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

3.外展

經文:馬太福音十章1、5-13節

大部分人傳福音常常卡住的地方是不知道怎麼開口,開口後如何順利講下去。我後來發現一個可以讓人家覺得溫暖,不感到受威脅的句子:「我為你祝福禱告好不好?」到目前為止,每當我這樣問,不管對方是甚麼樣的人都會接受。



一個團隊之所以能夠興起是因為有話語。文化從話語來,個人習慣也從話語來。上帝用祂的話改變我們這個人,用祂的話語建造祂自己的團隊。教會是用上帝的話語建立起來的。「話語」就是信念,信念可以建立起一個團隊的文化、習慣。信念很重要。真理堂用六個指標信念來檢視我們是不是活在核心信念中:信心、喜樂、外展、專業、平衡、傳承。這六個信念都是從上帝的話語來的,都是上帝喜歡的,都是上帝的心意,都是上帝很深期待我們擁有的。前兩週我們已經談過信心、喜樂,今天我們要談外展,也就是搶救靈魂。

上帝喜歡拯救罪人,真正重生的基督徒也喜歡

真正愛上帝的人,一定會喜歡上帝喜歡的。當我們愛一個人、喜歡一個人,總是會想盡辦法做討他喜歡的事情,而且是心甘情願。情侶也罷,夫妻也罷,父母對兒女也罷,阿公阿嬤對孫子也罷,愛一個人,我們一定會盡心去做討他歡心的事情。過去這個禮拜,我們家第二個外孫女Anna過三歲生日,我這個作阿公的再忙也要去參加她的生日趴。她的婆婆、二姑婆(也就是楊師母和我的二姊)真的是掏心掏肺為Anna做一些她喜歡的事情,那是出自一種內心對她很深的愛。我們自稱愛耶穌,那麼我們有沒有常常去想耶穌喜歡甚麼呢?當我們真正愛耶穌,應該很自然地會很想去做耶穌喜歡的事情。

外展、搶救靈魂是上帝很喜歡我們做的。對於外展、搶救靈魂,耶穌在路加福音十五章給了我們一個這樣的畫面:牧羊人有一百隻羊,九十九隻在羊圈,一隻在外面,他為了找回外面那隻,丟下九十九隻去找,一定要把牠找回來。從這幅圖畫,我們可以看到牧羊人心中的迫切。他找到羊以後,歡喜快樂地告訴眾人他找到了,天上的天使也跟他一起歡喜快樂。尋回一隻迷失的羊,是一件好快樂好快樂的事情!使徒彼得說上帝「不願有一人沉淪,乃願人人都悔改」(彼得後書三:9),使徒保羅也強調上帝「願意萬人得救,明白真道」(提摩太前書二:4)。上帝的心是要每一個人都得救,每一個人都從仇敵手中被拯救出來,進入祂從創世以來就預定要給我們的永生福樂,邀請我們進入與祂的愛的團契裏。祂何等盼望祂所造,之後卻不幸墮落的每一個人,都能夠回轉,回到祂的家。

大部分人傳福音時卡住的地方

外展、搶救靈魂是上帝最喜歡我們做的,我們這些重生得救的人,也經常掛念這件事情。但是為甚麼好像很多弟兄姊妹,包括傳道人、神學生,似乎滿怕傳福音這件事情?根據我的經驗和體會,基本上有兩個原因:一是經驗不好,和人分享福音時曾經被拒絕,或者落入和對方吵架、辯論的情況,那種感覺是很不舒服的,我們回去後往往會想:「我好心要把好東西給你,你不要?算了,不要拉倒!」但還有更多時候,原因是我們不知道怎麼跟別人分享福音。

當我信耶穌重生得救以後,沒有人告訴我要去傳福音,我自己就去傳了。我傳福音的動力很強,但是不知道該如何有效地跟別人分享福音,分享得亂七八糟。我和台中一中的同學分享福音的時候,充滿熱情,從創世記開始講到啟示錄,講得口沫橫飛,同學卻好像聽不懂,表情怪怪的;我隱約覺得哪裏不對勁,但也講不出來到底哪裏不對,現在想想,他們可能不想聽,卻不好意思打斷我。那時候的教會沒有佈道訓練這種東西,所以後來當我發現《四個屬靈的定律》這本傳福音的小冊子時很高興,可是,我用它傳福音的果效也不好。我很喜歡把福音分享給別人,但是我卻無法順利使人接受福音,這令我感到相當挫折。我記得有一次,同樣也是在我學生時代,我從台中坐火車來台北,車程要四、五個鐘頭,旁邊坐了一位中年人。一路上,我跟他談得很開心,天南地北甚麼都談。但是,火車眼看著就要過板橋了,我卻還不知道怎麼開口跟他傳福音,好不容易我終於想到一句話:「你有沒有到過教會?」話題才要開始,我們已經到達終點站台北,只好下車,沒有機會繼續談。

我那時候很想傳福音,可是很苦惱,不知道第一句話要說甚麼,更不知道開口後要怎麼講得順利、講得人家聽得懂、講得人家能夠接受。大家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苦惱呢?

