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

7.打下分享事奉的根基─建立禱告連結的文化

經文:使徒行傳二章37-47節

你渴望成為一個分享的人嗎?你渴望你的小組成為一個分享的小組嗎?就從禱告、接受聖靈開始。要能夠分享,我們先要來到上帝的面前,好好建立禱告連結的文化。當聖靈澆灌我們,我們就能夠出去分享見證,就能夠去分享從上帝而來的好東西!



過去一個月,我們在思想一個主題─使徒性分享,我們要成為使徒性分享的人,成為使徒性分享的教會。使徒性的分享,就是無條件捨己,而且道成肉身地去分享。使徒性分享最棒的學習所在,就是進入到有分享文化的團隊裏,看到許多見證人,很快就能學會分享了。初代教會就是一個這樣的團隊,我們來看他們是怎麼分享,又是怎麼帶出分享的文化和習慣:

眾人聽見這話,覺得扎心,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:「弟兄們,我們當怎樣行?」 彼得說:「你們各人要悔改,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叫你們的罪得赦,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;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,並一切在遠方的人,就是主─我們上帝所召來的。」彼得還用許多話作見證,勸勉他們說:「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。」於是領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。那一天,門徒約添了三千人,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,彼此交接,擘餅,祈禱。 眾人都懼怕;使徒又行了許多奇事神蹟。信的人都在一處,凡物公用,並且賣了田產、家業,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。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裏,且在家中擘餅,存著歡喜、誠實的心用飯,讚美上帝,得眾民的喜愛。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。(使徒行傳二:37-47)

初代教會的分享事奉,是「天天」在殿裏、在家裏分享,他們的聚會是每一天,不是一個禮拜一次。他們天天在殿裏(準確來說是聖殿外院)聚會,就像每天有崇拜聚會一樣;他們也天天在家裏聚會,就像每天有小組聚會一樣。他們天天在一起,有物質的分享、有屬靈的分享,並且很深地彼此接納、彼此相愛、彼此祝福。這是標準的愛的團契!他們的物質分享到一個地步─凡物公用,每個人都把東西拿出來分享,沒有一個人說東西是他自己的。他們的屬靈分享包括分享上帝的話、分享使徒的教訓。他們同心合意,恆切地彼此相愛,造成一個結果─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。

文化大有影響力

初代教會的彼此相愛已經形成一個文化,影響到耶路撒冷這個城市,也就是教會外面的人也看到了,如同耶穌所說:「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,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。」(約翰福音十三:35)就是這樣很深地彼此相愛的文化,吸引許多人到他們那裏,使徒行傳第二章,先是三千人悔改信主,到了第四章,又有五千人悔改信主。一個有天天分享的習慣和文化的團隊,就會帶出很多會分享的人,這些分享會很快地往外影響、感染人(外邦人說這些人像瘟疫一樣),文化對人的影響太厲害了!(不過,文化有好的,也有不好的,都會影響人。)

進到一個有文化的環境裏,很容易就會受到影響,比如這次我到新加坡去交通學習,就很明顯地感受到他們有很多很好的文化。所以,要學一件事情,最好到有那樣文化的地方去。有一陣子,我們教會鼓勵大家到韓國禱告山學習禱告,回來以後大家的禱告變得特別火熱;到中國大陸去宣教回來,也會受當地教會文化的影響,禱告得很迫切(不過一陣子不在那個環境,很容易會回到原來的狀態)。文化的影響很厲害!

慷慨也是一種文化。從90年代至今,這三十年來,我們教會受新加坡的堅信浸信會(FCBC)的影響很厲害。他們是一個慷慨的團隊,1996年開始來台灣幫助台灣教會小組化,他們有三十幾個同工,每個月輪流飛過來,幫助台灣建立牧者訓練協會,持續有一年的時間,而且沒有拿我們一毛錢。他們這樣做,又耗交通費,又花大量時間往返(少說九小時),而這就是他們的分享。受到他們慷慨分享的影響,整個真理堂,甚至整個台灣教會也越來越慷慨。

堅信浸信會在建立初期,便已成立一個慈惠事工,觸愛事工(Touch Ministry),到現在這個事工有90%的經費不是由教會出,而是從各地的募款、從非基督徒、從政府那裏而來,而且他們的事工非常有影響力。因為他們幫助貧窮人,他們說的話有人聽,很有影響力,而且他們很勇敢,面對新加坡的性解放運動,他們也站出來維護家庭價值。當地性解放團體每一年都有特別的聚集,與此同時,也有持守聖經價值的運動─「愛新加坡」(Love Singapore)。堅信浸信會主任牧師鄺健雄擔任「愛新加坡」運動的主席二十年,每年都舉辦大會,這幾年他們完全以家庭為主題,鄺牧師呼召新加坡的教會起來,到今年聚集了七千個人。他們打算穿上白色的衣服,勇敢地宣告維護家庭價值是他們的立場。新加坡政府的立場傾向維護傳統家庭價值,因此樂見「愛新加坡」運動的推動。新加坡首任總理李光耀在三十年前曾說:「假如新加坡離棄了家庭的價值,這個國家會沒有希望。」他們有先知性的政治家,知道甚麼是最好的。可是這個國家也受到整個世界文化的影響,需要教會跳出來對抗整個巴比倫文化,而他們正在這麼做。從新加坡堅信浸信會,我們學到的是慷慨,學到的是他們的信心與勇敢,這些文化很大地影響我們。

