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世記系列講道:與神相遇(4)「巴別:墮落文化的啟示」主日信息回應
經文:羅馬書十一章33-36節
不是少數人有建造巴別塔的根,也不是多數人有建造巴別塔的根,而是每一個人!我們要打從心裏知道,我們是一個喜歡建造巴別塔的人,只有如此,我們才會預防、也才會治療自己這個罪性,不然就會永遠都在建造巴別塔。
過去這個主日,我們講到創世記中的巴別塔事件,特別是團體的「己」的問題。要分辨個人的「己」已經不簡單了,要分辨團體的「己」更困難。聖經把巴別塔事件記載下來,目的是為了警告我們這末後世代的人,不要犯這樣的錯;我們終其一生,都會持續面對這個問題,我們若不好好對付自己的肉體,不好好分辨,後果不堪設想。我們都是教會裏的領袖,都在帶領一個或多個團體;一個人的問題比較簡單,可是領袖會影響一片人。所以,這個信息對服事主的工人特別重要,主的工人需要很清楚自己是在建巴別塔還是在建方舟。
教會人數多,可能是在建造巴別塔,也可能是在建造方舟。韓國中央純福音教會建立的前二十年,被許多人批評,認為他們是在傳成功神學、建立巴別塔;但是後來,他們得到韓國教會的接納,並且帶動了整個韓國教會的復興以及聖靈更新運動。到底,我們要怎麼分辨自己是在建造巴別塔還是建造方舟?難道把小組帶得有聲有色,牧區人數大大增長,就是在建造巴別塔?敬拜團的事奉更不容易分辨。我們口口聲聲說我們不是在榮耀自己,而是在榮耀上帝,可是敬拜團一站上台,燈光一打下來,就是有濃厚的表演味道—我們自己真的能夠分辨清楚自己的動機嗎?一個事奉是在建造巴別塔還是方舟,我們千萬要好好分辨,以免自己其實是在建造巴別塔卻不自知。
分辨事奉性質的試紙:本於誰?倚靠誰?歸於誰?
我們現在要從聖經來看,怎麼分辨自己的事奉的性質。羅馬書十一章33-36節:「深哉,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!祂的判斷何其難測!祂的蹤跡何其難尋!誰知道主的心?誰作過祂的謀士呢?誰是先給了祂,使祂後來償還呢?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,倚靠祂,歸於祂。願榮耀歸給祂,直到永遠。阿們!」這處經文告訴我們,分別建方舟或建巴別塔的三個重要準則:本於誰,倚靠誰,歸於誰。第一,建巴別塔是誰的提議?是從「我們」的商議開始的;第二,巴別塔是倚靠誰建造的?是倚靠「我們」建造的;第三,建造巴別塔的目標是甚麼?是為了傳揚「我們」的名。本於「我們」、倚靠「我們」、歸於「我們」,就是建立巴別塔。建造方舟卻不是這樣。第一,建造方舟的想法,來自上帝—上帝要挪亞在祂施行審判之前,預備好方舟。第二,建造方舟的過程中,挪亞倚靠上帝—上帝親自教導挪亞方舟應該怎麼蓋,包括方舟各個部分的尺寸、要用哪種木頭,都講得清清楚楚;上帝並不是告訴挪亞要蓋方舟之後,就讓挪亞自己去蓋;第三,蓋方舟的目標是為了上帝—上帝要透過方舟拯救人,讓人可以活出上帝當初造我們的形像。
建方舟和建巴別塔的差別在於,這個建造是本於誰、倚靠誰、歸於誰。本於誰是指,我們的恩賜、能力是從哪裏來的;倚靠誰是指,建造過程是倚靠上帝還是倚靠人;歸於誰是指,所建造的東西是榮耀上帝還是榮耀人。(很多時候,我們會把事情的過程去頭去尾,雖然倚靠上帝,卻不是本於上帝、也不是歸於上帝;有時則是要頭要尾、中間卻靠自己,也就是本於上帝、歸於上帝,卻不倚靠上帝。)我們所做的一切是否能夠本於上帝、倚靠上帝、歸於上帝,基本上都跟一件事情有關,那就是跟我們是選擇吃生命樹還是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,我們是讓上帝作上帝還是自己作上帝。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,就會建巴別塔;吃生命樹的果子,就會建方舟。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有「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」的根—不是少數人有建造巴別塔的根,也不是多數人有建造巴別塔的根,而是每一個人!我們要打從心裏知道,我們是一個喜歡建造巴別塔的人,只有如此,我們才會預防、也才會治療自己這個罪性,不然就會永遠都在建造巴別塔。我們要嚴嚴地檢視自己,無論我們帶領的團體多大或多小,無論我們帶領的是小組、牧區、教會或者是國度性的事奉,都要打從心裏知道,我們是一個很愛建造巴別塔的人,這樣才有可能脫離建造巴別塔的光景。
上帝的試驗,煉淨我們的事奉
很多時候,我們總覺得自己是在建造方舟,但是上帝會試驗我們,讓我們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建造方舟,例如,上帝會把我們的職分、恩賜、職務拿掉,讓我們從自己的反應中認識自己事奉的性質。上帝測試亞伯拉罕的方式是,要亞伯拉罕獻上他所愛的獨生子以撒;亞伯拉罕順服了,上帝要他獻上甚麼,他就獻上甚麼,因為他深知一切都本於上帝、倚靠上帝、歸於上帝。我自己也面對過這樣的測試。
見證一:奉獻親手栽培的同工
