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主日信息】四福音中的醫治釋放事奉(5):信心與醫治釋放事奉②
經文:馬可福音二章1-5、10-12節;馬太福音十八章19-20節;路加福音十章1、17節;約翰福音十五章5-8、16-17節
上帝賜給教會極大的權柄,當我們謙卑尋求主,當我們懂得彼此同心合意,上帝在我們當中醫治釋放的能力會大大釋放出來。
醫治釋放事奉是一種信心的事奉,是我們用信心支取上帝的權柄與能力的事奉。當我們談到醫治釋放是信心的事奉時,主要是談到三方面的信心:第一,服事者個人的信心;第二,服事團隊的信心;第三,被服事者渴慕醫治的信心。這個主日我們特別要來探討的是,服事團隊的信心。
上帝非常看重且喜悅我們能有信心的態度。希伯來書十一章6節告訴我們:「人非有信,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;因為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,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。」上帝是一位恩上加恩的上帝,祂喜歡把各式各樣的恩典賞賜給我們,包括醫治釋放的恩典。如果我們送別人禮物,別人卻對我們不理不睬,我們會有甚麼感覺?如果我們送禮物給別人,他告訴我們:「這禮物就是我的需要!非常謝謝你!」我們面對別人感激的回應,會有甚麼感覺?上帝也是一樣,祂喜歡我們信靠祂、求告祂,接受祂的恩典。信心跟恩典是雙胞胎,哪裏有恩典,那裏就有信心;哪裏有信心,那裏就可以得著恩典。充滿恩典的上帝很期待我們對祂有信心的回應。
上帝特別喜歡藉著團隊的信心賜下醫治
上帝不只是喜悅我們個人的信心,上帝更喜歡一群人(團隊)一起投靠祂、信靠祂,尋求祂的賞賜,尋求醫治釋放的恩典。馬可福音二章1-12節記載一個癱子得醫治的故事:癱子沒有辦法靠自己的力量見到耶穌,可是他的四個朋友花盡力氣,辛苦地把他抬到屋頂上面,又把屋頂挖洞,把癱子縋下來,到耶穌面前求祂的醫治。經文記載:「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:『小子,你的罪赦了!』」(5節)當耶穌吩咐癱子拿褥子起來,回家去,癱子當場就得到醫治!這邊耶穌好像沒有特別提到癱子的態度,祂是因為看見這四個朋友的信心,所以賜下醫治的恩典。
我作基督徒超過五十年,我個人跟上帝禱告也曾得到很多的恩典。回顧過往,我發現很多時候我之所以能得到那麼多恩典,是因為有弟兄姊妹、團隊與教會為我代求,包括醫治的恩典。沒有錯,上帝會聽我個人的禱告,讓我得到許多恩典,可是上帝顯然更喜歡團隊為我禱告。很多人都知道我有先天性心臟病,四、五十年前這個病是無藥可救的,有時候我的心跳會忽然飆升到每分鐘兩、三百下。心跳出狀況會導致血液循環出問題,甚至可能會中風。像我一樣得先天性心臟病的人,有些第一次發病就過世了,有些人則是中風。很多年前有一位台大醫科的弟兄說,我身上好像帶了一個不知何時會爆炸的炸彈,聽起來挺嚇人的!