你希望成為一個慷慨的人嗎?你希望你的小組成為慷慨的小組嗎?你希望我們的教會成為慷慨的教會嗎?去跟慷慨的人在一起,去跟慷慨的團隊在一起,去跟慷慨的教會在一起,是最快速的方法。

愛的連結,大有影響力

假如每一次連結,都跟一些真的是有負擔、有生命,而且異象、信念相同的人在一起,帶出來的力量是非常大的!

這次在新加坡的聚會,至少有來自七個國家的牧者同工,大家一同為了亞洲的家庭運動站起來。我問楊師母印象最深刻的是甚麼,她說,是彼此相愛、連結。「愛新加坡」特會結束的那天晚上,幾個國家的教會聚在一起討論亞洲家庭運動,其中有鄺牧師,也有香港恩福堂的蘇穎智牧師。蘇牧師跟鄺牧師是神學院的同班同學,兩個人都火熱地服事主,當時他們一邊讀書一邊牧會,因為他們認為所讀的神學要和實際事奉連在一起,才能真正建造生命,兩人的信仰立場也都十分保守。後來,他們一個回新加坡,一個回香港,各自建立教會;再過幾年,蘇牧師去新加坡參加鄺牧師的細胞小組研習會時,他們發現彼此的立場不太一樣了。兩人毫無惡言相向,卻有了「你走你的陽關道,我過我的獨木橋」的默契。過去這幾年,我在這兩個教會裏,看到一個共同點,就是愛耶穌的心,他們都有對整個國家社會情勢發展的憂心,以及對家庭問題的憂心。那天晚上,我們這些人又湊在一起,蘇牧師說:「我們要分清楚絕對和相對的事!我們的神學立場雖然不一樣,可是為著愛耶穌的緣故,這些都可以放下來,我們還是可以彼此相愛!」說完他擁抱鄺牧師。鄺牧師當場也流淚說:「我們還是好朋友、好同學!」雖然神學立場不一樣,還是可以彼此相愛,這是最感動人的。

我們說要復興家庭、要復興教會,可是上帝真正要給我們的復興,是彼此相愛、合而為一。愛的團契是祂要送我們的禮物。從前我們跟新加坡學小組事奉,但上帝給台灣教會的不只是教會增長、不只是建立小組,更是讓台灣教會凝聚在一起。當台灣教會開始推動小組化運動,許多忙碌的傳道人開始聚在一起,一起上課學習,也在上課中學習彼此分享、彼此認識、彼此相愛。這也是過去二十年來,牧者訓練協會最大的貢獻─透過外面的使徒團隊把台灣眾教會連結在一起。教會需要連結、需要彼此相愛、需要互相捨己,不然我們怎麼面對轉化國家的挑戰?連結,並且深深地彼此相愛是上帝給我們最大的禮物!

這一次在新加坡的聚集,我還有一個收穫─對中國大陸宣教的負擔更強烈。以前中國大陸貧窮的時候,大家都很願意幫助,現在他們經濟起飛,財大氣粗,猶如二、三十年前的台灣,反倒讓人生厭,我十分擔心大家對中國宣教的熱忱消退。而在新加坡的聚會中,針對大陸宣教,中國代表分享3030的異象:2030年,30%中國人信耶穌,使中國變成福音化的國家。30%中國人數是上億的!當這樣的事成就,在對抗西方社會解構家庭的世界價值觀上,台灣便可以減輕一些勞苦了,因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,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一塊,由他們來講家庭,會更加有力。「我們為甚麼要接受西方錯誤的性解放運動以及混亂的家庭婚姻觀?在我們華人的文化裏,是重視『天』的,天作之合是上帝所預定的旨意!我們要接受上帝的價值觀!」這些話若由中國大陸的弟兄姊妹口中說出來,太有力量了!現在上帝把財富、權柄、榮耀給中國,當有一天他們能帶動整個亞洲起來,勢必會影響到整個世界的局勢。中國的福音化非常重要!