我在事奉的過程中,一直都在提防自己落入建造巴別塔的光景,雖然我受過神學訓練,這件事對我來說依然不容易。三十多年前,當我剛開始事奉的時候,發生了一件事,那件事帶給我很大的提醒。那時候,我看到台灣信義會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新的傳道人產生,我、楊師母和俞繼斌牧師於是呼召了一群尋求全時間服事的弟兄姊妹,成立了麥子禱告會,定期為尋求全時間服事這件事禱告;從那時候開始,真理堂每年至少都會產生一對新的傳道人夫婦。我就想,這真是一個榮耀上帝的禱告,因為這個禱告出於上帝、倚靠上帝、一切的榮耀也歸於上帝。但是,後來發生一件事之後,我發現並不是如此。
麥子禱告會產生的第一對傳道人夫婦,出去開拓了家家歌珊堂。他們當時還是神學生,因此台灣信義會發給他們獎學金,並且在思考是否要和他們簽約,講定畢業後必須回到信義會服事。那時候,我跟總會的長輩們說:「我和大家保證,不需要簽約。麥子禱告會出來的,保證個個既忠心又委身,不會有人離開台灣信義會。」結果,沒想到他們才畢業一年,就打算移民美國了。對於他們這個決定,我裏面非常過不去,一方面愧對江東父老,二方面對他們很生氣。在我心裏,這件事情一直都無法過去。後來,我在北美明尼蘇達州念書期間,參加了北高地教會的一個特會。特會中,北高地教會一位牧師的分享,讓我終於放下這件事。
這位牧師說,他剛到北高地教會的時候,教會內部當時正分裂成兩派;初來乍到,就要處理教會分裂的問題,真是很辛苦。好不容易,整個情勢穩定下來之後,同工一個一個興起了,真是苦盡甘來。可是沒想到,他親手帶起來的那群核心同工,後來竟然一個一個地離開,沒有一個人留下來,不是調職,就是有人奉差遣要往這裏去或往那裏去。他在上帝面前哭訴說:「怎麼會這樣?我辛辛苦苦栽培的同工,竟然一個一個地走掉……?」上帝說:「要將初熟的果子獻給我。」這句話是甚麼意思?是不是說初熟的果子是上帝的,其餘的都是我們自己的?當然不是,我們的一切都是上帝的!上帝提醒他,要打從心裏把一切都奉獻給祂,他才突然了解到,原來他以為大家都應該聽他的,不可以離開他。他的分享讓我對建造巴別塔這件事有了更多的了解。
所以,我沒有去找那對傳道人夫婦,沒有責備他們,我們之間的關係就完全恢復了;我們關係恢復,不是從他們開始,而是從我自己開始,我釋放了他們,也釋放了自己。我之所以可以從這當中得釋放,是因為我看到了誰是賜一千萬兩銀子的那一位,誰是赦免的那一位,誰是建造教會的那一位,誰是要得著榮耀的那一位—是上帝!我從北高地教會那位牧師身上學到,甚麼是本於上帝、倚靠上帝、歸於上帝,這對我後半生的事奉有非常重要的影響。
所以,今天當我面對弟兄姊妹說要離開,我只問他們是不是清楚上帝的呼召,若是出於上帝清楚的帶領,我連眉毛都不會皺一下。甚至,我還會把人用力推出去,不然我們要如何從事宣教事奉?我很知道我們教會的特質是甚麼:在真理堂這個強調愛的團契的教會,我們喜歡小組膩在一起、牧區膩在一起,如果我們按著自己的喜歡,一直膩在一起,就不可能奉差遣出去,反倒容易落入建造巴別塔的光景。(可是,難道奉差遣出去,就不會建造巴別塔嗎?還是會!建造巴別塔是我們的本性,如果我們不認識自己的本性,就很難學習一切事奉都真正本於上帝、倚靠上帝、歸於上帝。)
見證二:奉獻成就感
天主教神父盧雲(Henri Nouwen)是個很被上帝重用的人。他年邁之時,被調到一個服事弱智者的團體任職。在這裏,他發現他裏面的恩賜沒有一樣派得上用場:弱智者沒有足夠的能力與他互動,聽不懂他講的話,笑的時候也不確定是有意義還是沒有意義;他甚麼恩賜都發揮不出來,只能愛他們,而他們對他的愛經常是沒有回應的,有時候反倒把事情弄得一團糟。盧雲在服事他們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徹底無能。就在這個時候,上帝對他說:「你若要建立方舟,就要作個無能的大能者。」無能是指,打從心裏對上帝說:「上帝啊!離了祢,我甚麼都不能做。」愈有恩賜、愈能幹、愈有成就的人,愈容易建巴別塔;反倒是笨笨的人,本來就覺得自己沒有能力,當上帝把好東西給他們的時候,他們就打從心裏知道那是從上帝來的。盧雲被上帝放到那個弱智團體之後才知道,他一點都不能倚靠自己,學習作一個無能的大能者,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學習。
羅馬書十一章36節「……萬有都是本於祂,倚靠祂,歸於祂……。」分辨我們是在建造巴別塔或方舟的準則在這裏。我們要清楚知道自己的事奉是草木禾稭,還是金銀寶石,以免等到有一天我們到上帝面前的時候,我們所做的一切,上帝都不認可,統統都燒掉。這個信息特別是針對那些事奉起來很拚命的工人講的;愈拚命的同工,愈要小心,要很清楚自己是為神拚命還是為自己拚命。我以上帝的慈悲勸大家,要祈求聖靈的光照,若沒有聖靈的光照,沒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建巴別塔還是建方舟。今天,有太多教會和機構都是在建造巴別塔,而不是建造方舟,還有更多的情況是,兩者混在一起,一面建方舟一面建巴別塔。(2009.9.1‧週會信息)
●問題與討論
①本篇信息講到兩個見證。請分享你在事奉中獻以撒的相關經驗。
②請用「本於祂,倚靠祂,歸於祂」來檢視你的事奉。
③在上帝面前立志一切事奉都要本於祂,倚靠祂,歸於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