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

5-1.教會與世界(1):如何面對吃祭偶像之物

經文:哥林多前書八章

基督徒活在世界上做人處事,不能單單靠神學知識,不要只顧自己的信心、自己跟上帝的關係,還要顧慮團隊的原則、愛心的原則,關心別人的感受、別人的處境、別人的需要。



今天我們要繼續來思想哥林多前書。我們已經討論過哥林多教會不少的問題,像結黨紛爭的問題、淫亂的問題、犯罪打官司的問題、婚姻與單身的問題,今天我們要面對一個新的議題,就是吃祭偶像之物的問題,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︰「基督徒可不可以吃拜拜?可不可以吃拜過的東西?」保羅用八、九、十章共三章的篇幅來討論這個問題,今天我們的重點會放在第八章。

由吃祭物的問題引出知識與愛心的原則

我們都已經知道哥林多這個城市像其他許多外邦城市一樣,廟宇林立,充滿各式各樣的假神跟偶像,因此當時有一個現象,就是市場上所賣的一些食物跟肉類常常是在廟宇裏拜過的,而且當時很多社交活動往往是在廟裏舉行。所以基督徒在這樣的世界裏面信主、歸主以後,一定會面對可不可以吃拜過偶像的食物的問題,我相信我們當中有不少弟兄姊妹也有這方面的難題。基督徒可不可以吃拜過的東西?基督徒可不可以吃拜拜?對於這個問題,當時哥林多教會的基督徒分成兩派:贊成的人認為,偶像算不得甚麼,是假的,吃就是了,這是基督徒的自由;反對的人認為,食物被祭拜過,已經污穢不聖潔了,受到偶像的影響,所以基督徒絕對不可以吃。哪一派比較對?保羅的答案是甚麼?

出乎哥林多人的意料之外,保羅並沒有直接評論哪一派的講法是對的。哥林多前書八章4-8節:「論到吃祭偶像之物,我們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甚麼,也知道上帝只有一位,再沒有別的上帝。雖有稱為神的,或在天,或在地,就如那許多的神,許多的主;然而我們只有一位上帝,就是父─萬物都本於祂;我們也歸於祂─並有一位主,就是耶穌基督─萬物都是藉著祂有的;我們也是藉著祂有的。但人不都有這等知識。有人到如今因拜慣了偶像,就以為所吃的是祭偶像之物。他們的良心既然軟弱,也就污穢了。其實食物不能叫上帝看中我們,因為我們不吃也無損,吃也無益。」保羅認為,按照正確聖經神學知識的判斷,我們敬拜的是獨一真神、獨一的主,其他偶像都是假的,都算不得甚麼,所有食物都是上帝所造的,只要存著感謝的心領受,基督徒是自由的,不要受轄制,我們大可釋放地享受食物,包括拜過的食物,可以自由吃,不必有甚麼忌諱。

但是,保羅在這一章聖經裏面最想要告訴我們的是︰基督徒活在世界上做人處事,不能單單靠神學知識,不要只顧自己的信心、自己跟上帝的關係,還要顧慮別人的感受、別人的處境、別人的需要;我們不只要注意到信心、自己跟上帝的關係,還要注意團隊的原則、愛心的原則。

哥林多前書八章9-13節:「只是你們要謹慎,恐怕你們這自由,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。若有人見你這有知識的在偶像的廟裏坐席,這人的良心若是軟弱,豈不放膽去吃那祭偶像之物嗎?因此,基督為他死的那軟弱弟兄,也就因你的知識沉淪了。你們這樣得罪弟兄們,傷了他們軟弱的良心,就是得罪基督,所以,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,我就永遠不吃肉,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。」對於那些反對吃祭偶像之物的基督徒,保羅並沒有論斷他們、說他們是錯的,只是說他們的信心跟良心比較軟弱。有些基督徒受到過去拜偶像背景的影響,他們的內心深處依然認為偶像是活的,所以拜過的東西已經受到偶像的影響,會影響人;這樣的基督徒若吃了祭物,良心會受到控告跟轄制,而若他們看到別的基督徒居然坐在廟裏面吃拜拜、吃拜偶像的東西,他們就會受到鼓勵,放膽去吃拜過的東西,這等於是引導這些良心、信心軟弱的弟兄姊妹活在拜偶像的陰影當中,等於是讓他們犯罪跌倒。所以保羅說,為了愛這類人的緣故,雖然我們是自由的,卻寧可不吃祭偶像之物。

沒有愛心的知識只會叫人自高自大,對人無益

面對吃祭偶像之物這樣的問題,保羅最關心的還不是神學知識要準確而已,哥林多前書八章1節:「論到祭偶像之物,我們曉得我們都有知識。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,惟有愛心能造就人。」保羅關心的不是知識,他最關心的是愛心的問題。請大家注意!保羅並不是在反對知識,他反對的是有知識而沒有愛心,他反對的是自高自大的知識。事實上,保羅非常注重知識,他在腓立比書一章9節說:「我所禱告的,就是要你們的愛心,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,多而又多。」愛心要有知識、見識作基礎。保羅不是在反對知識,他是反對沒有愛心的知識,也就是空有知識卻沒有愛心,不管別人的感受,這樣的知識只是叫人自高自大,不但對別人沒有幫助,反而常常會傷害別人。在這件事情上,保羅很清楚地告訴我們,真正對別人生命有幫助的是愛心,惟有愛心能造就人,真正造就人的是愛心,而不是沒有愛心、自高自大的知識。