在中國大陸福音化的過程中,台灣擔任的角色是火星塞;火星塞一點火,汽車引擎就會開始運作。求主幫助我們,我們要影響各地的華人,我們要作橋樑,我們要為中國的宣教繼續禱告,不要停息。中國大陸要福音化,啟發課程是一個非常棒的工具,在佈道及造就福音教會上都非常有幫助!所以我們教會要繼續投入、學習辦啟發,預備作更多、更大的分享。除了啟發課程,我們也要繼續推動基督化家庭。當中國的教會福音化、當中國的家庭被翻轉過來,他們一定會成為全世界的祝福,到那時候,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的日子就近了!耶穌再來的日子也不遠了!

建立禱告連結的文化

好的文化可以快速影響一個加入該文化的人的學習,在擁有分享文化的團隊中,我們很快地學習分享,但假如我們碰不到一個有分享文化的團隊時,怎麼學習分享?答案是:自己創造文化。初代教會剛開始也沒有分享的文化,他們怎麼樣創造這樣的文化?首先,他們問彼得該怎麼辦,彼得告訴他們:「你們各人要悔改,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叫你們的罪得赦,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。」(使徒行傳二:38)關鍵在領受聖靈。也許我們碰不到會分享的人,但一定可以碰到會分享的上帝;只要我們領受那位會分享的上帝的話語,我們就會變成會分享的人和團隊。

初代教會的分享文化就是從這裏開始。他們聚在一起,每天領受聖靈,每天領受上帝的話語,每天領受上帝的愛。我們的上帝就是愛的上帝,就是分享的上帝,所以親近上帝,我們就會得著祂的愛和祂分享的心意。最重要的是,初代教會是一個禱告的教會,他們天天「存著歡喜、誠實的心用飯,讚美上帝」,除了開開心心吃飯,他們也讚美上帝。他們是一個歡歡喜喜禱告的教會,是一個感謝讚美的教會,是一個彼此代禱的教會。聖靈來,讓上帝的話進到他們心裏,他們很容易地彼此作見證,也對外作見證,彼此分享,也分享出去,漸漸就變成了文化。一個使徒性的教會,就是天天禱告、連結,得著那分享的上帝的團隊。

文化是怎麼來的呢?文化是團體的習慣,習慣是重複的動作,動作是從我們的思想而來的;反過來說,種一個思想就收一個動作,重複一個動作會成為習慣,習慣的累積會成為一個人的個性跟品格,假如一個團體裏面20%的人有共同的習慣,就會變成一種文化。若中國大陸有30%的人認耶穌基督是主,會禱告,而且會分享,擁有禱告、分享的文化,這個國家的力量會不得了!經濟學者預測,未來幾年,中國至少會有三到五個美國的經濟力,對世界的影響非常大!但是假如他們的心思不對,塑造出不好的文化,對全世界的禍害又會有多大?!我們要迫切為這個國家禱告,求主使中國大陸福音化,使整個亞洲的華人福音化,以至於能夠對全世界發揮好的影響力。

在小組小隊養成禱告連結的習慣
要能夠對別人、對國家有影響力,除非我們自己成為一個分享的人、分享的教會,不然沒有辦法轉化我們的國家。我們必須從接受聖靈、從禱告開始。「天天讀經、時時禱告、處處分享、人人見證」,這不只是我們的口號,也應該成為我們的文化!當我們真的天天讀經、時時禱告,並且處處分享、人人見證,我們就可以開始塑造一個分享的文化,並且對國家社會產生影響力。

就從我們最小的單位,小隊、小組開始。今年我自己心意更新而變化,每一個我所帶領的聚會,包括裝備造就班,我都立志要使它成為禱告會,我在聚會中一定讓大家在小隊、小組裏面交通禱告。不管甚麼樣的聚會,這兩件事情一定要做:第一,跟主連結;第二,彼此連結。其實也就是愛上帝、愛人,這是上帝的核心旨意。

最近大家如果留意新聞,大概會發現台灣的教育問題佔了些版面,教改二十年下來,結果卻令人憂心。假如教育出了問題,人才出了問題,國家當然也會跟著出問題。在新加坡,一個大學畢業生去教書,一個月的薪資有台幣七到八萬,是台灣的兩倍,這顯示我們的國力在衰弱當中。這個現象要改變,教育很重要。教會可以怎麼做?我們不能跟著別人一起罵我們的政府、我們的國家,我們教會內部的教育先要轉化,教會的培育系統要讓每一個聚會、每一個裝備造就課程都對人產生轉化的力量,讓人來到聚會當中不只是聽講道、不只是上課,更是要成為真正愛的團契,會禱告、會分享。