最近我為艾德.史福索的《禱告佈道》中文版寫序,讀這本書讓我有一種遇到知音的感覺。他以前也不會傳福音,他覺得傳福音的過程很辛苦、很困難,特別是他的成長背景;但是他和我一樣,後來都找到了突破的方法,從此才知道原來傳福音可以又簡單又喜樂。對於那種天生的佈道家,我們不太容易從他身上學到甚麼,因為對他來說佈道像呼吸一樣自然;學佈道跟像艾德.史福索這種人學最好了,他和我們一樣有很多碰壁的經驗,走過很多辛苦路,他走出困境的經驗對我們會很有幫助。

傳福音可以既喜樂又有果效!

包括我在內,過去都對傳福音這件事情有些誤解,以為傳福音就是要改變對方的腦袋。但是,人家為甚麼要改變?人家為甚麼要接受我們講的?當我們一心想要改變對方,對方當然會反彈,會跟我們辯論,甚至吵架。那麼,傳福音的正確方式是甚麼呢?我們來看耶穌是怎麼教導門徒的:

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,給他們權柄,能趕逐污鬼,並醫治各樣的病症。……耶穌差這十二個人去,吩咐他們說:「外邦人的路,你們不要走;撒馬利亞人的城,你們不要進;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。隨走隨傳,說『天國近了!』醫治病人,叫死人復活,叫長大痲瘋的潔淨,把鬼趕出去。你們白白地得來,也要白白地捨去。腰袋裏不要帶金銀銅錢;行路不要帶口袋;不要帶兩件褂子,也不要帶鞋和柺杖。因為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。你們無論進哪一城,哪一村,要打聽那裏誰是好人,就住在他家,直住到走的時候。進他家裏去,要請他的安。那家若配得平安,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;若不配得,你們所求的平安仍歸你們。」(馬太福音十:1、5-13)

這段聖經告訴我們幾點很重要的外展原則:

一、行使祝福禱告的權柄
1、7-8節:「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,給他們權柄,能趕逐污鬼,並醫治各樣的病症。……隨走隨傳,說『天國近了!』醫治病人,叫死人復活,叫長大痲瘋的潔淨,把鬼趕出去……。」 傳福音是要將人從一個屬靈國度轉換到另一個屬靈國度,這是一場屬靈爭戰。拯救靈魂是一場屬靈爭戰,所以耶穌第一件事情是給門徒權柄。傳福音需要有權柄、有愛、有能力,我們不可能憑著自己改變任何人。傳福音絕對不是我們跟對方之間的事情而已,還牽涉到上帝,以及我們本身和對方背後那一大堆黑暗勢力、肉體。面對這一切,要懂得用天上的角度來看,靈界的事情要用屬靈的方式面對,而禱告就是惟一的方式。禱告就是使用耶穌給我們的權柄,支取上帝的愛、上帝的能力。藉著禱告才能打破靈界中的黑暗勢力!

我以前不知道傳福音是一種靈界的爭戰,以為憑自己的能力就能夠帶人信主,我做了很多事情,卻都沒有果效。直到我來台北念大學之後,上帝親自教導我作屬靈認領的禱告,情況才變得不一樣了。我學習禱告,為信義學舍的同學一個個作屬靈認領禱告。一個學期後,有好幾位同學,我甚至沒有直接跟他們傳講福音,他們就一個個信主了。於是我了解到,一個人要能夠信主,不是靠我自己天然人的蠻力,而是要為他禱告,而且越多人為他禱告,他越快信主。這是使用天國權柄的重要。現在真理堂的弟兄姊妹,也許對屬靈認領禱告不陌生,但是對那個時代的我們來講很新鮮。

傳福音要有果效,關鍵不是技巧、方法,而是禱告,藉著禱告讓上帝來做成。要帶領一個人信主,是要人從黑暗進入到光明,不禱告怎麼行?我們要和耶穌在一起,而且請耶穌開路,請耶穌出手幫助,才會有效。