當我開始全時間出來服事,做學生工作之後,有一年我特別推動整個大專團契建立彼此代禱的禱告網絡。以前沒有手機,只有家用電話,我們想盡辦法傳遞彼此的代禱事項,第一次打對方不在,晚點繼續打,晚點依然不再,明天繼續打。禱告網絡架好以後不久,突然有一天我心臟病發作被送到醫院,醫生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置。我們的禱告網絡就開始發動,效果非常好,大家為我禱告,我就好了!可以出院了!團隊憑信心守望禱告非常有效能。
1984-86年,我在美國進修。當時不管是台灣的醫生還是美國的醫生都告訴我,這個病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嚴重。我在北美的時候,每一年都因為心臟病進急診室一次,平常也會有一些小發作。1986年我從北美回來,上帝透過一位弟兄對我說先知性的話語。他說上帝很清楚地指示,楊師母每一天都要為我禱告,並且我要找禱告團隊天天為我守望禱告。我聽了就順服,開始每個禮拜寫禱告信,請求弟兄姊妹天天為我守望禱告。這是我常常請求別人守望禱告的由來。這三十年來,我的心臟病曾經發作過,但是我沒有一次因為心臟病發作而進急診室,而且我年紀越大,發作的次數越少。這是弟兄姊妹禱告的結果。
因為我常常請求別人禱告(不只為我的身體禱告,也為我的事奉禱告),因此我經驗極多的恩典。基本上我就像那位癱子一樣。我有很重的教會事奉,每一天都需要領聚會,還有一些輔導事奉,現在還加上國度事奉,若不是弟兄姊妹持續為我禱告,我不可能這樣長久持續事奉。有一次在我們教會電梯門口,教會一位師母問我:「楊哥,你是我們傳道部年紀最大的牧者,可是常常看起來都最有活力,好像可以不吃不睡的樣子!為甚麼會這樣呢?」我想都沒想就說:「因為我有很多忠心的代禱者!」我感謝上帝,也感謝所有為我代禱的人,我的事奉是靠著團隊的信心托住的。
記得有一次我在舊金山服事,坐骨神經痛到我沒有辦法動。當時我真的是被人當癱子一樣,抬到講台上去講道!那時候我以為上帝要做一件新事,就是讓我躺著講道。但是當地的弟兄姊妹迫切為我禱告,禱告完,我居然可以站起來,而且講了好多堂的道。很有意思的是,當服事停止的時候,我又開始痛了。當時我覺得很困擾,因為坐飛機回台灣要十幾個鐘頭!於是我又請弟兄姊妹繼續為我禱告,很希奇的是,一上飛機又不痛了,直到下飛機才又開始痛。我沒有辦法解釋為甚麼會這樣,它就是那麼真實地發生在我身上。我最喜歡的事奉之一,就是幫助我的同工、區牧找到代禱者,或者請代禱者為我們的同工守望禱告,因為我可以在當中親眼看到、經歷到很多上帝的恩惠。
1986年我從美國回到台灣,那時候我的師傅傅立德牧師還在真理堂當中服事。他有一次在打電話到美國給我的時候說,他每一個月都要重感冒一次,不管吃多少維他命C都沒有用。因為我經歷過團隊信心的禱告使我得醫治,所以我請教會的社青團契(那時叫光鹽團契)十幾位弟兄姊妹,每天都為傅牧師守望禱告。我也請傅牧師每週寫代禱信,把他輔導的時段全部列出來,每一個時段都請十幾位弟兄姊妹守望禱告。當這個禱告團隊建立起來,開始為傅牧師禱告,他就幾乎很少感冒了!傅牧師說他最不喜歡趕鬼事奉,但是他從事輔導工作,怎麼可能不遇到趕鬼事奉?傅牧師趕鬼的事奉非常有能力,因為不是靠著他,而是透過弟兄姊妹團隊的代禱,上帝的恩典與他同在,給他很大的扶持。團隊信心的守望禱告,幫助傅牧師在後來的事奉,帶出更多、更大的果效。
團隊的信心意味著謙卑、愛與合一
上帝為甚麼特別喜歡團隊的信心?為甚麼特別喜歡藉著團隊賜下醫治呢?因為祂要我們在團隊中學習謙卑、學習彼此相愛。
學習謙卑
