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

1-3.從孩子,到兒子—門徒訓練的要點

經文:以弗所書四章13-16節,加拉太書三章23-26節、四章1-7節

孩子活在奴僕的心裏面,講一動做一動;相反地,兒子已經長大成熟,以老爸的心為心,得到老爸的能力和權柄,可以持家,而且會把家業傳承下去。我們要透過信心的禱告以及基督的身體,把孩子帶成兒子。



孩子與兒子的差別

要建立幸福的家庭、強壯的教會、有能力的國家,關鍵是甚麼?是要有兒子,而不是一群孩子。兒子跟孩子的差別在哪裏?我們可以從以弗所書四章13-16節看出,兒子與孩子有三個很大的差別,也就是在先知、祭司、君王這三方面的差別。

一、兒子懂事,孩子無知。13-14節:「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,認識上帝的兒子,得以長大成人,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,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,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,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,飄來飄去,就隨從各樣的異端。」孩子的第一個特色是無知,容易被騙;長大成熟的兒子有分辨對錯、正確判斷、作決策的能力,對於所接觸到的言論或思想,懂得運用聖經真理作出正確判斷,不會隨著異教之風飄來飄去。

二、兒子愛上帝愛人,孩子愛自己。15節:「惟用愛心說誠實話,凡事長進,連於元首基督。」孩子非常自我中心,覺得他就是宇宙的中心,對他來說,「我的玩具是我的,哥哥、弟弟、妹妹的玩具也是我的!」成熟的人卻不是這樣,他們有愛,不自我中心,會愛上帝、愛人,非常寬廣。

三、兒子有能力,孩子無能。16節:「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,百節各按各職,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,便叫身體漸漸增長,在愛中建立自己。」孩子沒有能力,而因為他沒有能力,所以不敢、不肯負責任。兒子有能力,知道自己的角色,也知道自己有能力擔負起這個角色所要負的責任。

教會是否能夠強壯,決定於教會裏面的兒子多,還是孩子多。我在北美見識過幾萬人的教會,可是整個教會靈裏很冰冷,因為大家都只是來聚會,聚會結束,整個人就與主、與教會無關了,這樣的基督徒沒有辦法打仗。今天,教會有很多孩子,兒子卻不多,因此十分軟弱,無法影響國家社會,無法在屬靈爭戰中得勝。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從舊約一直呼喊到新約:「我的兒子們,你們在哪裏?」我們常常會問:「上帝啊,祢在哪裏?」意思是責怪祂沒有出面幫助我們,可是上帝反過來問我們:「兒子啊,你在哪裏?」從創世記開始,上帝就問祂的兒子:「亞當,你在哪裏?」我們老是責怪上帝、抱怨上帝,卻不知道我們本身是一群無知、自我中心、不負責任的孩子。

信靠耶穌基督,才能成為兒子

教會要能夠「長大成人,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」,關鍵在於要認識耶穌基督。耶穌基督是第二個亞當,上帝把這個成熟兒子的形像給了我們,讓我們有智慧、有愛、有能力行使權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。約翰福音一章12節:「凡接待祂的,就是信祂名的人,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。」一個人若不是上帝的兒子,就是孩子,孩子就像奴僕,沒有用。

我們需要知道如何才能在教會、在家庭把孩子養育成兒子。加拉太書三章23-26節:「但這因信得救的理還未來以先,我們被看守在律法之下,直圈到那將來的真道顯明出來。這樣,律法是我們訓蒙的師傅,引我們到基督那裏,使我們因信稱義。但這因信得救的理既然來到,我們從此就不在師傅的手下了。所以,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上帝的兒子。」這段經文告訴我們,信耶穌基督才能成為兒子。

加拉太書四章1-7節:「我說那承受產業的,雖然是全業的主人,但為孩童的時候卻與奴僕毫無分別,乃在師傅和管家的手下,直等他父親預定的時候來到。我們為孩童的時候,受管於世俗小學之下,也是如此。及至時候滿足,上帝就差遣祂的兒子,為女子所生,且生在律法以下,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,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。你們既為兒子,上帝就差祂兒子的靈進入你們(原文是我們)的心,呼叫:『阿爸!父!』可見,從此以後,你不是奴僕,乃是兒子了;既是兒子,就靠著上帝為後嗣。」孩子和奴僕沒兩樣,都是需要聽到命令,才會做事情,沒聽到命令,就不做事情。孩子無知、無能、需要人家亦步亦趨地盯著看。孩子又分兩種,一種像路加福音十五章中的小兒子,不聽話、離開家,一種像大兒子,雖然在家,卻同樣搞不清楚爸爸媽媽的心意。孩子活在奴僕的心裏面,覺得自己是被管的,講一動做一動,沒有長大成熟;相反地,兒子已經長大成熟,以老爸的心為心,得到老爸的能力和權柄,可以持家,而且會把家業傳承下去。

