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

5.你愛我嗎?—從耶穌與彼得的問答看生命與事奉的動力

主日信息回應:永生上帝的見證(7)〈愛心滿溢的主〉

經文:約翰福音廿一章;羅馬書五章1-5節

一個人要能領受到上帝無條件的愛,先決條件是知道自己沒有愛,知道自己的愛很少,就像一杯水倒在沙漠裏。



很多人認為,彼得的生命和事奉是從使徒行傳一章開始翻轉,但我相信是從約翰福音廿一章開始的。彼得之所以能恢復事奉、一生事奉,乃至最後為主殉道,廿一章是關鍵。(上帝呼召我作傳道人,也是用這一章。)這章非常重要,服事主的人如果不認識這一章,就沒有辦法服事。

上帝的愛,愛到底

使徒約翰記完前面二十章的神蹟之後,在二十章31節說:「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,是上帝的兒子,並且叫你們信了祂,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。」這句話有一種要做總結的意思。可是他之後又記載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向門徒顯現,以及祂為門徒做的一些事情。(「顯現」這個詞有「啟示」的意思,也就說,約翰記下上帝再一次把自己啟示出來的過程。)約翰認為「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,若是一一地都寫出來,我想,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」(約翰福音廿一:25),可是他記載完前面二十章之後,認為還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,不能漏記,重要到即使他必須捨棄一些事情不記,他也要保留這件事。

耶穌在這裏為他們所行的特別神蹟是讓他們捕到魚。緊接著,祂在岸上為他們準備早餐。耶穌陪他們吃飯的用意是什麼?祂不只要和他們一起吃餅、吃魚,乃是要讓他們看見「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,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。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,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。」(約翰福音一:14)耶穌要讓他們看見恩典,而且是恩上加恩—耶穌讓他們捕到魚,但祂為他們預備早餐所用的魚,是祂另外預備的。耶穌透過行動表明,祂何等顧念這些門徒。雖然這些門徒在祂受難時跑光光,祂還是不斷向對他們顯現,不斷以恩典對待他們。

耶穌所行的一切神蹟都是為了表明祂的恩典跟真理。那麼,在約翰補記的這個神蹟中,祂要表明的恩典跟真理是什麼?世界上最大的恩典、最大的真理就是上帝無條件的愛。「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,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。」(羅馬書五:8)我們不配,但上帝仍然把自己給我們,這種愛是世界沒有的,是世界上最大的恩典、最大的真理。約翰福音廿一章所記載的神蹟,同樣也是在表明「上帝愛我們愛到底」這個貫穿整部聖經的中心思想。

耶穌與門徒吃完早餐後,與彼得談話。彼得曾信誓旦旦地說:「眾人雖然跌倒,我總不能……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,也總不能不認你。」(馬可福音十四:29,31)但是耶穌受難時,彼得是所有門徒裏表現最差的—只有他公開不認主,而且是三次!正因為如此,耶穌要在眾門徒面前恢復他的職分,祂把彼得叫出來,三次問他:「你愛我嗎?你愛我比這些更多嗎?」

愛,是唯一重要的

傳統聖經學者比較在意耶穌與彼得的用語之間的差異:第一次,耶穌問彼得能不能用無條件的愛(agape)來愛祂,彼得說他只能用朋友的愛(philia)來愛祂;第二次,耶穌同樣用無條件的愛問彼得,彼得的回答與之前一樣;第三次,耶穌降低標準,改問彼得能不能用朋友的愛來愛祂,彼得聽到耶穌降低標準,心中就憂愁,說:「主啊,你知道我愛你,你也知道我只能用朋友的愛來愛你。」彼得的回答顯示他真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重。

當代的福音派學者看這段經文時,不是很在意agape與philia的差別,他們認為使徒約翰常交替使用兩個詞,他雖然用不同的詞記載耶穌和彼得的話,但其實並沒有賦予這兩個詞絕對不同的意義。他們認為這段對話當中重要的是,耶穌問彼得「你愛我嗎?」問了三次,次數多到令彼得憂愁。

不管是傳統聖經學者或當代福音派學者的解釋,耶穌的問題「你愛我嗎?」都是關鍵!服事主的人最重要的是愛!「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,惟有愛心能造就人。」(哥林多前書八:1)耶穌三次以愛問彼得,是要挑戰他裏面有沒有愛,若沒有愛,他不可能服事得下去。

越戰時期,有和尚自焚(捨己身叫自己焚燒),但是沒有愛,一切都沒有意義。(基督徒也可能服事人卻沒有愛。)如果有一個人拚命給你東西,可是並不愛你,你敢不敢接受他的東西?怕都怕死了!這種不是出於愛的付出,接受之後,要付上很大代價!這世界的哲學和宗教背後的想法都是:「我給你,你也要給我,否則你就麻煩了。」但是,我們的信仰的核心是無條件的愛。一個人之所以能夠真正有服事的動力,都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很差,根本不行,可是上帝仍然非常愛他。