每次想到知識與愛心,我就會想到一件多年前發生的事情。有一位姊妹在一個很大的醫院裏擔任營養師的職位,常常會跟專家們一起開會,討論、研究一些個案。有一天,她遇見一位媽媽,這位媽媽的孩子得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病,在醫院裏接受治療。有一次,主治醫師、專科醫師、護士、社工人員、心理輔導專家、好幾個博士再加上這位營養師,一起坐下來作個案研討,這次他們把這位媽媽也找來了,談了一兩個鐘頭,做出厚厚一疊的報告。最後,討論結束後,這一大群專家站來,拍拍屁股就走了,我們的姊妹本來也要走了,但是她看到這位媽媽一個人非常可憐地坐在椅子上,她心裏很難過,於是就走過去。她不曉得怎麼安慰這位媽媽,她就說:「伯母,這個個案實在非常困難,沒有辦法喔!我知道很難,我也不知道可以怎麼作。不過,我是基督徒,我能不能為您禱告?」當她這樣講的時候,那位媽媽哇地一聲就哭了出來,對著她講出心中的許多恐懼、害怕、焦慮、擔心,她說在剛剛的研討裏,她聽不懂這些專家在講甚麼,對她一點幫助都沒有;但我們姊妹對她的同理、關懷、安慰、接納,帶給她很大的幫助。事後,這位姊妹跟我交通說,這些專家以及她自己,他們的知識對這位媽媽一點幫助都沒有,還不如她所表達出的愛和關懷。知識叫人自高自大,惟有愛心才能造就人。

哥林多人面對吃祭偶像之物的情形也一樣,他們有正確的、神學知識,但保羅提醒他們要謹慎,要體貼那些良心、信心軟弱的弟兄姊妹,空有知識卻沒有愛心,這樣的知識不是真正的知識。哥林多前書八章2節:「若有人以為自己知道甚麼,按他所當知道的,他仍是不知道。」有知識沒有愛心等於沒有真正的知識,最多只是一個智商很高的人、一部讀書機器、一個資料庫,聰明但沒有智慧。聰明跟智慧的差別在哪裏?差別在於有沒有愛心。有知識且帶出愛心的行動叫作智慧;智慧就是在這個時間、在這個地點,知道做甚麼事情對別人有幫助。如果一個人考試可以拿高分、考托福可以考到滿分,卻沒有愛心,人際關係亂七八糟,這叫作沒有智慧的聰明人。今天台灣社會的高等學府所訓練出來的,多半是這種人。

我們怎麼樣可以避免有知識沒有愛心的情況?怎麼樣能有知識又有愛心?答案在哥林前書八章3節:「若有人愛上帝,這人乃是上帝所知道的。」希臘人、哥林多人在強調知識的時候,都是強調客觀的知識、哲學的思想判斷,不過到了第3節,保羅把它轉成希伯來人的思想。猶太人的「知識」、「知道」,和希臘人、哥林多人的定義不一樣。哥林多前書八章3節的那個「知道」,在希伯來文裏面是「夫妻同房」的意思,「同房」代表兩個人關係非常密切,這節經文的意思是說,當一個人和上帝有親密相交的關係,就可以使用知識去愛別人、關懷別人。為甚麼很多人有知識卻沒有愛心呢?因為我們像希臘人一樣,只注意腦袋,把知識當作第三人稱、當作東西來看待,而不是像猶太人把真正的知識當作第二人稱、當作關係來了解。甚麼時候我們的神學、聖經知識只是第三人稱,而忽略、沒有第二人稱愛的關係的時候,甚麼時候我們所得的知識就只會叫我們自高自大。我們得到聖經神學的知識之後,要把它轉成第二人稱,也就是面對一位活生生的上帝,開始跟祂有愛的關係,這樣就會從祂那邊得到愛,產生愛心的行動。這也就是為甚麼我們讀經之後一定要禱告,讀經卻不禱告只會讓我們得到腦袋的知識。讀經要禱告,把聖經第三人稱的知識變成第二人稱,獲得跟上帝有親密、正確、愛的關係的真智慧,讓知識變成自己主觀的經驗,產生愛的行為,對上帝、對人變成第二人稱去進行關懷,進行愛的交換、愛的分享。

如何與人產生愛的關係?