12節:「進他家裏去,要請他的安。」我們在傳福音時,一定要帶著祝福的心,我們要真的渴望把平安帶給他,以他為中心,不是以我們為中心。祝福,是所有東方民族都喜歡的。東方民族對靈界的存在比較有概念,對西方人來說,用《屬靈的四個定律》和他們分享福音很有效,因為西方民族非常重邏輯,非常強調理性。但是東方哲學跟西方哲學很不一樣,東方民族比較關心實用性。華人是實用的民族,我們不太關心形而上的事情,比較關心形而下、看得見的。特別是台灣俗話說「見面三分情」,在這種人際關係導向的社會,當一個人知道我們對他好、要祝福他、為他禱告,他很容易把心門打開。

二、進入團契
在耶穌那個時代中東的猶太人,他們有一種熱情接待客旅的文化。主耶穌告訴我們要懂得進入一個好人的家中,接受他們的接待。因此,耶穌打發門徒出去的時候,吩咐他們甚麼都不要帶,9-11節:「腰袋裏不要帶金銀銅錢;行路不要帶口袋;不要帶兩件褂子,也不要帶鞋和柺杖。因為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。你們無論進哪一城,哪一村,要打聽那裏誰是好人,就住在他家,直住到走的時候。」甚麼都不要帶,住別人家,意思是接受別人的款待。傳福音的時候,要去到人的家中探訪他們,接受他們的水,接受他們的食物,大家一起坐下來吃飯聊天,進入團契,在吃喝團契中,打破人際之間的隔閡。不要一見面就和人講福音、講見證,而是透過祝福的禱告以及彼此之間的團契,為後面的見證分享作好預備。

傳福音的過程不只是關乎靈界,不只是轉換一個人的屬靈國度,也是在面對一個有血有肉、正在過地上生活的人。面對一個有血有肉、正在過地上生活的人,我們要去體會福音對他的意義是甚麼。福音就是好消息,而傳福音就是報好消息─不是報壞消息!我們要做的不是指出他有多差多爛,而是要告訴他,他可以享有哪些福氣。傳福音不是拚命跟人家辯論甚麼是真理,傳福音是關懷,是分享耶穌一切的好。因此,祝福禱告之後緊接著就是和對方有一個很好的團契(分享與交通)。

三、為對方的需要禱告
當我們已經與對方建立起好的關係,接下來就可以開始進一步了解對方的需要,包括健康、家庭、課業、工作等方面。因為我們已經與他有團契、有關係,對方比較容易敞開心告訴我們他的需要。當詢問知道他們的需要之後,便可以繼續為他們的需要來禱告。

四、分享信息與見證
當禱告完之後,我們可以抓住機會,按照當時的情況,分享合適的見證和信息。

耶穌所教導的這四個傳福音步驟,完全以禱告、關係為基礎,艾德.史福索給了它一個名字「禱告佈道法」。這和我們教會的佈道策略是一樣的。我很早以前就發現要藉著禱告來佈道。針對我前面說的,傳福音常常卡住的地方,也就是不知道怎麼開口、開口後如何順利講下去,我後來發現一個可以讓人家覺得溫暖,不感到受威脅的句子是:「我為你祝福禱告好不好?」到目前為止,每當我問可不可以為對方作祝福禱告,都不曾被拒絕過,不管對方是甚麼樣的人都會接受。當我發現祝福禱告這麼好用,就進一步把聖經經文放進去,製作了一本專門用來為人祝福禱告的《三分鐘奉耶穌的名禱告》小冊子,弟兄姊妹可以用經文為對方作祝福禱告之後,把經文送給他。弟兄姊妹說這本小冊子很好用,這種祝福禱告總是讓對方很有感覺。這是我們教會最早的禱告佈道工具。後來我們在這個基礎上,把每個人的需要大致歸為七類,配上相關經文,《滿福寶》就是這樣產生的。把祝福禱告跟上帝的話結合在一起,非常有力量。

艾德.史福索沒有發展出《滿福寶》這樣的工具,但是他掌握了祝福禱告的精神。弟兄姊妹,我們不要被《滿福寶》綁住了,不要變成手邊沒有《滿福寶》就不知道怎麼為人祝福禱告。我們要抓住祝福禱告的精神,無論在任何地方,看到任何人有需要,都可以為他祝福禱告,接著就會有機會和他分享、見證耶穌多麼好!