今年我在實際建立愛的團契上看見許多上帝的恩典。我在所帶領的裝備造就班裏,安排更多時間讓大家實際操練屬靈動作。在信徒養育班,我幫助他們養成每天QT的習慣,所以在課堂上直接帶領他們QT;再往下帶到主禱文門徒班,我不只教他們用架構式的禱告,我也要他們學習彼此代禱,每天為四件事情禱告:愛主的心不變、身心靈健康、婚姻感情、道路。有真正彼此守望的關係,才是生死盟。我最大的目標是帶領這些從不同牧區來的弟兄姊妹,建立真正愛的團契,在他們當中塑造天天QT、彼此代禱的文化。

在這些裝備小組的LINE群組裏,大家剛開始是學習分享QT的心得,很有意思的是,現在開始有人分享代禱事項和見證。昨天我接到兩則LINE,第一則是門徒小組的弟兄,他邀請大家支持一個福音佈道的演唱會。這個演唱會是門徒小組另一個弟兄在籌備的,發LINE的這位弟兄說,假如有人願意去支持這個演唱會,所有的票由他買。他鼓勵大家,不只一個禮拜聚一次,在生活裏面也要有互動。初代教會就是這樣,每一天都彼此相愛,不只一個禮拜一次。大家都對他的提議非常贊同,那位被支持的弟兄也感動到不行。這叫作愛的團契。

無獨有偶地,當天另外一個弟兄發出代禱的訊息,請大家為他和另一個男同事中午分享滿福寶禱告。晚上他回應,那個同事決志了,而且很渴望每個禮拜跟他一起讀新生命。這是整個小組禱告的力量!小組不是一個禮拜聚一次,乃是學習彼此天天把對方放在心裏,從禱告開始。在這個忙碌的世代,我們大概很難天天聚集,但是代禱可以把我們連結在一起。

當門徒小組真正變成愛的團契的時候,我發現有一些小隊長、小組長開始在他們自己的牧區小組裏發揮影響力,這邊怎麼學,那邊就怎麼用;一邊學一邊做是最好的小組長訓練!但最重要的是,我們在學習忠心地彼此代禱。我們還在過程當中,當代禱的習慣、文化真正建立,我們的團隊會變得非常強壯!

在全家歸主的事上禱告連結
五月份開始,我們推動全家歸主,全家歸主也是一個不斷在建立的文化。經過多年的禱告,我們比三十年前進步很多。三十年前,家裏只有自己一個人信主的居多,現在全家歸主的已不是少數;好像以前是一個、一個地信主,現在我們看到整家、整家地信耶穌。只要我們真的領受上帝的話,領受使徒的教訓,好好禱告,好好去遵行,就會開始出現見證、彼此影響。

昨天我在基督教論壇報上,看到一個真理堂弟兄的見證,我非常感動。這位弟兄一直認為,在他所認識的人中,他的媽媽是最不可能信主的。他媽媽長年拜拜,他一直為媽媽信主禱告,卻甚麼事都沒有發生,每次問她要不要信耶穌,都踢到鐵板。四年前,他的媽媽得到癌症,有個弟兄聯繫他媽媽所在地的教會,找到幾位姊妹去探訪他的媽媽。他為這件事感到滿緊張的,擔心她們會跟媽媽衝突。結果,當她們問他媽媽要不要信耶穌,他的媽媽竟然答應了。那位弟兄聽了不相信,覺得媽媽是為了面子才答應的,有位姊妹跟他說:「你是不是一直習慣以理智看事情?為何你不能簡單地相信你眼睛所看到、耳朵所聽見的呢?」把他教訓了一頓。一個禮拜後,他媽媽在病床上受洗了。

帶領家人信耶穌,一定要彼此連結!我渴望我們的小組都成為彼此相愛的小組,每個人都關心弟兄姊妹家人信主,像關心自己家人信主一樣。上帝要我們的家人信主,祂更要我們學習彼此相愛。若我們懂得跟上帝連結,懂得跟弟兄姊妹連結,家人信主的速度會快一點,我看過非常多因為弟兄姊妹的禱告、扶持,而家人信耶穌的見證。
結語
你渴望成為一個分享的人嗎?你渴望你的小組成為一個分享的小組嗎?就從禱告、接受聖靈開始。要能夠分享,我們先要來到上帝的面前,好好建立禱告連結的文化。使徒是奉差遣去作見證,為耶穌基督作復活的見證,今天我們要成為使徒性的基督徒、使徒性的教會,也要為復活的主作見證。怎麼樣作見證呢?就是透過禱告,經驗聖靈,記錄見證,去傳講,並且傳承下去。當聖靈澆灌我們,我們就能夠去把見證講出來,就能夠去分享從上帝而來的好東西!(2016.5.7‧週六晨禱信息‧姚愛文整理)

●問題與討論
1.你曾從教會領受到哪些好的文化的影響?你是怎麼領受的?
2.弟兄姊妹的代禱,曾如何幫助你?試分享最近一個印象深刻的見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