加拉太書三章26節:「因信基督耶穌都是上帝的兒子。」得著耶穌基督,就會長大成熟,成為兒子。我們自己要成為兒子,也要透過門徒帶領,使別人成為兒子。

門徒帶領過程中,上帝的責任:賜下啟示、愛與能力

從孩子進入兒子的過程,我們要弄清楚兩件事情,第一,我們要弄清楚上帝的責任;第二,要弄清楚人的責任。教會常常在這兩件事情上搞不清楚。有些事情,只有上帝能做、人不能做;有些事情,上帝不能做,只有人才能做。

以改變生命來說,罪要被光照、被對付、被處理,這當然只有上帝做得到,人沒有辦法,上帝讓祂的兒子耶穌基督來到世界上,對付罪的問題;對於罪,人只能夠悔改、接受光照、選擇棄絕。祂有權柄、祂有責任、祂必須去做這件事情,但是我們人本身毫無除罪的能力。成聖的過程也是這樣,人必須站在恩典的地位,讓聖靈來工作,生命才會成長。我們要呼求上帝讓祂兒子的靈進入我們裏面,好叫我們能夠呼叫阿爸天父(見加拉太書四:6)。我們這個人要能夠繼續不斷成長改變,呼求聖靈非常關鍵,聖靈來會讓我們進入一切真理,讓我們腦袋清楚;聖靈來,讓我們被愛澆灌,可以處理自我中心的問題,為罪、為義、為審判,自己責備自己;聖靈來,讓我們得著恩賜跟能力,可以負起各樣角色的責任;不管是天生還是後天,我們所有的能力跟恩賜,以及獲得財富的能力,都是上帝給的。我們要非常清楚甚麼是聖靈的工作。

保羅說要明白上帝的旨意,必須把自己奉獻給祂:「所以,弟兄們,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,將身體獻上,當作活祭,是聖潔的,是上帝所喜悅的;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。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」(羅馬書十二:1-2)若我們堅持自己,不肯把自己的主權奉獻給上帝,那麼即使上帝跟我們講了很多話,對我們來說也像是鴨子聽雷,聽不懂。很多時候,我們以為上帝不跟我們講話,其實是因為我們自己裏面已經做了決定,當人已經定意按著自己的喜好而行,就聽不到上帝的聲音。我們在作先知講道、先知代禱、先知預言的事奉時,一定要懂得奉獻主權,不存自己的己觀或主觀,一定要歡迎聖靈來,才聽得見上帝所賜的話語。我們過去的經驗無論有多好,都會攔阻我們領受上帝的話語。我們很喜歡憑自己的經驗做事情,不懂得停下來,問問上帝的心意如何。有時候,上帝會重覆使用我們的經驗,可是有時候上帝不要這樣做,而是要帶領我們走全新的路。

有時候,我們拚命做、努力做,累得要命、忙得要命,卻也氣得要命,這是因為我們始終都在自己裏面做、在自己裏面忙,沒有聽上帝的聲音。我們無論從事甚麼事奉,都要懂得在某些時候停一下,等候聖靈、呼求聖靈。在我三十多年的事奉裏,那些讓我感到驚喜的經驗,差不多都是等候聖靈、呼求聖靈的結果。主耶穌的帶領很奇妙,祂說話的時候,我常常都會嚇一跳,懷疑是否真的要這樣做,而一旦禱告清楚、決定照著做的時候,別人同樣也會嚇一跳。記得1995年我第一次提出四十天禁食禱告的想法時,所有同工的臉都綠了,沒有一個人點頭贊成。當我三次確定這個意念是從上帝來的,就開始在全教會推動四十天禁食連鎖禱告,第一個禮拜之後,有許多奇妙的見證出現,同工們才很興奮地領受到這是上帝的帶領,開始全力推動。對於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,我們當然會感到害怕,那時候,若不是上帝三次很清楚地告訴我一定要這樣做,我也不敢貿然採取行動。如今,十多年過去了,每一季禁食連鎖禱告的文化為我們教會帶來許多祝福。

現在,禁食禱告對我們教會來說已經很平常了,但我們依然要警醒,以免落入宗教行為裏面。一種屬靈操練無論有多好,我們都要呼求聖靈在當中,若沒有聖靈,就會變成宗教操作,瀰漫宗教的靈、律法主義的靈。