艾德.史福索建立許多禱告佈道團隊,進入各個家庭,祝福那個家。他們會先找出那個地區已經有禱告燈塔的家庭,透過他們再往外做擴展。有一次,他們一個由幾個美國人組成的禱告佈道隊去到阿根廷一個地方,敲了一戶人家的門,有人來應門。他們確認這個家庭原本就有在禱告,於是就進去了。可是他們進去後覺得怪怪的,這個家的感覺陰森森的,原來他們走錯地方,進到一個女巫的家裏了!他們將錯就錯,為這個家庭祝福禱告。女巫也很愛禱告,只是禱告錯了而已,對象錯誤、方法也錯誤。他們傾聽女巫的需要,為她祝福禱告。她們在這人家停留大約一個鐘頭,帶領這個女巫學習正確的禱告,女巫的生命整個翻轉過來,並且當場決志信耶穌。她那個錯誤的禱告點,變成了正確的禱告點!

禱告佈道的本質:祝福別人

永遠祝福,沒有例外
禱告佈道在乎的不是技術,而是愛的生命;禱告佈道的定義是藉著禱告使別人遇見耶穌,而其中的精髓是祝福、是傳福音。傳福音就是傳好消息,不是傳定罪、控告的消息。《禱告佈道》這本書裏面有一個很精彩的見證,把這種祝福的精髓表明得很清楚:有一次他們有一個全國性的聚集,同運團體來聚會現場鬧事,他們脫光衣服,要闖進會場,警察為了避免雙方吵架、發生暴動,要用人牆擋在聚會的人跟同運團體之間。艾德.史福索拿起麥克風,對警察說:「沒關係,讓他們進來。我們所有人舉起手來,為他們作祝福禱告!」這些同運份子從來沒有這樣被祝福過,有一些人感到很不好意思,開始穿衣服,其中還有九個人當場決志信耶穌。眼看著要發生的衝突,就這樣平息下來了。

我們最近這一兩年是不是也在學習類似這樣的事情呢?親愛的弟兄姊妹,傳福音是為了祝福這個時代,不是要去跟人家打架。一顆祝福的心,應該是傳福音過程中最深的動力。活在祝福裏面就是活在愛裏面,愛裏面就沒有懼怕。當我們懷著愛對方的心,要對他好,那麼即使他不願意接受,我們也沒有損失。事實上,無論結果如何,我們在對別人說祝福的話、作祝福的行動時,我們本身都會很快樂,這也是主耶穌給我們的應許,我們祝福別人,自己一定蒙福。

禱告,禱告,禱告
祝福禱告是最好的佈道方式,人能信主關鍵是我們能夠抓住耶穌,並且把耶穌分享出去,而能夠做到這樣的關鍵是禱告。

第一,我們自己要先來到主面前禱告,好使我們自己裏面先被主的愛充滿。使徒行傳一章,耶穌吩咐門徒,出去服事之前要先等候,好讓他們被主的靈、主的愛充滿(見4-5),也就是要先禱告。第二,我們裏面有了耶穌之後,就出去藉著禱告把耶穌分享給別人。整個過程,從頭到尾都是禱告。禱告會讓我們裏面充滿耶穌、充滿愛,就不會懼怕,可以很喜樂。而且當我們裏面有耶穌,我們會懂得分辨哪些人現在合適跟他分享福音,哪些人不合適,不會有「現在就必須跟遇到的每一個未信者分享福音」的壓力,以及隨之而來的焦慮;我們並不是一上計程車、火車,就一定必須跟旁邊的人傳福音,我們裏面的耶穌說行動,我們才行動。這樣我們傳福音的經驗會滿有平安喜樂,不會焦慮。

另外,在把耶穌送給別人的時候,要知道對方的需要是甚麼,所以我們需要先知性、啟示性的話語。重點還不是要具體知道對方生命中的隱情,乃是要來求問上帝,我們該說甚麼、該做甚麼。當別人的需要被了解,我們又知道耶穌的哪些特質可以幫助他,那就是最好的話題切入點。每一個年齡層、每一個族群都有特殊的需要。小朋友有小朋友的需要,學生有學生的需要,社青有社青的需要,家庭有家庭的需要,老人有老人的需要。我們要了解所服事族群的特殊需要,藉著禱告滿足那需要。

永遠有效的切入點:工作、家庭
所有族群都有工作、家庭這兩方面的需要。小朋友的工作是玩耍,學生的工作是功課,進入社會後的工作就是職業,退休的老人也要有工作。人類受造是為了工作、治理這地,因為我們的上帝是工作的上帝,祂做事直到如今。另外,家庭更是始終都掛記在每個人心頭上,而且人們在家庭方面的需要,比工作更深。無論哪一個族群,一旦我們能夠幫助他們在家庭的需要上遇見耶穌,他們一定會被耶穌得著。家人關係再好的家庭,都還是需要耶穌的幫忙。我們教會在禱告佈道上要抓住這個主軸,從家庭的需要切進去為人禱告,幾乎可以百發百中。