首先,我們要認識甚麼是信心。信心不是覺得自己很有能力,信心的第一步是認清自己沒有能力、很軟弱。第二步,是知道主耶穌有能力。第三步,是求主幫助我。這三個步驟哪一個最困難?第二、第三步相較起來比較簡單,第一步最困難,因為我們都覺得自己滿行的。如果我們覺得自己辦得到,那麼就根本不會尋求上帝了。我們都同意上帝是全知全能的,問題是我們根本不會想要來好好地求告祂,因為我們內心深處都覺得自己還滿不錯的,只是嘴巴沒這樣講出來而已。北歐一位神學家哈列斯比(O. Hallesby)在他所寫的《禱告》一書中說,禱告的第一個步驟是感到無助。我們可以透過禁食禱告認識自己的無助,透過身體軟弱來刻意體會無助,學習謙卑、放下自己。信心就是放下自己,接受上帝的恩惠跟能力,而不是覺得自己多麼了不起。
上帝喜悅我們進入團隊的事奉、看重團隊的信心,因為這可以讓我們學習謙卑。請求代禱等於承認我們是無助的癱子,需要別人把我們抬到耶穌面前。請求別人代禱不容易,因為我們都不喜歡被人看為癱子,甚至真的病得像癱子一樣了,也不太願意告訴別人,我們總是希望在別人面前有美好的形象。很多年前有一位弟兄,他一聽到別人問他有沒有甚麼需要代禱的事項,他馬上就會變臉,說:「你覺得我很差嗎?」要能夠跟別人談到自己的軟弱,請求代禱,面子必須先放下來。
即使我們承認自己軟弱,要找人為我們禱告,容易嗎?那位癱子要找到四個這麼愛他的朋友,容易嗎?不容易!耶穌的時代不容易,我們現在也不容易。那四個朋友費盡力氣把癱子抬到屋頂上,又把屋頂拆了,好讓癱子可以來到耶穌面前。有這樣的朋友不容易,而有時候即使有這樣的朋友,我們也常會覺得不好意思麻煩他們;特別我們處在一個很忙碌的時代,一想到要佔用別人的時間真的會感到很不好意思。
我們第一個要克服的困難,是要願意說出自己的軟弱,第二個要克服的困難,是要願意請求別人的幫助。像我因為有心臟病,被迫要常常請人為我代禱,我也確實常常請別人為我代禱,但說真的,難免還是會感到不好意思。請別人為自己代禱沒有別的訣竅,就是要放下自己的面子,臉皮厚一點、殷勤一點而已。其實,在上帝眼中,這叫作謙卑。謙卑就是願意尋求上帝的幫助,尋求別人的幫助。上帝在團隊裏教導我們怎樣放下自己,承認自己的軟弱,承認自己需要別人的幫助,更透過團隊讓我們知道,我們需要耶穌的幫助,學習徹底謙卑,徹底讓老我死掉。
好多年前,我帶領教會傳道部在一個天主教的修道院裏開退修會,那是一次禁食禱告退修會。第一天晚上,我的喉嚨就開始痛(這是傳道人的職業病之一),喉嚨腫得很厲害。通常我生這樣的病,要經歷喉嚨痛、流鼻水、打噴嚏,甚至失聲,咳嗽要超過一個禮拜以上的時間才會好。當時我向上帝禱告,上帝強烈提醒我趕快請求別人為我禱告。可是當時已經是晚上十一、二點了,雖然我有找別人為我禱告的習慣,但是要在那麼晚的時間麻煩別人,我還是很不好意思。最後我還是順服主,請同工們為我禱告。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,就完全好了!那又是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神蹟。
我深深經驗到,團隊的信心是要放下自己的老我,透過弟兄姊妹尋求上帝的幫助。使徒雅各也講過類似的話:「你們要彼此認罪,互相代求,使你們可以得醫治。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」(雅各書五:16),我們當中有病的,要去請教會的長老為我們抹油禱告。注意,不是長老主動來為我們抹油禱告,是我們要前去請長老、傳道人來為我們抹油禱告,為我們向上帝求醫治。以前華神的林道亮老院長告訴學生說,別人生病的時候,不要跑去為他抹油禱告,要等他來請求長老、傳道人為他禱告,才為他抹油禱告。為甚麼?不是擺架子,而是要人學習謙卑,謙卑的態度會帶下上帝的醫治。
