大損失,火腿卻是要把自己的肉給出去。真的把自己給出去的行動會感動人。假如一個不喜歡倒垃圾的先生,有一天排除萬難為了太太去倒垃圾,太太會不會感動?會讓太太感動的不只是先生願意倒垃圾,更因為是他願意捨己,把自己交出來,甘心樂意去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,這樣的分享會感動人。奉獻、分享要把自己放在當中,才是使徒性的分享,會幫助人的生命。

為人奉獻自己的禱告也同樣感人。最近學生們要面臨升學考試,考試給家裏帶來極大的壓力,孩子壓力大,爸爸、媽媽壓力也很大,若爸媽有壓力,會給孩子更大的壓力。現在的考試比過去複雜多了,學生煎熬,爸媽也煎熬。在這段考試期間,我們應該多為考生禱告,也要為他們的父母禱告,有句話說“Anxiety makes a person stupid”「焦慮使人愚笨」,假如父母焦慮,就會說不合適的話,做不合適的事,結果孩子們的壓力更大,整個家被不安籠罩,就像進入到咒詛的循環,而不是祝福的循環裏面。所以禱告很重要。

每次到了考試的季節,我都會想到很多年前,我們家老大晴晴考高中的事。她每次面對特別考試的時候都很緊張,其實她很有實力,可是一緊張,甚麼實力都沒有了,加上又是流鼻血,又是拉肚子的,弄得我也很緊張。有一天,一個姊妹知道晴晴的情形,她說,這一次考試,她要為晴晴禁食禱告兩天。我聽到以後,眼淚差一點噴出來,我這個作老爸的只會焦慮,她卻為我的孩子禁食禱告。不只是禱告,還是禁食禱告!她委身把自己放在這個代禱裏面,我非常感動。無論是物質的分享、屬靈的分享,或是用禱告去祝福別人,我們的心、我們這個人是不是投在裏面很重要。

三、道成肉身、摸到人的需要
馬其頓教會的分享不只是甘心樂意,不只是把自己也捐給上帝、捐給使徒、捐給教會,他們的事奉還會帶出滿足。他們的愛心不只使自己滿足,也帶給別人滿足,讓別人得到富足,像耶穌一樣,真正摸到人的需要。我們所有的分享,不只是甘心樂意,不只是把自己擺進去,還要真正做在人的需要上,這叫作道成肉身。馬其頓教會的奉獻是甘心樂意的奉獻,是捨己委身的奉獻,並且真正摸到那些貧窮人的需要,讓他們從貧窮成為富足。

保羅在這段經文中,舉了耶穌的例子:「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:祂本來富足,卻為你們成了貧窮,叫你們因祂的貧窮,可以成為富足。」(哥林多後書八:9)主耶穌來到世界上,祂是第一個使徒,也為我們示範最棒的分享:祂甘心樂意來到世界上,祂把自己上帝的形像放在一邊,捨己為了上帝,也捨己為了我們,更重要的是,祂解決了我們人最深的問題─罪。我們根本沒有辦法解決罪,所以耶穌來,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。施洗約翰看見耶穌,說:「看哪,上帝的羔羊,除去世人罪孽的!」(約翰福音一:29)耶穌的捨己讓我們得到真正的自由,讓我們從貧窮進入到富足。事實上,這正是主耶穌在地上服事的內容,祂曾說:「主的靈在我身上,因為祂用膏膏我,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;差遣我報告:被擄的得釋放, 瞎眼的得看見,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,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。」(路加福音四:18-19)我們的主來到世界上,不只是甘心樂意,不只是捨己犧牲,祂真的摸到我們身心靈的需要,有病的祂醫治,身心靈受轄制的祂釋放,而祂也把一切問題的根源─罪,解決了。

我們的主,祂用言語,祂用行動,祂用禱告,滿足我們身心靈的需要,祂顧慮到我們物質的以及非物質的需要。我們的主的事奉是恩典的事奉,祂本來富足,卻為我們成為貧窮,最終使我們因為祂的貧窮,可以成為富足。

所有的分享,最終會影響到人的生命的,才是真正使徒性的事奉。使徒性的事奉是奉差遣,報好消息,並且行神蹟、做新事,是眼睛未曾看見,耳朵未曾聽見,人心未曾想到的(見哥林多前書二:9)。這樣的分享都是針對我們人的需要,身心靈各方面的需要能一一被解決,真是大好消息!