我們對人怎麼樣才會產生愛的關係呢?惟有在禱告裏把對方當作第二人稱來看。假如我們把他當作第三人稱來看,就像是把他當作手術台上的一個物體,或者是一個個案研討會的物體,那我們不可能對他產生愛心,只會自高自大,我們的知識對他不會有實際幫助。很多時候,我們把人當作一堆資料、一堆名單、一堆電腦代號裏的一個,因此不可能對他人產生愛的關懷,我們對他也不會有生命的影響力。

舉個例子,記得十年前,我們光鹽團契有位弟兄,他叫作陳志宏,他現在是家家歌珊堂的主任牧師,十年前有一次賽克牧師來台灣辦特會,他去靈糧堂參加,到了最後一天,賽克牧師邀請各教會同工出來訂公元兩千年的目標,他不曉得為甚麼就跑到前面去,很大膽地寫說真理堂到公元兩千年的時候要服事一萬個人。我那天沒有去,特會結束後,有人跟我說陳志宏寫了一萬個人的目標。大家知道我的反應是甚麼嗎?我心裏想,陳志宏是何許人啊!按照真理堂目前的情況,怎麼可能達到這樣的目標?

但我把這個數字帶到我當天晚上、第二天的禱告裏面。非常有意思,當我在為數字禱告的時候,這個數字就從第三人稱變成第二人稱,主跟我說:「在我沒有難成的事,你只要培訓一百個傳道人,每一個人去帶領一百個信徒,就可以得到一萬人了。」我說:「對啊!有甚麼難的!」當我們跟上帝有親密關係,我們的禱告能把知識變成愛的啟示,我們就會產生愛的行動,產生愛的見證。「若有人愛上帝,這人乃是上帝所知道的。」一個與上帝有親密相交、被上帝所愛的人,聖經知識在他裏面就不再是理論,變成是生活的實際;在愛裏面禱告的人,他會運用真理、知識去愛人、關心人,而不會傷害人。

我們能不能把所得到一切正確知識放在禱告當中,讓知識變成上帝對我們個人愛的啟示?禱告是關鍵。當一個人不斷領受上帝愛的啟示,他對上帝、對人就會產生真正的愛,對人產生真正的造就跟幫助。有些人問我:「很奇怪,楊牧師,你這麼忙,你怎麼可能關心那麼多人?」我說:「沒有別的祕訣,就是禱告。」我為名單上的人禱告就轉變成愛的啟示,我可以去關懷;若沒有禱告,知識只會叫我們自高自大,就只是符號、只是數據,對人沒有幫助。

每次我想到知識跟愛心的關係,就會想起十多年前當我在美國路德西北神學院讀書進修時,我的一位指導老師跟我分享的一個見證,這個見證影響我一生:這個神學院有一位老教授(當時說這個見證時他已經過世了),他是世界級的名師,精通希臘文、拉丁文,希臘文、拉丁文、英文三者之間可以交互翻譯得又快又好,是學術水準非常高的一個人。可是,神學院裏師生最敬佩他的,還不是因為他的學術成就,因為該校有學術修養的人比比皆是,他們最佩服的是他的靈命,是他對上帝、對人的愛,大家都叫他papa,把他當作屬靈父親。

他去世後,在他的追思禮拜末了,到了讓大家瞻仰遺容的時刻,發生了一件震動全校、讓全校師生動容的事。通常,參加追思禮拜的人是師生代表,可是那天不知道從哪裏跑來一大群肢障、智障的人,他們走到前面來,每個人拋一朵花在他的棺木四圍。沒有人知道這些人是從哪裏冒出來的,後來才知道,原來papa在他過去那麼多年的事奉生涯裏,每個禮拜都去關懷弱勢團體,他去孤兒院、殘障醫院、護理中心,固定服事一些活在社會邊緣的人。他在愛裏作了很多事情,可能有人一輩子都不知道,在天上的時候會顯明。

是甚麼原因促使他這樣做呢?沒有別的,「若有人愛上帝,這人乃是上帝所知道的。」papa是一個愛主、也是一個被主所知道、所認識的人,他活在愛裏面,他在報紙上讀到有關弱勢者的報導,對他來說不只是知識,都變成上帝對他的提醒跟啟示,以致他能年復一年、月復一月去作這樣的工作。直到大家為他舉行追思禮拜那一天,這件事情才曝光。

「若有人愛上帝,這人乃是上帝所知道的。」我非常期待真理堂的弟兄姊妹,每一個人都懂得怎麼樣禱告把知識變成愛的啟示。上帝很恩待真理堂,有很多豐富的真理、正確的神學教導,但我懇求主把禱告的靈賞賜給我們,讓我們把知識、神學禱告成為第二人稱,禱告到跟主有親密的關係裏面。我相信我們的禱告可以把知識變成愛的啟示,愛的啟示會讓我們產生愛的關懷、愛的行動。我們要震動天、震動地,我們要翻動整個台灣,關鍵是在愛裏面的禱告。我們要天天來到主面前為我們跟祂的關係禱告、為我們的禱告生活禱告,求主讓我們成為一個有知識又有愛心的人,讓我們成為得著愛的啟示,並且會產生愛的行動的教會。(1999.6.6‧主日信息)

● 問題與討論
①在面對吃祭偶像之物這件事情,本篇信息對你有哪些幫助?
②你在聖經上學習到的知識,哪些很需要轉化成愛的關懷?
十字架筆記:上帝透過本篇信息、本次聚會的整個過程,教導你要在甚麼事情上遵行祂的旨意?