我們教會馬上就要舉辦醫治釋放事奉同工訓練會,當中有醫治釋放工作坊,為每一個人禱告。與此同時,我們還會找一群弟兄姊妹組成代禱團隊,為工作坊的事奉作守望禱告,以禱告作我們的遮蓋,使我們從上帝那邊聽到先知性的指示。我們在做醫治釋放事奉的過程,有時候會卡住,沒有辦法突破。小組可以把需要禱告的事項,提到這個代禱團隊,由代禱團隊為這件事情禱告;代禱團隊也會把上帝對他們說的話,寫在紙條上,主動傳遞給各個小組,這會為正在進行醫治釋放事奉的各個小組,帶來很大的幫助,非常有力量。
學習彼此相愛
上帝喜悅藉著團隊賜下醫治,不只為了鼓勵我們學習謙卑,也是要鼓勵我們學習彼此相愛。
愛的團隊是上帝永恆的心意。馬太福音十八章19-20節,祂說當我們彼此相愛、同心奉祂的名禱告,祂必會在我們當中:「我又告訴你們,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麼事,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。因為無論在哪裏,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,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。」
上帝的本性是愛,三位一體的真神在永恆裏面彼此相愛。上帝的形像就是無條件的愛,祂創造我們的時候把這形像放在我們裏面,讓我們可以愛祂,和其他人彼此相愛。人犯罪墮落之後,離開上帝這愛的泉源,以至於我們跟上帝隔閡、跟人隔閡,我們開始仇恨、開始嫉妒。心中無神,目中就無人,疾病因此產生,心靈生病,身體也跟著生病。疾病、捆綁、轄制都是離開愛的源頭所造成的,耶穌基督來救贖我們脫離罪,而罪的本質就是離開上帝的形像、離開愛。
羅馬書三章23節:「世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上帝的榮耀」,上帝的榮耀就是上帝那無條件的愛的彰顯。團隊事奉不只是把愛當作使人得醫治的工具、策略,醫治釋放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活在跟上帝、跟人、跟自己和諧的愛的關係裏面。所以上帝要我們活在愛裏面,並且當我們同心合一向祂祈求,祂就在我們當中,做醫治釋放的工作,聖靈就會來工作,讓我們進入完全的愛裏面,身、心、靈都得到完全的醫治跟釋放。
基督徒的事奉絕對沒有獨行俠式的,一定都是團隊事奉。整個新約的事奉原則都是兩個兩個一起(例路加福音十:1、17),這是基督身體的原則、團隊的原則,團隊可以把上帝的形像彰顯出來。耶穌對那個癱子說:「你的罪得赦了」是甚麼意思?就是指他要活在上帝的同在裏面,進入到上帝裏面。世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上帝的榮耀,倒不一定是說他因為犯了甚麼罪才癱瘓,可能他出生就癱瘓。人離開愛的泉源,一定會生病,上帝要把他帶回來。上帝赦免了他的罪,醫治他的疾病,醫治疾病跟上帝給我們愛、赦免我們的罪,是同一件事情,應該劃等號。兩個兩個出去服事不只是為了遮蓋彼此的軟弱,彼此扶持,也是為了把愛的見證、榮耀的見證帶出來,以至於鬼都服了門徒。哪裏有真實的愛,那裏就可以拿到權柄醫病趕鬼。