門徒帶領過程中,人的責任:信心與團隊

有兩件事情在門徒訓練的時候很重要,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:一是信心、二是團隊,在以弗所書三章14-19節裏講得很清楚:「因此,我在父面前屈膝,(天上地上的各家,都是從祂得名。)求祂按著祂豐盛的榮耀,藉著祂的靈,叫你們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,使基督因你們的信,住在你們心裏,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,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,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,便叫上帝一切所充滿的,充滿了你們。」

(一)信心:以上帝的話為信念
我們要讓人知道,不是憑著立功之法,乃是憑著信主之法(參羅馬書三:27)。信心是信念,不是觀念。很多人以為,門徒訓練的作法就是為他上很多課、給他很多教材去讀,其實想用人的方式填塞知識,是沒有用的;我們乃是要讓他把心打開,更多認識耶穌、更多接受耶穌,不是用腦袋去認識、去接受,而是用心。這次515義走行動,我看見有些人是孩子,講一動做一動,但有些人真是兒子,不用跟他講作法,他就會自己去做。我上禮拜二在大專生禱告會中傳遞四守的信念,以及這次義走對國家社會的影響,聚會結束後,就有人自發性地開始禁食禱告,到處找人連署,而且他們不只找基督徒連署,還找非基督徒,很快就交給區牧三張名字簽得滿滿的連署單。

若沒有信念,只是用帶孩子的方式來作門徒訓練,那是無效的,一旦作法拿掉之後,人就會回到老樣子。新加坡一所很大教會的區長,非常熱心事奉,教會推動甚麼,他都緊緊跟隨,可是後來當他移民加拿大之後,就完全停止事奉,因為他離開了原本教會這個大環境,不再有人告訴他要做甚麼。過去,即使他熱心事奉,內心並沒有得著事奉背後的信念,因此一旦沒有人告訴他作法,他就甚麼都不會做了。聖經說我們要對上帝有信心,信心就是一種深植內心的信念。信念和觀念不一樣:觀念比較容易得著,透過希臘式教育就可以傳遞給人;信念卻不是這樣,只有當人打從心裏面信服一個觀念的時候,觀念才會變成信念。門徒訓練的目標是要讓人得著信念,而不只是觀念。

訓練小組長也是一樣,我們不能只是開課、教導而已,更是要把信心的恩膏傳遞給他們。我們都上過很多課,包括過去在學校、在職場、以及在教會,但是對我們生命產生影響的課程並不多,大部分知識都只是被我們歸檔存放,沒有成為信念,也因此沒有用出來。更不好的情況是,我們還因為接觸過許多知識而自認很懂,以至於攔阻我們繼續成長。當聖經的價值觀成為我們的信念之後,不需要講章就可以隨時與人分享,如果我們沒有講章在身邊就不會講,那表示我們所講的還不是自己的信念。(當然,有些時候我們為了節省預備信息的時間而寫小抄,那無可厚非)。我們傳道人不是在教會販賣知識,乃是在傳遞信念,讓人對上帝有真正的信心─這是門徒帶領的真義。玉漢欽是韓國「愛的教會」的主任牧師,他的門徒訓練就是這樣做的,他三十年前帶的人,現在都在各行各業擔任領導的角色,他們教會現在很多長老,都是他過去帶的門徒。

在教會裏,門徒訓練最重要的兩個場所,一是小組,一是崇拜;若弟兄姊妹在這兩個場合不會主動關心人、服事人,還是需要人家規定他做甚麼,他才會去做,那就是沒有服事人的信念,不是兒子,是孩子、是奴僕。有一位姊妹建議我規定全職同工四堂崇拜都採取一樣的作法,勞役均分,清清楚楚寫出來,我說我不會這麼做,我不要用對待孩子或奴僕的方式對待同工。我們要讓同工們知道,如果慕道友都已經來到我們家了,我們豈有不好好服事他們的道理,若大家沒有這樣的信念,外面再怎麼規定也沒有用。規條是用來帶領小孩子的,我們要長大成熟,作上帝的兒子。

我們很多同工還是不知道如何透過小組帶領門徒,很多小組都只有聚會的功能,沒有聚會,小組就像不存在一樣。其實,就算沒有聚會,小組還是存在,就好比鹽巴並不是放在鹽罐裏才是鹽巴─事實上,鹽巴要放在菜裏,才是鹽巴!一個小組強不強,不是看聚會,要看小組聚會之後,弟兄姊妹在家裏、職場有沒有影響力。我們有些小組長把同工看成孩子,不放心把聚會交給他們帶,一定要自己從頭帶到尾;或者是採用所謂的「輪班制」,所有人輪流,上週你、這週我、下週他,只要有人帶就好了,這樣的小組很難帶出門徒!我們需要像師父帶徒弟一樣,按部就班地成全組員成為小組長!