有愛,才有服事

耶穌三次對彼得說:「你餵養我的羊。」耶穌與他一再確認以後,才把責任託付給他。先有愛,才有事奉。神蹟不一定能叫人信主(猶太人看到拉撒路從死裏復活,仍然不願意接受),人只有對自己絕望、遇見「眼睛未曾看見,耳朵未曾聽見,人心也未曾想到的」的恩典,生命才會翻轉。上帝的恩慈要領那些真知道自己是罪人的人悔改,當這樣的人被祂無條件的愛觸摸到,就會回轉過來,而這樣的回轉會讓他死心塌地服事主,就算是作牛作馬,也甘之如飴。我們都看過有些丈夫、妻子、父母付出得既甘心又樂意,這背後一定是一顆感恩的心。我們面對一些事情,有時真的會覺得無能為力,在無能為力之時被上帝的愛觸摸到,生命就會翻轉,之後就會死心塌地來跟隨主。

耶穌曾對彼得說:「撒但想要得著你們,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」(路加福音廿二:31)撒但篩我們的方式就是騙我們!牠第一次騙我們,是要讓我們犯罪跌倒;第二次騙我們,是要控告我們,讓我們不敢尋求主。可是,耶穌說:「但我已經為你祈求,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。你回頭以後,要堅固你的弟兄。」(路加福音廿二:32)彼得那時聽不懂,他說:「主啊,我就是同你下監,同你受死,也是甘心!」這句話顯示他的無知—他還是想憑血氣服事,憑血氣愛上帝、愛人。一個人要能領受到上帝無條件的愛,先決條件是知道自己沒有愛,知道自己的愛很少,就像一杯水倒在沙漠裏,知道自己只有朋友的愛(philia),知道自己需要來到愛的源頭支取愛。很多時候,我們與約翰福音廿一章之前的彼得一樣,覺得自己很不錯。但禁食禱告可以幫助我們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重,知道自己愛肉體有多深。

約翰福音廿一章15節,耶穌問彼得:「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?」有些人說「這些」指的是事情,有些人說指的是食物,有些人說指的是魚,有些人說指的是「你會不會比別的門徒更愛我」……,不管指的是什麼,總之我們要知道:我們裏面的愛不夠!世上有太多吸引我們注意力的東西,使我們沒有辦法愛耶穌、沒有辦法接受祂。當我們手上已經抓住一些東西,就沒有辦法領受上帝要給我們的更大的禮物。我們要知道是什麼東西攔阻我們接受耶穌,否則就會像猶太人一樣,只喜歡看神蹟,卻與耶穌沒有關係。

承認肉體強勁,祈求聖靈賜下愛

我的女兒盼盼有一個同學,她媽媽的情緒管理能力不太好,常常對先生和孩子發脾氣。前陣子她去一個自我成長機構學情緒管理。那個自我成長機構教她對著鏡子說:「妳很好!妳很棒!」可是,她回家後依然跟先生吵架。她不死心,又花了二十萬元上進階課程。上完課回來那天,她對女兒很好。她女兒放學回家不讀書,翹著二郎腿,一邊吃東西、一邊看電視,她溫柔地說:「女兒啊,妳是不是該去收拾房間一下?」女兒說:「收什麼房間?不收!」以前她要是聽到女兒這樣說,馬上就會開罵,把女兒吼進房間。現在,她態度不一樣了,依然溫柔地說:「女兒啊,我覺得妳還是應該去收。」女兒卻說:「收什麼收?妳去收!神經病!」結果,她氣得當場摔花瓶,二十萬元隨即報銷!用自己的肉體愛孩子,是不可能的事。自我成長機構救不了我們,我們需要尋求上帝,我們需要耶穌。

我們最需要小心的還不是撒但,而是我們強勁的肉體。肉體強不強跟我們是不是傳道人沒有關係,跟我們是不是神學院長沒有關係,跟我們是不是主任牧師也沒有關係!我們天生就是罪人,百分之百的罪人,天生就需要耶穌。我們需要對主有信心。信心怎麼來?耶穌是信心創始成終的主,祂今天仍然在父右邊為我們禱告,為我們求信心,為我們求愛耶穌的心,為我們求完全接納祂的愛的心。

羅馬書五章6-7節:「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,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。為義人死,是少有的;為仁人死,或者有敢做的。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,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。」上帝的愛就是:祂在我們還是罪人,就來愛我們,在我們極其軟弱的時候、沒有愛的時候,來愛我們。如何得到這份愛呢?羅馬書五章1-5節:「我們既因信稱義,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相和。我們又藉著祂,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,並且歡歡喜喜盼望上帝的榮耀。不但如此,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;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,忍耐生老練,老練生盼望;盼望不至於羞恥,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。」

結語

當我們在事奉、生活中碰到問題,特別是在家庭裏,面對配偶、孩子,無力到極點時,要坦然承認自己沒辦法,不用花錢上課,乃是要來找耶穌,對祂說:「主啊,我真的沒有辦法,請你幫助我。」就算你不知道怎麼禱告,上帝會賜下聖靈幫助我們,把上帝的愛再次澆灌在我們裏面,讓我們裏面對上帝的恩典有感覺,使我們可以不看自己的失敗跟軟弱,在恩典中繼續往下走。聖靈要把愛耶穌、信靠耶穌、接待耶穌的心腸賜給我們,讓我們走得下去。(2007.08.28‧同工週會信息)

●問題討論
1.你愛耶穌嗎?誠實地說,你可以愛祂到什麼程度?你對自己對耶穌的愛有多大把握?
2.在愛上帝、愛人這兩方面,你若感到不足,坦然對主說,並禱告求主加恩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