約翰福音十五章5-8、16-17節,耶穌所講葡萄樹與枝子的比喻,我們往往會說這是講我們跟主的連結,其實這也是在教導基督徒要彼此相愛,因為17節很清楚地說:「我這樣吩咐你們是要叫你們彼此相愛。」換句話說,我們不只要跟上帝連結,也要跟人有好的連結。枝子要跟枝子連結,才能夠跟樹幹連結,這樣整棵葡萄樹才會健康、結果子。當我們活在主裏面、弟兄姊妹裏面,成為一個身體,上帝會把一切恩惠充滿在我們裏面。當我們彼此真正相愛,跟主連結、跟人連結,才會活出健康,結果不停。
當一個團隊懂得彼此同心、彼此接納、彼此饒恕、彼此認罪、彼此代求,上帝的同在會很清楚。上帝同在,上帝的權柄、能力就會出來,這樣,我們的病當然會得到醫治。
有一次,也是在我們教會辦的醫治釋放研習會,不少教會的傳道人來到我們當中學習。我帶領一組傳道人在我辦公室內彼此服事。要把牧師們聚在一起不簡單,他們都很忙,要他們彼此相愛,同樣不簡單。那一天,我們在聖靈裏面敞開,我們認罪,我們饒恕,我們打破祖先遺傳的咒詛,我們也做醫治釋放事奉,最後才提到身體的醫治。基隆有一位牧師把衣服打開,胸口長了一個比雞蛋還大的瘤,請我們為他禱告。我們一個一個輪流為他禱告。第一個牧師奉主的名為他禱告,他的腫瘤咻地馬上消失一半;第二個牧師為他禱告,消失了三分之二;第三個為他禱告,整個腫瘤都消失了。他當場大哭失聲!我為別人作醫治釋放禱告的經驗,完全沒有果效的情況很少,立刻痊癒的也很少,大部分都是介於中間,經過一段時間漸漸痊癒。那一次我大感震撼,不只是因為當場看到上帝的大能,更是因為上帝的榮耀在我們當中,我們當中充滿愛,我很深地感到我們如同一人跟主在一起。
當我們團隊奉主的名聚集同心合一禱告,上帝的同在會非常明顯,甚至有些時候我們還沒有為身體求醫治求釋放,我們已經得到醫治、已經得到釋放。多年前,台灣一群同工一起去韓國參加研習會。那幾天,有一位牧師的膽結石令他非常疼痛,但是他忘記把藥帶到韓國,只好忍痛聚會。但是,有一天,就在聚會的時候,敬拜非常好,整個上帝的榮耀降臨,他還沒有請求別人禱告,他感覺到身上傳出一聲「喀嚓」,與此同時,他就一點都不痛了。他後來回想,是因為上帝的愛和恩典很深地充滿在那幾天的聚會,因此聚會中雖然沒有醫病服事,但上帝的同在讓他得著醫治。
我學習醫治釋放很多年,在所有團隊裏面,教導「上帝的同在、愛可以帶來醫治」,講得最好的是天主教的神父麥格納(Francis MacNutt)。1970年代他來到台灣辦研習會,他教導醫治釋放事奉時非常強調要有信心的氛圍、愛的氛圍,服事現場不能是緊張焦慮的,上帝同在時應該是充滿平安、充滿愛的。他特別強調要求上帝的愛充滿、聖靈充滿。有一次他為一對夫妻禱告完,太太就大叫說她得醫治了。有意思的是,她並沒有求醫治,這位神父只是為她禱告求上帝的愛充滿在他們夫妻當中。當他們夫妻被上帝的愛充滿,她肩膀上的瘤竟然消失。還有一次,他為一對宣教士夫妻禱告,也是求愛充滿他們,沒有為病禱告,突然那位宣教士弟兄就大叫說:「不見了!不見了!」原本他有很嚴重的疝氣,很痛,上帝的愛一臨到,他清楚感受到上帝在他身上的醫治工作。
哪裏有同心合一,哪裏有愛,哪裏有上帝的同在,那裏就有醫治,那裏就有釋放。事實上,今天有許多身心靈的疾病、捆綁、轄制,都是因為我們裏面充滿罪、仇恨、懷疑、害怕、不正確的罪惡感、嫉妒。嫉妒是我們骨中的朽爛,是離開上帝那無條件的愛所引起的。當上帝的愛臨到,我們的身心靈都會得到醫治。我們彼此相愛的程度,會決定我們醫治釋放的程度;我們彼此相愛的範圍有多大,我們得醫治釋放的範圍就有多大;我們彼此相愛的深度有多深,我們的醫治釋放就有多深。
團隊的信心,帶出上帝的權柄、能力
我們的小組、家庭彼此相愛,小組跟家庭會經歷醫治釋放;我們牧區之間、全教會很深地彼此相愛,可以帶下上帝的大能跟權柄。全教會同心合一敬拜禱告,上帝醫治的靈會在我們當中大大彰顯。