一個見證:玉漢欽「門徒訓練」的信念與事奉。我最近讀到玉漢欽牧師的兩本著作,《熱情四十年》以及《喚醒平信徒》,前者是他一生事奉主的見證,後者是他作門徒訓練信念的理念與實務。玉漢欽是他們家第六代的基督徒,他媽媽要他作牧師,起初他不肯,之後上帝用很奇妙的方式帶領他起來建立教會。他剛開始作實習傳道的時候,在兒童主日學服事,做得很好,後來被調到大專團契。大專團契只有一位大專生,但玉漢欽裏面有作年輕人工作的熱情與負擔,所以就在那裏事奉。

三十多年前,只有少數機構在作門徒訓練,教會完全沒有這樣的觀念,一切的牧養與裝備都是透過講道與教導來進行的。玉漢欽卻有門徒訓練的觀念,他在大專團契開始門徒訓練,從一個人開始帶領,做到三百、四百、五百個門徒。玉漢欽說門徒訓練是上帝給他的負擔,是上帝啟示他的;有好長一段時間,他都自己摸索,因為在韓國沒有其他教會這樣做,他在韓國也找不到任何相關資料。後來,他去美國進修的時候,以為可以找到這方面的書籍或材料,結果他很失望,因為美國教會同樣不做門徒帶領。最後,他接觸到天主教神學家漢斯‧昆(Hans Kung)的教會論,他裏面的負擔才得到應證─漢斯‧昆說,教會最重要的是人,而牧養人的過程中,最重要的是帶領他作耶穌的門徒。他回到韓國後,沒有回到傳統教會,而是和妻子一起開拓一所全新的教會,因為他要好好做門徒帶領。他們從零開始,堅持不懈,有一段時間,弟兄都跑光了,只剩下姊妹,他們還是繼續做,因為他們對門徒帶領有非常堅定的信念。

三十多年過去了,他們的教會從十幾人成長到好幾萬人,現在一年辦四、五次門徒帶領研習會,世界各地的教會都來向他們學習。這個教會的特色就是門徒帶領。我讀完他兩本書之後,印象最深的是,他一生所做的一切,就是為了把孩子帶成兒子。教會人數再多,如果都只是孩子,這樣的教會不能為上帝做大事,要透過門徒帶領把孩子帶成兒子。

(二)團隊:活在基督身體裏
以弗所書一章23節:「教會是祂的身體,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。」三章18節:「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。」門徒訓練的關鍵,除了是讓人得著信念,另外就是讓人在團隊裏成長。

我們大多數人都不太相信上帝會藉著基督的身體對我們說話,因為我們習慣憑外表判斷人;我們真是要學習看見弟兄姊妹裏面的基督是何等豐富,已經信耶穌的人,他的潛力是無窮的,有些人只是外面的瓦器還沒打破、裏面的寶貝還沒顯出來而已。無論我們做任何事情,都不要一個人獨力事奉,要活在基督的身體裏,這個信念要深植在我們裏面,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。我們每個人固然要直接從主那邊得供應,也要從基督身體那邊得供應;特別是資歷越久、年紀越大、位置越高,越是需要注意這一點。我看過很多教會領袖失敗在這一點,他們不信任基督的身體,教會裏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生命狀況如何,沒有人知道他們的軟弱。玉漢欽經常在聚會結束前請師母上台作見證,師母就把家裏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講出來,他們家在整個教會面前是透明的,這為他們的家庭與事奉帶來很大的祝福。

我們對基督身體的認識,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。我們真的要相信上帝能夠使用比我們年輕、外表看起來不怎麼樣的人,去做很大的事情。基督身體的威力太大了!

結語

我們需要透過信心的禱告以及恩典的原則,領受上帝為我們做的,並且透過信心及基督身體的原則,長大成熟,成為上帝的兒子,透過門徒帶領,使教會充滿上帝的兒子。這樣,我們才能夠建立起幸福的家庭、強壯的教會以及有能力的國家,把台灣翻轉過來!(2011.5.1‧主日信息)

● 問題與討論
①關於生命的成長與事奉的學習,你在哪些事情上,比較像兒子?在哪些事情上,比較像孩子?
②本篇信息對你自己或帶領門徒方面,有哪些幫助?
十字架筆記:上帝透過本篇信息、本次聚會的整個過程,教導你要在甚麼事情上遵行祂的旨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