前兩個禮拜,我的小女兒盼盼跟我談到她一位大學同學的事情。她屬靈認領了八個大學同學,其中第一個信耶穌的,竟然是她當初覺得最不可能的。她為甚麼信耶穌呢?因為失戀!這位同學全家都信密宗。她的妹妹也失戀,但是她妹妹失戀後卻出家。她媽媽非常痛苦,跑去廟要見女兒,但是眼前全部是剃光頭的尼姑,她根本認不出哪一個是女兒,當場放聲大哭!密宗對於要出家的人有很嚴格的篩選,不是隨便誰要出家都可以;在密宗裏面出家的有很多都是研究所、大學生以上的知識份子。我聽了大感不妙─原本已經有性解放團體要人們性放縱,現在又有團體要人們出家、要求規定不可以使用性。這些都是仇敵的詭計,要擄掠下一代。盼盼說密宗不只吸收大學生,還要吸收十八歲以下的孩子,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得著小學生。性解放團體和一些宗教團體正如火如荼地進入我們的下一代,不顧一切地要得著他們!教會要警醒、起來,為我們的下一代盡心竭力!所有人的問題都是從家庭開始的,我們真的要更多更快地起來得著下一代,求主幫助我們!

起來禱告,出去探訪,教會就復興!

最近有一個新的禱告運動在全台灣教會興起,發起人是全國禱告網絡的劉玉霞牧師。現在每天清晨五~七點,全台灣大概有四百間教會,超過四千人一起同心禱告(編註:本運動快速擴散中,讀者讀到本文時,人數與教會數將遠遠超過本處所載),為個人、為家庭、為國家、為地區、為教會。有一定的禱告程序和禱告內容,而且提供很多敬拜詩歌。劉牧師滿有敬拜恩賜,她蒐集了很多詩歌,台語、國語、希伯來語、英語的都有。她起先是自己清晨五點鐘起來靈修,把靈修心得貼在同工的LINE群組裏、新恩堂的網路上。起先沒有人回應,後來有六、七個人回應,漸漸地越來越多人回應。之後她負擔越來越強,不只連結自己教會的弟兄姊妹,也開始擴及其他教會的弟兄姊妹,這個禱告運動就這樣一個教會一個教會地往外擴散。而且,在每個教會,都是從弟兄姊妹開始,一個連結一個,不需要由牧師推動。這個禱告運動已經擴散到真理堂了,我很開心,禱告這件事情終於不用我推動了。看到我們教會有一大群人清晨起來一起禱告,我真是非常欣賞上的奇妙作為!

劉牧師每天花五六個鐘頭在這上面。我問她為甚麼要投入這樣的事奉,她說她去台東參加趙鏞基牧師的特會,被「刺激」到了。中央純福音教會過去這幾年因著一些狀況,教會的人數一直往下掉,從八十萬一直掉到四十萬。趙牧師從主任牧師的角色退下,李永勛牧師接任後,現在教會人數又從四十萬、五十萬、七十萬往上爬起來了。有人問李牧師突破的關鍵是甚麼,他說第一是禱告,第二是禱告,第三還是禱告!李牧師清晨三點半起來禱告,親近主,在禱告中把教會整個帶起來。我觀察過去趙鏞基牧師在這個教會實際推展最重要、人人可以投入的事奉只有兩個,第一個是晨禱,第二個是禱告探訪,這是他們教會的基本功,也是他們最厲害的兩招。他們的外展沒有其他花俏的事奉技巧,沒有《滿福寶》,也沒有啟發課程,就這樣「生吞活剝」地為別人禱告,樸實無華地把上帝的愛帶給別人。

我們真理堂佈道事奉的作法滿多種的,技巧方面的訓練也很多,這些都很好,但佈道更重要的是我們心裏面要有耶穌。個人要禱告,先在禱告中擁有耶穌,然後出去禱告把耶穌帶給別人;能活出這種生活型態,就是「外展」這個指標信念的意義!(2015.6.13‧週六晨禱信息‧吳琇瑩整理)

● 問題與討論
①你在為未信者祝福禱告的經驗中,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見證是甚麼?
②本篇信息以及上週史福索牧師的轉化特會,對你的傳福音事奉有哪些幫助?
十字架筆記:上帝透過本篇信息、本次聚會的整個過程,教導你要在甚麼事情上遵行祂的旨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