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8月16日 星期四

1-1. 生之追尋(1):兩種眼光看人生(上)

【主日信息】傳道書系列講道:生之追尋:虛空與充滿(1)

經文:傳道書一~二章

傳道書的作者在告訴我們,即使我們用盡了日光之下一切的辦法,還是不會明白人生的意義,除非有另外一種眼光,一種從上帝來的眼光,也就是「日光之上」的眼光。




從八月份開始,我們教會的主日系列講道,要來查考詩歌智慧書中的傳道書。舊約有五卷詩歌智慧書,主要是用詩歌的體裁來探討人生許許多多重大的問題,比如說約伯記探討苦難的問題,詩篇教導我們禱告,箴言幫助我們如何有智慧地行事為人,雅歌探討婚姻家庭這個重大議題,傳道書則是要我們思想人生的意義。再過一個多月,就是猶太人的住棚節,也就是他們的新年,每年這個節期第三天,他們一定會在聖殿或者會堂裏面誦讀傳道書,為的是提醒上帝的百姓甚麼是人生真正的意義、如何活出一個有意義、喜樂的人生。

人生有意義嗎?

先看看人生為甚麼虛空
今天我們要來查考傳道書一、二章,在這裏,傳道書的作者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:人生有意義嗎?一起來看一章2-3節:「傳道者說:虛空的虛空,虛空的虛空,凡事都是虛空。人一切的勞碌,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,有甚麼益處呢?」作者一開始就告訴我們,人生不只是虛空,而且是非常虛空。在希伯來文法裏面,沒有像英文文法有最高級,當他們要表達強烈的語法,就會用重複的方式,「虛空的虛空,虛空的虛空」,意思是「非常非常的虛空」。傳道書說人生是非常虛空的,讀起來好像有一點佛教思想的味道,但其實不一樣,佛教講的是虛無、虛幻,但是聖經對於上帝所創造的物質世界,是承認並且接受其真實性的。

傳道書所說的虛空是指「沒有益處、沒有價值、沒有意義」,意思說,面對這很真實的物質世界,我們接受,但是假如我們在這個世界活得沒有價值、沒有意義的話,傳道書的作者將它定義為「虛空」。傳道書的作者告訴我們說,在日光之下忙忙碌碌、生活沒有意義、沒有價值、沒有功能,那就是一個虛空的人生。而我們之所以活出這種虛空的生活,主要有三個原因:

人生虛空的第一個原因:這些勞碌枯燥、短暫、重複,而且沒有新事。一章4-6節:「一代過去,一代又來,地卻永遠長存。日頭出來,日頭落下,急歸所出之地。風往南颳,又向北轉,不住地旋轉,而且返回轉行原道。……已有的事後必再有;已行的事後必再行。日光之下並無新事。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?哪知,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。」華人有一句話說「人生苦短」,人生又苦、又短、又枯燥,難怪我們會覺得人生虛空。當我們活在這世界上,一些事情一直重複發生,又枯燥、又無聊,而且沒有新事,一定會覺得很虛空。我記得很多年前在北美的時候,我陪一個四歲的小女孩玩耍,她說:「我很無聊(I am bored)。」才四歲就覺得人生很無聊!當一個小朋友覺得生活很無聊的時候,很可能會產生一些不良行為,很多孩子做壞事都是因為要尋求刺激(所以我們為人父母要懂得如何幫助孩子不無聊)。孩子會無聊,大人也一樣會覺得無聊。我記得三十年前剛從美國回來,在服事社青團契的時候,有一位姊妹來跟我說:「楊哥,我的生活真是無聊,每天早上我趕公車去上班,工作八九個鐘頭,又趕公車下班,回到家洗澡、吃飯、看電視、睡覺,每天都這樣,重複一個禮拜!」傳道書說,一代過去,一代又來,講的就是這些事不斷重複,人生枯燥,沒有新鮮事,真是虛空。

人生虛空的第二個原因:我們勞碌所得的東西,無法使我們的心滿足。一章8節:「萬事令人厭煩,人不能說盡。眼看,看不飽;耳聽,聽不足。」人生讓我們厭煩的事情太多了,說不完;眼看,耳聽,也都不能滿足。也就是說,我們在勞碌的世界所得到的東西,讓我們的心不滿足。當我們的心不滿足的時候,就會覺得人生沒有意義、沒有價值、很虛空。就好像有些學生拚命讀書,盼望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,好不容易考上了,讀了幾個月以後,覺得也沒有甚麼,更糟糕的是過了一學期,功課當了一大堆,結果被掃地出門。本來覺得很不錯的一樣東西,到手以後也覺得沒有甚麼,更糟糕的是把它弄壞了,真是遺憾。有些人看到別人談戀愛,也很想談個戀愛,好不容易追到一個女朋友,結婚了,結果天天吵架,一年不到離婚了。婚姻在他手中被弄壞了,真遺憾。有些人拚命找工作,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工作,三個月不到,老闆嫌他,他也嫌老闆,要不然辭職,要不然就是留在工作崗位上非常地痛苦。這些都不是特例,是通例,人生常常充滿了許許多多的遺憾、不滿足,真是虛空。