十幾年前,當我們還在舊堂的時候,有一次早上七點鐘,我接到台中慕義堂于金堂牧師的電話,他們教會一位實習傳道送加護病房,病危,他特別請求我們的代禱支援。那天,我做了一個罕見的動作:我馬上通知四堂崇拜的主禮,每一堂都請會眾為這位實習傳道禱告。為甚麼?因為前幾天我做了一個夢,夢到一輛遊覽車載滿慕義堂的人,于金堂牧師也在上面,突然有一條黑蛇跑到遊覽車上。夢醒之時,我感到他們教會可能會出一點事情。所以,那一天于牧師打電話給我,我一聽就知道這是對教會整體的攻擊,所以我拿起教會的權柄為他們禱告。過一兩天,這位實習傳道就得到醫治,離開加護病房了。上帝給教會的權柄是何等大,我們要好好使用。
2011年第一屆牧者國是論壇在日月潭舉行,我跟楊師母去台中,台中杜明達牧師的一位同工開車接送我們,一上車談沒有幾句話,他就轉過頭來謝謝我救了他。我感到很奇怪,我們第一次見面,怎麼會說我救了他?原來,好多年前,他在加護病房,醫生說大概沒有甚麼希望了,杜牧師打電話給我請求代禱,我當時在台大體育館參加一個四五千人的特會,我是負責同工之一,馬上通知大會,請大會為這個緊急的需要禱告。同樣地,這位同工很快地就離開加護病房,得到醫治了。
上帝賜給教會極大的權柄,教會是基督的身體,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,當我們謙卑尋求主,當我們懂得彼此同心合意,上帝在我們當中醫治釋放的能力會大大釋放出來。
結語
團隊的信心是一種謙卑,完全放下自己來倚靠主,並且愛上帝,彼此很深地相愛、接納、饒恕。當我們謙卑、彼此相愛,上帝的醫治會大大臨到,因為上帝在我們當中。上帝已經把權柄給了教會,當有兩三個人奉主的名禱告,主就在我們當中,我們就可以帶出極大的恩惠、極大的權柄跟能力。
你容易不容易請求別人代禱?你是不是經常可以為別人的需要禱告?這基本上是在問你願不願意承認你有需要,願不願意像癱子一樣請求別人,以及你是不是有耶穌的愛,願意去服事別人、為別人禱告?要學習活在謙卑、愛的團隊裏面,最好的場所有兩個:一個是我們的家,一個是我們的小組。今天很多人連小組都沒有參加,即使參加小組也是人的話很多,禱告很少,沒有好好來專心尋求主,非常可惜。
我們周圍有多少的癱子?有多少人身心靈有疾病?有多少家庭在破碎當中?我們的城市、我們的國家,是不是生病了?不過,重點不是有多少病人,關鍵是有沒有四個朋友可以把無助的病人抬到耶穌面前。今天,當家人同心合一、彼此相愛,奉耶穌的名禱告,小組聚在一起奉主的名彼此代禱、彼此守望,整個教會同心合一禱告,城市的長老們聚在一起,同心合意如同一個教會活在主面前─我告訴大家,台灣會翻轉,城市會翻轉,很多人會得到醫治,上帝的榮耀會降臨在我們當中!
耶穌是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,我們要懂得求告祂,而且我們不只要求個人的信心,更是要求團隊的信心,懂得學習著謙卑,學習用真實的愛來上帝、彼此相愛,這樣就可以為這塊土地帶來極大的醫治、釋放跟轉化。而我們要從最基本的動作開始,我鼓勵大家參加禮拜六早上全教會的禱告會,共同使用上帝給我們權柄,一起經驗團隊的信心!(2016.10.2.主日信息.吳琇瑩、吳俊德整理)
●問題與討論
1. 上帝透過本篇信息以及好幾個上帝藉著團體的信心賜下醫治的見證,對你的心說了哪些話?
2. 對於你自己身心靈、工作、關係等各方面需要醫治的事情,你請求別人代禱的意願如何?你為別人禱告的意願又如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