分享以先,先求耶穌的心

使徒性的事奉會影響生命,也能夠帶出傳承。耶穌跟隨天父,我們跟隨耶穌,我們也要帶出傳承。使徒性的事奉、分享的事奉,最終一定會影響生命,這樣的事奉是用捨己的生命去影響生命。

這次我去到高雄服事,短短一天的時間,我就有很多使徒性事奉上的學習。今天我們能夠做到使徒性的事奉,能夠甘心樂意,能夠委身、捨己,能夠摸到別人的需要,是因為我們回到生命的主面前。保羅最後鼓勵哥林多教會:「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:祂本來富足,卻為你們成了貧窮,叫你們因祂的貧窮,可以成為富足。」除非回到耶穌基督真正恩惠的福音裏面,我們不會甘心樂意,我們不容易捨己奉獻,我們也不容易摸到人生命的需要。

出發以前,我跟主禱告說:「主,我要去服事,求祢給我恩惠。」我是到這個特會前兩天,才比較確定要分享甚麼信息,也真的能夠服事他們的需要。其實不是我能夠做甚麼,乃是我來到恩惠的主面前,祂給恩惠,祂給話語,祂滿足人的需要。不過,我還跟主作了一個禱告:「主啊,求祢讓我去高雄,不要只是我去分享,好不好祢也藉著高雄教會祝福我吧!」我希望不只是我的服事能夠幫助別人,我也希望從他們那邊學到一些東西。有禱告跟沒有禱告差很多。

那一天的時間很緊湊,早上趕到那邊已經十一點,馬上參加一個聚會,之後聚餐,聚餐完馬上上講台,分享完就回台北。我最大的收穫,第一個,是我發覺高雄教會的佈道事奉正在起來,這是我們要學習的。第二個,是我受到的接待。來接待我的,都是準備去當兵的役男,是教會裏的小弟兄,他們很會用人,找到這些役男開車來接送我,從高鐵一路接到會場,而且在我上講台的時候,還陪我上去(他們大概擔心我摔跤);到後來從講台下來,又一路陪伴我到高鐵站,而且不是一個人陪,是兩個人!到高鐵站我準備去排隊買票,他們衝進來,說:「牧師,您不要買!」然後他們從自動售票機很快買到了我要的票,省下了排隊的時間。最後他們準時送我上車回台北。

一般來說,講員是滿孤單的人,特別在會場上,大家往往覺得講員是很神聖的人,不敢隨意靠近,所以講員常常是孤單的。但在高雄這些弟兄的陪伴、接待,從頭到尾每一個步驟都讓我很感動。他們臉上始終堆滿笑容,不是很會講話,可是非常親切,非常注意我的需要,甚至在身邊攙扶我這個老人家,深怕我摔跤。讓我最感動的是,最後他們堅持要陪我進高鐵站,直到我上車。這樣的服事夠親切、夠個人化了吧!這叫道成肉身,是世界級的接待服務!

回來以後,我在思想,我們台北的教會真的要跟中南部教會好好學習,他們一直在進步,不斷在成長,像是辦這樣一個大型的特會對他們來講也是在學習和成長。而我們真的有很多可以成長的空間!我們能夠分享,是因為先謙卑地向上帝求,是帶著作僕人的心態,像耶穌一樣,而不是想著自己有很多東西可以給別人。假如我們願意作一隻菜鳥,上帝會給我們許多豐富的禮物,一定能夠學習到很多東西並且繼續分享。千萬不要以為我們已經很會做一些事,這樣想的人一定不容易成長,甚至會失敗、跌倒!好不好,讓我們永遠帶著一顆菜鳥的心,說:「主,我真的不會分享,求祢來幫助我。」

全教會從四月份開始,已經進入到接待和分享的文化裏,我們先不要馬上想要做這個、做那個,我們要先來到主面前說:「主啊,求祢在接待、分享的事情上教導我,在家裏怎麼接待分享,在公司怎麼接待分享,在小組裏面怎接待分享。」有很多新人等著我們去接待,我們也真的有很多的資源可以去分享,可是我們最要在乎的,是來到那位願意分享的主面前,讓我們的心先被改變,接著才把資源拿出來使用。重點不是如何使用資源,而是我們裏面有沒有耶穌。耶穌原來富足,卻為我們成為貧窮,好叫我們因為祂的貧窮,可以成為富足。若沒有耶穌的心,所有的接待、分享大概只會停在某個層次。我們要一次又一次來到那位樂意分享祂生命給我們的主面前,得到祂那使徒性的生命,好叫我們也可以把這個生命跟別人分享,這生命就是甘心樂意、就是捨己奉獻,而且使人富足,能摸到人生命的需要。(2016.4.9‧週六晨禱信息‧姚愛文整理)

●問題與討論
1.你覺得影響生命的分享重要嗎?為甚麼?
2.本篇信息提到三種使徒性分享的特質,你期待在哪一項有新的突破和學習?請在小組中分享並彼此代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