人生虛空的第三個原因:結局都是死亡,而且無人記念。一章11節:「已過的世代,無人記念;將來的世代,後來的人也不記念。」這節經文告訴我們,人人都要面對死亡,死亡讓我們每一個人的遭遇都變成一模一樣,不管你是王公貴族,或者是販夫走卒,最後的結局都一樣;更糟糕的是,你死了以後,沒有人記念,即使你在地上有豐功偉業也罷,到時候兩腳一伸,甚麼都沒有了。有人說,亞歷山大大帝交代人在他去世的時候,在他的棺材兩邊,挖兩個洞,讓他兩隻手伸出來,表示說:「我創造了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,可是我死了以後,是兩手空空地離開這個世界,甚麼都帶不去。」真是虛空啊!

傳道書的作者所羅門,一開始就指出人一生勞碌,是枯燥,苦短,而且不能夠讓我們滿足,結局是死亡,沒有人記念。他在第一章為人生下了一個結論:虛空的虛空,虛空的虛空,一切都是捕風。

所羅門以己為例證實人生虛空
在第一章下半段到第二章,所羅門進一步用自己的人生經驗提出證據,來告訴大家,人生是虛空,人生都是捕風。他用三件事情來證明:

第一,他的知識、智慧無法使他明白人生的意義。一章16-18節:「我心裏議論說:『我得了大智慧,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,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。』我又專心察明智慧、狂妄,和愚昧,乃知這也是捕風。因為多有智慧,就多有愁煩;加增知識的,就加增憂傷。」人越想用自己的智慧去追求人生的意義,結果就越是愁煩、憂傷,得不到結果,這是所羅門自己的經驗。所羅門非常聰明,很有智慧,可是他對追求人生意義這件事,他的答案卻是沒有結果。今天很多的哲學家、宗教家、思想家,很想弄明白人生有甚麼意義,從黑頭髮追到白頭髮,從白頭髮追到禿頭,都找不到答案。在人看起來越聰明、越有智慧的人,生活反而越痛苦。在我們那個時代,有一個得到諾貝爾獎的文學家,海明威,他寫了很多文學著作,其中一本書叫作《老人與海》,還拍成電影。我記得中學的時候看了這部電影,看不太懂,可是看完之後心裏覺得憂傷。這個人很聰明,名利雙收,可是他找不到人生的意義跟價值,很空虛,最後他用雙管獵槍結束自己的生命。「多有智慧,就多有愁煩;加增知識的,就加增憂傷」,大家知道嗎,今天在精神病院裏面有多少絕頂聰明的人,他們想得比別人更多,結果想到腦筋打結。所羅門發現人的智慧沒有辦法幫助我們明白人生的意義。

第二,他的經驗無法使他明白人生的意義。既然知識、智慧沒有辦法讓我們明白人生的意義,所羅門嘗試另外一條路,傳道書二章1-2節:「我心裏說:『來吧,我以喜樂試試你,你好享福!』誰知,這也是虛空。我指嬉笑說:『這是狂妄。』論喜樂說:『有何功效呢?』」所羅門嘗試了另外一種實證主義、經驗主義的方法─縱情慾樂、蓋大宮殿、娶很多老婆,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;結果他說他試過這些,還是找不到人生的意義,還是覺得很虛空、不滿足。他發現,用他的理智加上他享樂的經驗,都沒有辦法解決他生命的問題。

第三,他考察人生的結局,竟是一無所有。二章11、18-19節:「後來,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。誰知都是虛空,都是捕風;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。……我恨惡一切的勞碌,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,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。那人是智慧是愚昧,誰能知道?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,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。這也是虛空。」他發現人生最終的一條路,是死亡,每個人都一樣,像他這樣聰明的人,跟IQ零蛋的人,結局都一樣要死,真是虛空啊。更糟糕的是,他勞碌所得到的一切東西,都帶不走,都要傳給後面的人,也不知道後面的人是聰明的,還是愚笨的。勞碌一生,到頭來卻是一無所有。所羅門根據他的智慧,根據他的經驗,根據他對人生最終的看法,印證了第一章所說的,人生是虛空的虛空,虛空的虛空,都是捕風。

問題來了,傳道書講這麼多的虛空,難道妥拉、上帝的話語只是要告訴我們,人生是虛空而已嗎?其實,所羅門是先用反話來刺激讀者,給我們每個人當頭棒喝,然後再傳講有關人生意義最重要的信息。他在告訴我們,即使我們用盡了日光之下一切的辦法,還是不會明白人生的意義,除非有另外一種眼光,一種從上帝來的眼光,也就是「日光之上」的眼光。(2018.8.5‧主日信息‧姚愛文整理)

●問題與討論
1. 你最容易在甚麼事上感到「虛空的虛空」?為甚麼?
2. 通常你感到虛空的時候,你會怎麼反應?或怎麼禱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